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2024-06-23
  • 5139

  在20**年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暑往寒来,春华秋实。金秋九月是我们学校最热闹、最美好的时节,我们刚刚迎来了4100多名胸怀理想、朝气蓬勃的20**级新生,为这所校园注入了新的生机。今天,我们在此隆重庆祝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鲜花、掌声、灯光、笑脸交汇的喜庆气氛中,大家倍感身为教师的幸福和自豪。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学校领导,向近两年来在各自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全体教师,向在学校各条战线上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向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教师、老领导、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受到表彰的这46位同志是近两年在学校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他们中,有的是在校数十年如一日的老教授,有的是入校几载、崭露头角的新同志;有的是业务能手,有的是德育精英;有的扎根社会服务前沿,有的情植学生管理一线。像王春仁教授、解恒燕副教授、吕绪东同志、姜玉美同志,他们在看似平凡和琐碎的工作中都付出了超出普通人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像王春仁教授,身兼多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他始终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学副院长,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推动学院教学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更让人钦佩的是,作为一名班主任,他真心地关爱学生,用心与学生交流,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所带的07动医1班、2班连续多年被评为“校优良学风班级”、“校优秀团支部”;有27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76人次获得大连三仪等企业和专业奖学金;今年所有的81名学生均顺利毕业,有38人考取了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及扬州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考取率达46.9%,创造学校考研纪录新高。班级就业率达到98.7%,名列学校前茅。这样的老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家可能注意到,今年学校党委将“三育人”先进提升到学校层面进行表彰,这是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的,是基于对育人工作的重视,也是希望在更大范围内激励全体教职工。希望全体同志认真学习这些“先、优、模”的先进事迹,在思想政治上、道德修养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用心服务,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放心、令同行敬佩、让学校满意的教师。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这一主题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领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设计,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对于思想认识到位、目标准确清晰、行动扎实有力的同志来说,这个责任与使命可能不算什么问题;但对于一些理解学校规划不深不透,仍在观望、犹疑、等待或者是疲于应付日常工作的同志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新课题。要研究好这个课题,首先需要加深大家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学校“三步走”的战略规划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其办学特征简要可以表述为: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举,教学与科研并重。这里所说的“并举”、“并重”并不是指两者在比例上完全相等。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校研究生比例要占在校生规模的10%至15%,每年至少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而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国家、省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的支撑。教学研究型大学强调的是“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与相生,要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因此,我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方向就是:在优化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同时积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使两者达到“并举”的状态;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努力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使两者形成“并重”的格局。

  经过反复论证、专家咨询,我校将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分作三步,即实施“三步走”战略,通过三个五年的努力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中,“十二五”为“基础准备期”,“十三五”为“初步建成期”,“十四五”为“全面建成期”。

  其中基础准备的主要标志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指导性和操作性较强。1.探索研究性教学等人才培养新模式;2.研究生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3.教师博士化率达到40%;4.农学院、动科院、工程学院在教学研究型学院建设上迈出关键步伐;5.年度科研经费达到1个亿。

  初步建成的主要标志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也体现在五个方面:1.研究性教学成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2.研究生在校规模超过全校在校生的10%;3. 农学院、动科院、工程学院建成教学研究型学院,食品学院、生命学院、经管学院初步建成教学研究型学院,其他学院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取得重大进展;4.具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上取得突破;5.年度科研经费力争达到2个亿。

  全面建成的主要标志则是以定性评价为主:1.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进入省属高校前列;2.大部分学院建成教学研究型学院;3.在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4.成为引领垦区和大庆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5.科研工作在省属高校的位次继续提高。

  目前,“十二五”的目标已基本明晰,“十三五”和“十四五”的指标还在研究完善之中,希望广大教师共同来探讨和完善。为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完成各时期的建设指标,我们提出了实施“五大工程”重大战略举措。“五大工程”是落实战略规划的“纲”,能够带动其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五大工程”中,拔尖人才工程是其他四项工程的基础和保障。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兴校之源,是提高办学实力的关键所在,没有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在对“拔尖人才工程”的认识上,有些同志片面地认为只注重引进拔尖人才,而不培养拔尖人才,或者认为只有能作为拔尖人才来培养的教师才是师资培养的重点,自己暂时不能拔尖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实际上,我们提“拔尖人才工程”,重点在于发挥拔尖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不是仅仅只关注拔尖人才;我们同样会给予普通教师、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更多机会,为他们搭建更大的发展平台。

  近几年来,伴随着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我校的师资建设取得了新的建设成绩:实现了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历史性突破,建设了“畜禽健康养殖”省级创新团队和十余个校级创新团队,推进了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访学工作,硕士学位教师比例进入了全省高校前列,取得了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省长特别奖等标志性成果,今年一年获批国家基金项目十四项,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实行了王震特聘讲座教授制度,出台了相关政策强化人才稳定工作,利用法律手段维护了学校权益,形成了优秀人才引领作用有效发挥,青年骨干教师不断涌现,人才团队效应更加突出的大好局面,尊师重教的风尚得到了有力弘扬。尽管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拔尖人才匮乏、整体实力不高等问题,但这都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相信,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求,全面贯彻落实20**,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基础,以“拔尖人才工程”为牵动,以提高博士化率和国际化率为重点,以岗位聘用制度实施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激励,努力打造一支学术影响力强、道德素质过硬、结构层次合理、稳定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拔尖人才引进力度,解放思想,灵活引进,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全力推进“教师出国培训”工作,重点选拔,定向培养,提高国际化率,加速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成长;将重点做好自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博士化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使自有人才在师资队伍中的骨干和中流砥柱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要关心那些默默无闻、长期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辛勤奉献的老教师,调动好、发挥好并维护好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有更大的作为。要扶持和帮助青年教师处理好个人生活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进入团队,提供更大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农大的舞台上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要进一步做好安定稳定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教师,依法保障教师权利,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干事有舞台、创新有动力、生活有保障、发展有后劲。

  各位老师,同志们,作为农大的主人和建设者,在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实施“三步走”战略、推进“五大工程”重大举措的过程中,我们如何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如何承担起学校未来发展的责任?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严谨笃学,争当骨干,在打造各类特色团队、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上勇担重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既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也是我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迫切需要。目前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是“一岗多责”,既要承担教学工作任务,又要履行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职责,但由于各自的优势不同,每一位教师在不同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有所不同。有的教师是教学能手,但科研能力相对弱一些;有的是科研精英,但却缺乏对学科建设的认识;有的在社会服务上贡献大,对其他工作接触不多。目前,我们要集中力量优先培养一批有实力、有潜力、有凝聚力的拔尖人才和学术骨干,进而以他们为核心,分别建立起结构合理、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素质过硬的教学团队、学科梯队、科研创新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更加有效地发挥人才的支撑与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各学院要做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保证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和服务等工作的协调性;要求师资管理部门和各学院对每位教师的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主动作为,扎实行动,确定一个符合实际、经过自己努力可以达到的发展目标,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奋斗,努力在学校师资队伍和所在学院、学科的团队中成为骨干力量。

  --夯实基础,探索提高,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勇担重任。在“十二五”时期的指标体系中,“全面探索研究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重要标志明确提出,这是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对调整人才培养规格、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提出的新要求。有的专家说研究性教学是要加重教学研究的份量,有的说是教会学生课堂之外的自主探索式学习,有的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学生,有的说是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将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引入教学内容。我倾向于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一个宽泛的定义,将这四个方面都包括其中。我们推荐的国家级教学名师落选主要是因为教研成果不够,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亟需提高,课外自主探索学习十分有限,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目前,我们的本科教学基本处于知识性教学、技能性教学的阶段,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探索研究性教学,学校将研究制定专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务部门和各学院、特别是农学院、动科院、工程学院可考虑在部分条件成熟的专业和课程中先行一步,探索和总结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认真思考研究性教学的课题,做教研融合的实践者,推动教育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专业教育向全面教育转变,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教学并不是课本内容的重复,而是对知识探究的过程,是思想学习的过程,是开发潜能的过程,就会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不听课是一种损失,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学质量必然会获得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基础也会更加牢固。

  --抓住重点,主动作为,在打造学科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发展上勇担重任。学科建设是大学里最具有整合性与影响力的工程,也是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反过来,学科建设又依存于科学研究的水平与服务工作的成效,三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这三项工作都需要研发平台作为硬件保障,学校将在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建立高水平的研发创新平台,但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专家、教师,也需要学科方向明确、创新水平较高、结构层次合理的创新团队。在这方面,我们有朱洪德研究员,数十年如一日,在大豆育种上倾注了全部心血;汪春教授,为了攻克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难题,他在实验田地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杨焕民教授,一直把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和科研团队作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他本人也成为我校自主培养的第一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还有这次获得表彰的牛广财教授、孙忠波副教授等等,他们长期深入垦区和地方生产一线,将自己的所学所能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还有包军校长带领的“畜禽健康养殖”团队,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在市场与企业、农户之间架起了桥梁;郑桂萍教授带领的“寒地水稻逆境生理及种质创新”团队,紧密结合我省和垦区水稻生产实际开展研究,其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多项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希望大家学习这种精神、这种信念和这种作风,凝练方向,凝聚团队,敢于创新,敢于尝试,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锲而不舍,厚积薄发,不断打造学科特色,提高学科影响力和科技创新力。希望大家抓住国家科研立项向解决企业生产实践难题倾斜的导向,将抓好社会服务、争取科研项目与改善学科基础条件紧密结合,寻求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希望大家主动走出去,深入到垦区和地方经济发展一线,拓展服务空间,增强服务针对性,打好服务垦区的“亲情牌”、服务大庆的“自家牌”,服务龙江的“省属牌”、服务全国的“农垦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坚守忘我,开拓进取,在树立良好教风学风、打造大学文化精神上勇担重任。广大教师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爱校兴校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家的工作成效,决定着学校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培育出什么样的成果;大家的行为风范,决定着学校的文化和风尚;大家的精神状态,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师者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只有一片丹心育桃李,才能桃李芬芳香满园。希望全体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自尊自律自强,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既要树立集教育、引导、爱护、管理为一体的育人理念,又要不断锤炼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优良品质;既要有慈母般的关爱与引导,也要坚持严格约束与纪律规范,以高尚的师风教风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希望大家把个人发展与所在单位、学科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爱校兴校的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学校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胸怀一颗感恩的心,正确对待高薪、重用等问题,慎重抉择个人去留,安心扎根学校工作,用自己的所学所能回报学校的培养与期望,在教学与科研上多做贡献。希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勤思考,多用心,不抛弃、不放弃、不折腾,保持主动工作、拒绝平庸、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用“坚守、忘我”的北大荒文化精神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共同打造务实、奋发、和谐的大学文化,把学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十二五”新篇已经开启,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入了重要的基础准备期、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大家倾情付出,合力攻坚。让我们进一步凝聚力量,抖擞精神,勇担重任,向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行,共同开创农大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明天,就是教师节与中秋节双节相遇的小假期,大家可以做个短暂的休整,享受一下我们北方一年中最凉爽、最惬意的仲秋时光,祝愿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篇2:校长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讲话

  校长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讲话

  让教师和学校一同发展,让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

  郭校长在市一中新学年开学典礼暨第二十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九月金秋送爽,景色怡人。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暨第二十个教师节庆祝表彰会,这既预示着辛劳后的收获,更预示着新的播种。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向在上学年度中做出突出成绩、刚刚受到表彰的“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学能手”表示热烈的祝贺。正是你们的努力,使市一中的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我谢谢你们。

  在第二十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还要代表学校党委、行政,代表全校4000多名潭中学子,对任劳任怨、敬业奉献,创造出一次又一次优异成绩的全体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你们是学校发展的坚强柱石,你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人们都清楚地知道,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是靠有一批好好教师。在此,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学们,人的一生能够在一所优秀的学校学习或者工作,这是人生的幸运。我感谢命运之神把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全校师生安排到这里。市一中让每一个教师储备教育的趣味,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全校师生放飞梦想.。市一中不仅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办学传统,更因其卓著的办学成就、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和全省一流的办学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校。近年来,尽管我们有些暂时的困难,但我相信,时间和事实将会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永远正确的。

  今年高考,我们成绩不理想。但我们要看到,三年前我们招了70%的择校收费生,学校择优比例不到30%,择优人数只有176人。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今年高考我校本科上线率、录取率、600分以上人数均取得了市区第一,全省城市同类重点中学前十名的好成绩。高考本科上线率34.97%,是市区平均上线率15.06%的2.32倍;县一中本科上线率51.31%,是县平均上线率26.17%的1.96倍;湘乡一中本科上线率41.7%,是湘乡市平均上线率19.19%的2.17倍,按重点中学对本地高考贡献率,市一中排第一。全校本科录取率63.57%,600分以上的29人,占市区600分以上总数的57%;庞杨高考总分690分,排全省理科第六名、夺得我市高考理科状元,杨任任高考总分665分,与兄弟学校同学并列获市文科状元;杨任任、高威两位同学荣获“王氏基金教育工作者子女学业优良奖”,各获奖金一万元。戴尔等四位同学获得“芙蓉助学--与希望同行”基金三千元至一万元不等。董天等3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刘云珊等4位同学考入复旦大学,易昕、黄凌等80位同学考入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孤儿社迎春同学高考取得好成绩,成为我省第一个从福利院走出来的大学生。初中毕业考试,我校继续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益智20**届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中考,平均分达702分,上一中择优线人数281人,特长生7人,总人数288人,占参考人数的39。61%,其中吴靖同学以中考总分765。39分夺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益智初中优质品牌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同。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不动摇。20**年 8月6日-8日,昆明传来喜讯,我校被评为“第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组织奖”,刘畅、刘哲同学的创意作品分别获“第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一年中,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均取了较好的成绩。各学科奥赛,我校共夺得9个省级金牌, 6名获奖同学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等高校。机器人活动小组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第四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丁睿、沈晴同学在机器人足球赛项目中获得大赛银奖;在市第24届、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省奖5项,市奖11项。省、市中小学“三棋”大赛中,我校学生共获个人奖18项,其中6项一等奖。全国高、初中作文及初中数理化生竞赛中总计获奖223项,其中全国奖2项,省级奖44项,市级奖187项,获奖人数达历史最高记录。

  今年高考我校有12名体育考生考上大学,有15名美术考生考入美术类高等院校,有8名艺术考生考入艺术类高等院校。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篮球队分别获得20**年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初中女队第一名,高中男队第二名,初中男队第四名的好成绩。20**年湖南省中学生田径赛冯铭同学获高中组男子跳远第一名,破省纪录,达一级运动员标准。有五人次进入前六名。在20**年湖南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我校13名同学在十二个项目的比赛中有6人次获第一名,有3人次获第二名,有4人次获第三名,有6人次获第四名,有2人次获第五名。其中丁小燕分别获女子甲组跳远、三级跳第二名,达一级运动员标准。程序杰等8位同学取得甲组比赛前三名的的成绩,达到了保送进大学的资格。

  学校合唱团、器乐队以及各种音乐美术课外活动小组自成立以来取得了累累硕果,20**年5月,在全市第五届“中小学艺术百佳”评选活动中,我校有十名学生获“艺术百佳”称号。舞蹈《白石印趣》参加湖南省“三湘蒲公杯”舞蹈大赛获省二等奖。

  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过去的一年,我校投入近800万元新修了塑胶田径场,改造了体育风雨长廊,装饰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拆除了旧礼堂和临街门面,学校正门的通透围墙和新的校门正在建设。高中部所有的教室都装备了设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一年来,“要把花园建在学校里,而且还要把学校建在花园里”的建校理念进一步得到实践,学校道路变宽了,绿地更美了,让学校“亮起来,宽起来,洋起来,透起来”的理想开始成为现实。

  老师们,同学们,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进步,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依然很多,形势依然严峻。事实上我们学校在管理上、在教学上、在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上都存在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加强团结,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新的学年,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新学年里,我们要树立新观念,营造新氛围,塑造新形象,创造新业绩,坚守教育信念,履行在《日报》上发表的公开承诺。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保证我们培养的学生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又具有强烈的自我责任意识,能够在未来社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做到“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基,对学生终生幸福负责”。

  新的学年,蕴含着新的机遇。在新学年里,学校要继续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工程,确保一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全体教师要齐心协力,敬业爱生,乐于奉献,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效益、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突破口,外树形象谋发展,内抓管理求质量。

  新的学年,蕴含着新的挑战。在新学年里,学校要通过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考风考纪教育、扶贫助困、团结互助教育等活动,强化管理,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自律化,确保一流的校风和学风。全体同学要胸怀祖国,立志高远。我们的成长是与祖国、与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脚踏实地,刻苦拼搏。任何伟大事业的造就,皆在于辛勤的探索之中。我们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要做理想的践行者;

  新的学年,预示着新的希望。在新学年里,我们全校师生要“讲团结、讲责任、讲纪律”,要确立“团体创先进,个人争第一”的工作目标,要实施“让教师和学校一同发展,让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名师培养战略,要做到“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精心上好每堂课,认真做好每件事,努力教好每个学生,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争一流,同心协力创千强。

  最后,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全家幸福!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茁壮成长!

  20**年9月9日星期四

篇3:校长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老师讲话稿

  校长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老师讲话稿

  杨z老师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丹桂飘香的时节,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个教师节。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倍感振奋和鼓舞。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托、对教师的尊重,更加激发起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教学的目的不单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潜能,让受教育者具有真诚善良的人文情怀和宽广丰富的精神世界。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的园地里,广大教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心,对学生的热爱之情,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每一颗纯真的心灵。

  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我们的心中涌动着对一中的热爱和感激。一中,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地方,是广大教师施展才华,成就自我的舞台。在这里,老师们团结协作,进取创新,享受工作的快乐,创造人生的价值。美丽的一中,是我们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它历经百年沧桑积淀的厚重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它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它荟萃几代人智慧凝聚而成的一中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今天,时代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都应以敬业爱生为本,以教书育人为任,以工作为荣,以创造为乐,严谨治教,踏实工作。

  老师们,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发扬团结拼博的一中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努力,为振兴一中这所百年老校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