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数学师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衣带渐宽终不悔

数学师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衣带渐宽终不悔

  • 2024-06-23
  • 7553

  数学师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衣带渐宽终不悔

  我校的校本课程《数学万花筒》在20**年全县特色校本课程评选中获一等奖。今天很荣幸受学校领导的安排,在这里对我们的校本课程做一个简要介绍。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数学万花筒》内容简介

  我校的《数学万花筒》从一年级始,到六年级止。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学习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实践经验等,将数学发展史中的无数经典、名题、故事及学生观察体验数学生活的日记等编写其中。它主要包括“数学海洋、数学积木、数学加油站、数学阅读、数学中的美”“数学与成语”、“数学与古诗”、“数学谜语”、“数学儿歌”、“数学与美学”等模块。这些模块有的是学生在学习、感受、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感悟和体会;有的是反映祖国数学悠久历史和我国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光辉建树;还有的是国外著名数学家的成长过程和数学研究的丰功伟绩......它既内容丰富,又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这些内容分年级段展现其中,供教师备课和学生课外阅读使用。这样,既挖掘了数学课程资源,又丰富了数学文化课程,使学生的数学生活变得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味数学,最后达到终极目标--应用数学。

  二、《数学万花筒》的编写背景

  纵观当前的数学教学,教师缺乏数学文化素养和数学史料的储备,只关注知识点的教学和解题训练,而忽视数学的人文价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背景,不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数学历史的厚重感和美感,逐渐对数学产生厌倦、枯燥乏味情绪,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压抑。正如张奠宙教授所说:数学这个美女,在孩子的心中竟然成了*光照下的骨头架子。

  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尽可能多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积累的相关经验相结合,让两者有机地融合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数学的历史渊源、中外数学家的聪明智慧及数学文化的价值等信息,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发展的艰难历程和中外著名数学家不懈努力的求真精神。鉴于上述认识,我们为逐步实现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编写了这本《数学万花筒》。

  三、《数学万花筒》的开发过程

  我校《数学万花筒》是20**年编成第一稿,20**年第二稿出版。其实《数学万花筒》的最终编写,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了长期的准备。

  1、萌芽阶段

  在很早之前,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做法:

  一是建立了“每日一题”本,记录课本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补充的问题,以及学生从课外书上发现的趣味题。

  二是素养检测中附加拓展思维题,这些题一般是一些历史名题或一些趣味题。

  三是做好实验课题与数学文化的结合。如1997年,我校的市立项实验课题《小学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联系、区别和相互配合》中,就已经开始了《文学中的数学》数学活动课的探索。

  在此阶段,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了数学文化研究的意识,并开始了初步的研究。同时此阶段学校在县、市组织的数学探索与应用大赛中屡次获奖。

  2、探索阶段

  人教版课标教材,新增了“数学广角”单元、“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的知识,还开设了“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等板块。可以看出,教材也重视了数学文化的渗透,充分体现了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随着本教材的使用,我们正式开始了数学文化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这个阶段,我们开始研究作业的布置,如写数学日记、办数学小报、开展“文学中的数学”搜寻等活动。

  其次是定期组织“数学素养能力展示”,并加入了一些数学史的题目。如:写出你知道的数学家的名字、()被誉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等。

  3、深化研究阶段

  从20**年开始,我校侧重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一是在课堂中进一步渗透数学文化的教学,逐步走出自己的教学路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刘海芹老师“自读互动精练教学法”、潘会芹老师的“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 ”、我的“小学数学激趣探究教学法”等。

  二是学生开始写数学故事、数学童话、数学儿歌等;

  三是定期开展“我讲我的数学故事”比赛(出示学生写的数学故事);

  四是假期作业,重视了数学文化的渗透(出示作业)。

  4、梳理提升阶段

  20**年12月24日,“山东省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研究暨z县创新成果展示会”在我县召开,借此机会,我们对前面的做法进行了梳理,学生把搜集到的或是自己写的数学日记、数学故事、数学顺口溜、数学儿歌、数学游戏、数学家励志故事等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形成书面材料;各级部教研组凝聚集体的智慧制作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版面,在展示会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5、编写校本课程

  全省特色教学现场会后,史老师提议,这么好的材料,如果让学生都能读一读该多好,我们的领导和老师都有同感,于是就开始了《数学万花筒》的编写。(出示万花筒的编写要求)

  《数学万花筒》第一稿出后,我们所有数学老师进行了阅读,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又进行了修改,现在是第二稿。

  6、精细实践阶段

  《数学万花筒》成书后,我校在各方面要求规范起来:

  一是数学每日一题、数学日记、手抄小报、墙报制作常态化。

  将学生每天一道趣味题,每周一篇数学日记,每学期一份数学小报,纳入教学考评;每班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每月一期数学板报,纳入班级文化建设的考评。

  二是课堂教学精细化。

  一方面,数学教师负责将本册教材中涉及到的数学文化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将辐射到的知识一并归入研究范围;另一方面,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将教学设计中运用到的数学文化用实录的形式进行编辑。

  三是学科整合中的数学文化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

  我们现在不断进行着古诗与数学,美术与数学,体育与数学的探索。

  四、我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一路走来,在校本课程成书过程中,我参与的较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我曾有过迷茫、有过挫折,但最终得到的是希望、是欣喜,因为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看到了课堂在逐步丰满,也感到了自己的进步。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说一说我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

  首先是编写方面:

  在参与的最初,我也曾经有过排斥情绪:从老师方面来说,每天的工作量这么重,哪有时间搞这个?从学生来看,课时这么紧张,个别学生正常的知识都学不好,搞什么花样!但是这是学校下达的任务,还必须搞!所以自己逼着自己硬着头皮去做,资料的搜集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加班,那段时间确实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

  在第一稿的编写时,我主持编写的是三年级数学万花筒,板块的设置,内容的充实,全靠自己去实践;然后是各位老师互换年级,校版;到第二稿时,我开始统揽六个年级的教材,校版、排版,内容的删减等,那段时间真正体会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

  其次是对数学万花筒的使用感受:

  一是在课堂中渗透。这几年,我讲公开课比较多,一开始,是在讲课时,在课堂上有意识的渗透我们的数学万花筒知识,比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比较时,给学生讲数学家欧拉帮助父亲在不增加木料的前提下,将羊栏由长方形改变为正方形,从而理解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等等。在四年级上册学习第二单元计算器时,自主练习中有回文数的认识,在教学中首先找出这种数的特点,联系语文上的回文诗学生自主给这种数取名为回文数,学生兴趣很高,并且记忆深刻。

  二是利用我校每周半节课《数学万花筒》,给学生专门上数学万花筒课,比如给学生数学日记的指导课,数学小报的指导课,再比如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给学生专门上《有趣的完美数》等。

  随着对数学万花筒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也逐步尝到了甜头:学生上数学课时不再枯燥,学生的作业不再单调,学生课后也有了阅读的兴趣,正如在这次说课时,我校英语老师张静听了我的说课后说:“我以前一直认为数学很(枯燥)理性,没有想到听张老师说课,数学也那么有趣!”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的观念在逐步转变,由最初的被动渗透变为现在的主动渗透,甚至是主动上每周的那半节课。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们学习质数合数时,我利用数学万花筒课给学生介绍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塞尼想出的从若干自然数中找出质数的方法,也就是后人称之为“埃拉托塞尼筛法”的方法。看似当时多用了功夫,其实分析一下是很值得的,当时就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就是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现在也已经显示出来了:学生在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判断最后的两个商是不是互质数时,很明显,比原先的学生要好很多。

  五、校本课程对教师专业成长带来的影响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我自己参与了课程开发,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性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能力也就自然地得到了提高。

  1.提高了我应用教材的意识

  在这之前,在教学中碰到像课本中“你知道吗”和动手实践的版块,有时候干脆就跳过去,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内容。现在,在我的课堂中,我会有意识的渗透“你知道吗”中的数学史知识,并且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开阔了我的视野

  在这之前,我也就只知道教教材内容,最多就是再钻一些数学思考题之类的,像前面讲到的埃拉托塞尼筛法、欧拉的故事等,我也从来都没有关心过,更不用说讲给学生听。

  3.增强了研究意识,增强了组织材料能力

  数学万花筒的编写,确实提高了我的研究意识,增强了我的材料组织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比如在20**年参加全国研说教材大赛,材料组织基本上全部由我自己完成,并且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今后全县组织的两次研说教材抽检活动中,包括今年的说课,组织材料都不成问题(有点信手拈来)。

  4.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

  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但是本体性知识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再是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显著因素。条件性知识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但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事实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只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获得。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够加深自己对本体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条件知识,累计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与完善。

  我曾经听到在我校施工的建筑工人说:小学生那点知识,数学可能有的不会做,要是语文我绝对能教得了。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懂教育,自己会并不等于能够教会别人!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的艺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今后的实践。

  六、开发建议

  校本课程不是“学术性”课程,不是“权威性”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旨在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进行全面评估,科学分析,不能以某个人的意愿,或为了接受检查评估而开设,不能不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把课程名称定得很大,脱离学生的实际。

  1、综合分析学校的背景。

  学校背景包括办学历史、办学宗旨、办学条件,还有师资情况和生源情况等。综合分析学校背景,可以明确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如果不了解学校背景,盲目开发校本课程,或许是因为办学宗旨不明确,开发不出高水平的校本课程;或许是因为办学条件有限,空有一腔热血,半途而废;或许是因为师资薄弱,开发不出校本课程。因此,了解学校背景是校本课程开发首要工作。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要分两层,一层是总目标,一层是阶段目标。总目标要有一定的高度,阶段目标要具体。如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是“以营造生动有趣的数学文化氛围,普及浅显易懂的数学史料知识,开展活泼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交流共享数学教育资源为目的而编写的。”;阶段目标根据前面介绍,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目标。

  3、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教师为主体,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前,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大部分教师从未经过课程开发的训练。现在教师要直接参与课程的开发,如果不具备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开发不出校本课程来的。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我们深入探索和不断实践。

篇2:师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

  师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

  很荣幸与大家座谈。我编写校本教材纯属偶然,《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我的感觉就是如此。所以我谈不上什么成就,更谈不上什么经验。下面,我就实实在在的将我的经历和感想汇报给大家,也将我的困惑与疑难提出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正和帮助!

  课程简介

  课程分为九个部分:先秦文学篇,秦汉文学篇,魏晋南北朝文学篇,隋唐五代文学篇,宋代文学篇,元代文学篇,明代文学篇,清代文学篇,近代文学篇。在世界的几大文明古国中,我们祖国的历史唯一没有中断过。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本课程将古诗文教学与中国古代历史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古诗文作品相结合,引领学生走进中国古代历史,从历史背景出发,沿历史发展脉络,站在历史的高度感知中国历朝历代的作者作品,帮助学生将古代文学发展史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体系,有利于更好的了解作者情感,感悟作品的内涵和魅力,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程开发的背景--教学瓶颈

  归根结底,这得益于我加入了特色教师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我的特色教学法是“初中语文‘辐射式’教学法”,其中包括知识点的辐射这一块,我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总是与以前的相关知识进行链接,融会贯通,尤其是中考总复习的时候,这种知识大串连是非常必要的。可是我发现九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这一块的认识还是支离破碎的,他们形不成一定的知识体系,甚至连作者及其朝代都混淆不清,更不用说结合历史背景去分析古诗文的内涵了。尤其是课外古诗文的阅读理解,是学生最为薄弱的环节,就连很多老师在讲解的时候也感觉非常吃力。我就想,《中国古代文学史》在大学中文系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门学科在大学领域里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了。可是大学里的书籍和资料不适合初中生阅读,可供初中生阅读的完整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方面的资料很少,几乎没有;将文学现象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资料也是支离破碎的,形不成一个完整的脉络和体系,与本地现行语文教材相结合的资料更是罕见。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逐渐向学生渗透《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方面的知识,经常结合历史大背景来讲解文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了。因此,我断断续续的积累了很多资料。

  课程开发的初始--专家引领

  在科研室举办的一次“教师专业成长论坛”中,我听高源主任提出了一个“师本课程”的概念。他说,教师应该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整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就是“师本课程”。当时我就感到有灵光闪现,是啊,我们在大学里上课的时候,老师从来不用教材教课,他们都拿着厚厚的讲义侃侃而谈,我们这些学生就在下面刷刷刷的记笔记,我想,那些讲义大概就是所谓的“师本教材”吧?我当时就决定整合一本古诗文教学的教材供自己使用。那是20**年初冬的事情。

  我回来就开始整理资料。我按照历史年代的顺序,从先秦文学开始,结合现行教材所选的古诗文篇目,重新整合整个初中阶段的古诗文。到20**年上学期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就赶出了《先秦文学》的初稿,为了便于课堂使用,我全部制作成了幻灯片的形式,学生反映非常好。科研室领导多次到我校听课指导,提出了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后来上报个人微型课题,我认为我所研究的这个东西可以成为一个课题,于是就将我的初稿制作成了word文档的形式,交了上去。陈主任看了之后说:“你这个当做课题太可惜了,这是个很好的校本教材,你留着参加校本教材评选的吧!”从那时起,我才正式开始了校本教材的编辑工作。

  课程开发的过程--累却充实

  原来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在学校里根本没有时间做。我只好等到暑假。20**年的暑假,我来不及休息,每天干完必要的家务活,就坐在电脑前滚动着鼠标,敲击着键盘。半个月之后,我终于完成了十一万两千多字的初稿。

  新学期开学,我正式将书名确定为《古诗文发展纪略与精作赏析》,学校给我试印了几本。寒假里,我又将先秦以后的内容制成了课件,现在九年级正在进行第一轮复习,我正式将自己的教材运用于教学实践。目前还是实验阶段,还很不成熟,仅限于我个人使用,我打算基本成型之后再推广。

  因为我的初衷是编写“师本教材”,是供老师教学时用的,因此内容比较深,趣味性也不强,不大适合学生阅读。如果要大量出版印刷发给学生的话,我还得做大量的修改,这是摆在我面前的困难之一。

  通过我的真实历程,大家应该感觉,开发校本课程其实并不神秘,离我们一线教师也不遥远,只要我们真正热爱所教的学科,就会从中总结出学科的规律,发掘出个性的体验,整理出自己的风格,付诸文字,便形成了校本教材。因此,我认为,课程开发不是某些人的专利,我们人人都有条件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

  可能很多人觉得我们一线教师太累,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根本没有时间编写教材,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困难。我从来不主张女教师成为“事业型”,男教师成为“工作狂”,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家庭第一,事业第二。这就需要我们合理的安排时间。我很多的工作都是假期里完成的,我总是选择白天老公上班,孩子学习的时候进行写作,下午保证在老公下班之前做好饭,吃完晚饭全家人散步回来,他们看电视的时候我就开始敲键盘,等家人关掉电视的时候我就马上关掉电脑。暑假里完成初稿后,我还陪着孩子去青岛玩儿了半个月,回来之后又抽空做了修改。另外我还阅读了几本关于中学生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写了很多教育案例。

  我没有感到累,反而觉得过得特别充实。其实人只要醒着,大脑就不会停止思考,钻研教材需要耗费大量的脑细胞,看电视玩儿游戏打扑克不是照样也耗费大量的脑细胞吗?可两者到头来的收获却是截然不同。因此,我们还是干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比较划算。

  课程开发的意义--收获智慧

  编写完校本教材之后,我等于又重新学习了一遍《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前是老师讲我被动的学,现在是我主动地去钻研,去总结,收获当然不能同日而语。我感觉自己对古诗文的掌握程度又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因此教学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现在提起历朝历代的文化名人,我如数家珍。从古圣先贤的传奇人生中,我找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子。朝代在更替,社会在进步,可是人心人性却是亘古不变的,从我们伟大祖先的思想中,我看到了人生的本质,读出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如何做一个处胜不骄、处败不馁、处乱不惊的智者,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编写校本教材,我得到的绝对不仅仅是一本书。因此,纵然这本书还有很多的欠缺,纵然这本书还面临着如何参评、如何出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拥有现在已经收获的,我就觉得值了。

篇3:师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掀起课程开发的盖头来

  师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材料:掀起“课程开发”的盖头来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谈到课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统一下发的课本。一本国家教材往往会延续使用好多年,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模式僵硬,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也改变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师生们使用的教材,出现了许多地方版本的,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我们化学就曾使用过上海版和山东版的课本,就像是春节晚会由央视的一家独大变成了现在各地方争奇斗艳一样。

  与国家课程的标准化、地方课程的鲜明特色相比,校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为了学生与学校的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出的与学校特点和条件相适应的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教育教学中的最主要的事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过去的教师主要负责“怎么教”,而校本课程让老师真正负责起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全面任务。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同时在一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

  以前作为教师,主要任务是如何吃透教材、讲好课,角色还是上级精神的传达者和执行者。虽然身为教育者,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教育者,没有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那时我几乎不必考虑为什么编教材、怎么编教材、怎么评价教材这些问题,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让我重新考虑,为什么教学和应该怎么教学。僵硬的教材只能培养僵硬的人才,灵活的教学才会诞生个性的栋梁。要跟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学生不仅需要在知识能力方面有针对性的学习,更需要在人文情感方面收到感染。

  当然,校本课程开发不等同于校本教材编写。校本教材只是校本课程的一个载体,知识类的课程开发,最好有教材以便于教和学;活动类的课程有时难以有教材,如感恩教育、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等。

  我觉得校本课程可以概括为“校本化”和“校本创”两个方面,“校本化”就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使它们更加符合本学校的特点和需要;“校本创”就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校师生为主体,自主创造开发的课程。 “认识沂山的植物”、“走进老龙湾”、“制作石门红叶标本”和我校将要开发的“了解山旺化石、认识家乡地质”这一类就属于“校本创”的课程;教师自己编写的习题学案、体育小组活动、利用生活用品进行理化生实验活动等就可以算作是“校本化”的课程,我校编写的《初中化学学生实验活动校本课程》就是这一类的。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学生很容易被老师演示的实验吸引,但他们更希望能亲自动手做实验。从今年开始,中考把实验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考试,这要求学生不但要好做实验,还要把实验做好。初中化学的学生实验以“实验活动”的形式安排了八个,在教材中只是简单介绍了实验的目的、用品和大体步骤,很多细节学生不知如何处理,所以很难按照教材自己完成实验。每次实验前,老师要耐心地把实验过程讲清楚,并交待明白许多问题,实验时还是有很多同学不知所措,甚至出现事故。我们编写的学生实验活动校本课程,就成了老师上课和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这本教材的开篇是“编者按”,交待了化学实验的意义及该教材的使用指导。教材内容分十课,第一课“认识化学实验”,详细介绍了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第二至九课,分别对八个学生实验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在“实验目的”之后是详实的“知识储备”,对实验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实验步骤”的讲解中预设了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解决;需要特殊注意的问题在“注意事项”中列出,后边的“实验思考”意在引领学生进行总结;最后设有“拓展提升”,对实验内容进行检测、深化和拓展;第十课是“拓展性化学实验”,包括有趣的化学魔术“雨落叶出红花开”,给人惊喜的“氢气爆炸实验”,有实际意义的“鉴别真假黑米”和奇妙的“奶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比较”。这本教材,意在让学生学会做实验、做好实验,从实验中体验到乐趣。

  进行课程开发研究之后,教师能从更本质、更深的层面上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研究中带动教师充实自己的综合能力,驾驭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回顾课程开发的过程,我的概括为四个“心”:耐心钻研业务,细心发现问题,用心完善成果,开心面对工作。只有耐心钻研业务,才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课题,如果不细心,也有可能与机会擦肩而过;发现问题后需要用心投入去研究,使成果不断得到完善;当有所成就的时候,才会体验到真正的开心,当你开心工作的时候,灵感就会禁不住一个接一个的迸出来,那又是一个开心。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才刚刚起步,每个人都有大干一场的机会,希望所有老师能提高课程意识,做出精品课程。

  谢谢大家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