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 2024-06-23
  • 5761

  《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就被这个书名吸引了,身为教育工作者,谁不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呢,但怎样才算好老师?“好老师”到底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我读了《好老师在这里》这本书。这是一本平实质朴的书,书中有许许多多关于台湾好老师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像一首抒情诗,能拨动读者的心弦。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心雕刻的痕迹,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透着一份真实,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人们眼中好老师的形象,他们真诚、热情、耐心、细心,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

  《好老师在这里》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教育不是你想带给孩子什么!而是你想带给自己什么!不要用冠冕堂皇的句子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学习了这本书,我最深的体会是--关心理解,收获感动。

  在书中,有位叫美惠的老师,她在学生面前能哭能笑,也能疯狂,能和学生用同样真实的感情面对世界,她也没有失掉教师的尊严,让学生看轻她半分,反而她让师生之间有了真诚的互动,创造出来优质真实的教学环境,完美的履行了她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信?请看这样一个片段--

  学生拿着一粒香果到宿舍找老师,等老师发觉时,学生已经直挺挺地站在门口等了好一阵子了,看到老师走了出来,小心地拿出香果说:“老师,这很好吃啊,是我自己摘的,送给你。”

  看到这样一幕情景,别说美惠老师感动,作为读者的我也非常感动,美惠老师为什么能收获如此美妙的感动呢?这得源于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即使看到学生哭丧的扑克脸,她也能细心地观察到,并给予让学生深感幸福的关心。从美惠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用真心可以换得真情”,而“用真心换真情”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见孩子的情绪”,而且要温柔地对待。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完整的喜怒哀乐,都需要老师细心贴近。可是教师专业工作做久了,就会习以为常地成了“职业”工作,满满一个班的孩子在老师眼中渐渐长成同一种面孔,不经意间,老师就忽略了孩子的个别情绪和差异,人和人之间的友善关系也渐渐僵化起来。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

  夏丐尊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支撑那些好老师“不会累”“不觉苦”的就是对孩子们的爱,是他们用真心换真情。我想每一个老师都是想当好老师的,让我们打开心扉,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心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呼唤,让孩子们无邪的笑容在阳光下如花绽放。最后就用书里陈元利校长的这句话激勉我自己吧,“教育之道无它,爱与榜样而已。”希望经过修炼,我能成为大家眼中的好老师!

篇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好妈妈的力量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好妈妈的力量

  一直以来,自认为是一个爱书之人。儿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书店,在那里,我可以阅读任何的书,从绘本故事书、连环画,慢慢长大又开始看中外名著,看名人传记、历史故事、金庸武侠,阅读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充实、快乐,可以自由的与故事的人物进行交流。书香在我的周围四溢,抬头看看周围那些将头深埋书香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幸福。

  在工作后,总觉得时间是那么的不够用。书,我在慢慢的远离。这时有一种危机总是在追赶着我,慢慢的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淡薄。停下来思索,终于知道,我渐渐的消磨着我的积淀,我离阅读越来越远了,我变得淡薄了。我该怎么进行阅读成了一个难题。什么时间读书呢?读什么书呢?这个曾经最大的乐趣也让我迷茫了。

  在与一位很用心的妈妈老师的偶然交流中,我知道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她说话时的神情让我觉得她好像是挖掘到了宝藏,那眼神中闪烁着雀跃的光芒。我不禁心想: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这位年轻的妈妈赞不绝口,直恨自己阅读的晚了呢?好奇心的驱使,让我在网上买了一本,看到这本书的销量不是一般的高啊!不禁叹一口气,我不阅读很多年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重新引领我回归阅读的钥匙。当时间和人生角色发生了众多的变化时,阅读的方向和内容也会改变。阅读这本书,我的角色不是一位老师,而是一位妈妈。正如张所长所说的,换一个角度,我们从家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现在我也是一名母亲,我希望给我孩子传递一份最棒的正能量,希望孩子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快乐、踏实。当我阅读了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我的心肝儿都在颤抖。是啊!我也是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也似乎能看到,我班中那55双眼睛背后那些殷切期盼的眼睛。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眼中可能是五十五分之一,可是这个孩子确是很多家人的全部。

  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这本书。边读边和家人探讨,如果我遇到这类事情,我会怎样;边思考,我在平时教学中是不是也会反了轻率地错误。正是因为我是一名妈妈,我是一名老师,我得到了更多的共鸣。原来,此时的阅读不再是随着兴趣爱读什么读什么,既然时间总是在挤,那么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对我们成长更有用的书。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便把它推荐给了我们班的家长朋友们,有了心灵的纽带,我和家长的关系也就更加亲近了。每次交流,很多家长都会拉着我说,“刘老师,《好妈妈》这本书我读完了,里面圆圆的好多故事我家宝贝也是经常出现啊,对我们真的很有启发的作用啊。”我不禁为自己重新拾起阅读的兴趣而高兴,还为能够为家长朋友推荐了好书而高兴,真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今天,听了牛见玉老师的讲座,牛老师的诵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我耳目一新,为孩子们背诵的成果感到震撼。忽然就想起《好妈妈》中第一章提高爱的质量中,尹老师引导孩子背诵古诗经典的案例,做着同一件事,不过一个是从老师的立场一个是妈妈的角度,我们换一个角度,原来真是另一番更美好的景色。我马上决定,回家后一定在把这本书读一读。这就是读书的力量,在反思中阅读,我们走的更坚实。

篇3:杨茂秀《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后感

  杨茂秀《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后感

  什么样的教师属于好老师?这还真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被评为全国教师楷模,应该是一个好老师了吧?但他们之中的于漪老师却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既然还在“学着做教师”,肯定是因为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啊。《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是杨茂秀教授的一本教育故事集,在这本书中,杨秀茂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了“好老师”的特质,并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帮助读者思考教与学、成长与改变的意义。

  一、关注孩子创造特质

  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辨认整体的本领;二是无畏无休的体验,三是无偏见。这在儿童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很充分地体现出来。

  比如说孩子发现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物品,他总是用力地看着,小心翼翼地将它摸来摸去。他闻它,咬它,拿它去敲击别的东西,能吃就将它吃下去,不能吃就将它丢的远远的,然后再找回来换个方式玩它......他开展着无畏无休的体验,试图从整体上认识这个物品是什么,而且对这些物品是没有偏见的,无论是一块黄金或者是一个碎石子,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孩子对母语的学习。在学会说话的过程中,他不会单词的拼写,不知道基本的语法,更不会书写文字,他的学习采用的就是整体辨认的办法。听到大人在某个环境下经常讲某句话,他就会在同样的环境里也尝试着去说一说,若被人取笑,他会渐渐明白这句话自己不能说,若被人赞赏,他就会进一步强化同类语言的表达。正是由于这种无畏无休的体验和对语言本身的无偏见,才使得孩子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语言的规则,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准确表达自己。

  儿童的这种学习,杨茂秀教授称之为“全身学习”。他先不做判断,而是尽量扩张自己体验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一种学习活动和成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杨教授认为,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一直在进步。我们学会惧怕、尴尬、不好意思、守规矩,这些都很重要,但在获得这些同时,往往也失去了怕怕也要试一试的探索精神。

  杨教授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特别发人深省:又一次进行教师培训,主讲者给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发了一张A4纸,请他们将这张纸对折起来,结果99%的学员折叠的方式是一样的。当主讲者告诉这些教师还有很多种折法的时候,他们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摇头不信,甚至还有的激动地站起来表示其他折法都是不可以的。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那可怕的一面,用现代化工厂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每一个成品的品质都是相同的,在同一个教育环境中长大的人,对一些平常的指令、一般概念的了解,也是多么相似啊。

  一个好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一定会关注到孩子这种“全身学习”的特征,他不会要求孩子们按照成人的传统和习惯来进行思考,而是努力呵护孩子们这难得的创造潜质,让孩子们在学会理性的思维过程中,容纳别的可能性。

  二、好的教育是无痕的

  在走访学校的时候,看到教师在课堂里声嘶力竭地讲、学生在下面懒洋洋地听,课后总是会问授课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学呢?老师通常这样回答:试了,但效率很低,教学进度完不成,没有办法,只好自己来讲。

  对于长期以来都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来说,教师突然说让学生主动学,学生当然会不适应,而且这个不适应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进度当然会慢下来,所谓的“效率”自然也不会搞。教师这里所说的“效率”是教室上课推进教学进度的效率,并不是学习的效率,如果真的培养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效率一定会提高很多。追求怎样的效率,也是教师们应该思考清楚的一件事情。

  杨茂秀教授说:“孩子怎么没有变成善于学习的人呢?我想,就是因为太多人都处心积虑地想要教他,却忘了给他自己选择、自己活动、自己去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学习者如果一切都被安排,如何有机会学习安排自己呢?”皮亚杰也说:“把一样东西交给人家,有时是剥夺那个人自己发现那东西的机会。”好的教育是无痕的,就像一双合适的鞋,虽然每天穿在自己的脚上,但并不感觉到鞋的存在。

  巴西著名的思想家保罗·佛莱尔将教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高在上提供知识的师长或教练;第二类教师主动参与教与学的活动,把观念跟观念的操作带入学习情境,挑战学生,要他们做独立的思考,把教室跟社群之间的互动带往某一种理想的境界;第三类教师其实像艺术家,小心翼翼在会与不会之间走钢索的人,跟学生们一起做智性的体操,跟学生们一起玩想象的游戏,一起做以文学形式为基础但内容却无所不包的思考实验。

  按照这样的划分,好教师应属第三类了。好教师应该是一座桥,是一座连接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桥梁,这个桥梁要从无知到有知,将孩子内在的感知、生理与心灵的需求,与外在的环境、文化的氛围结合起来,把混沌变成明亮,它不是一种解构,而是一种建构。

  杨教授认为:教学这种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老师晓得如何把自己不会的,教到他的学生会,而且学生又会回头来把他的教师教会;相对地,学生学会的不只是学习,也学会教学,而师生之间共同的特点是:都会在适当时机提出良好的问题。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孩子在学习中,如果遇到对某个问题不理解,教师或者家长反复讲了多次,孩子就是不能接受,这个时候家长或者教师该怎么办?

  杨茂秀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到朋友家中去,正好看见朋友在教自己的孩子做数学练习。9+9=?孩子回答是17,家长让孩子做了很多次,孩子依然坚持17这个答案。搞的家长很不开心,说出了“算不对就不给吃饭”之类的赌气话。在杨教师圆场,并将饭吃了之后,杨教授问孩子是怎样想到17这个答案的,孩子回答说:我想8+8=16,那么9+9应该等于17啊。因为9比8大1,17也比16大1啊。

  尽管孩子的答案是错误的,但在得到这个答案的过程中,孩子所呈现出来的思考历程,比答案本身更有意义,它反映出了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思维水平和特点。作为家长或者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判官”,通过简单的对和错来评判孩子的努力。大人有责任去努力了解孩子的思维过程,去跟小孩做合作思维活动的反省、做同情的了解。

  许多错误出现的时候,家长和教师要看情况决定要不要介入指正。有的错误需要当场指正,但是有时候时间和环境本身会给犯错的人空间,这时要设法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发现,这种过程常常含藏着学会学习的智慧。而当场的指正、及时的介入与规约,有时候会给小孩深刻的挫折之感,失去自己获得知识的快乐。

  美国科学史方面的重要人物威廉·詹姆斯认为,人在接受新的概念、新的想法的时候,常常会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听到跟自己的想法不同或从来没听过的,会说“听不懂、不了解。”第二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改口说:“有意义,听得懂,但是是错误的。”第三阶段,“不错、有意义、但不重要。”第四阶段,“对、有意义、而且很重要,但是我老早就知道了。”

  仔细想想,这样四阶段的划分还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也说明一件事情:人们接受新事物、新概念是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在建立的时候,常常要历经无数次的反复和推研,要很多人参与其中并相互启发和借鉴,才最终使得这一概念逐渐得以明晰。将这一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概念直接告诉给学生,学生是不会立刻理解的,他也需要经历上述的四个阶段,甚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错误理解,才最后建立科学的概念的。

  好老师是有耐心教师。他能够可以看得出自己认为简单的东西,在建立的过程中曾经有相当多的困难历程,是许多人认真投入、甚至用去毕生的精力探寻的结果,其中有欢乐,有苦闷,更有错误的经历和失败的教训。他能够看得出,让学生立刻就获得对一个概念的正确理解是不现实的,学生会产生类似当年概念发现时的各种错误。

  错误是进步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就是修正的过程;人的行为是没有标准的,只有比较好,没有最好。教师的耐心,有可能使得错误变成美丽。

  四、教师要做故事大王

  还记得南方黑芝麻糊的那个经典电视广告吗?

  黄昏。一条麻石小巷,挑担的母女走进幽深的陋巷,伴随着木履声、叫卖声和民谣似的音乐,出现了一个画外音:“小时候,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小男孩搓着小手,神情迫不及待,叠出大锅里那浓稠的芝麻糊滚腾。小男孩大模大样地将碗舔得干干净净,小姑娘捂着嘴笑。卖芝麻糊的母亲爱怜地又给他添上一勺,轻轻抹去他脸上的残糊。小男孩抬起头,露出羞涩的感激。这时,又一句画外音响起:“一股浓香,一缕温暖。”

  就是上面这个故事,让我记住了南方黑芝麻糊,将亲情、温暖这些词汇与其建立起了关联。买东西的人买的不只是东西,更是那个东西伴随的故事。教师不也是如此吗?如果将教师看作是“买东西”的,那教师所行销的,一定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理解这些知识的思维路径和认知方式,是观念,是价值系统,是成长的机制。罗素说:“教师的工作基本上属于表演业,他要用戏剧和故事说演的方式,将知识和智能呈现出来。这种工作,要有很多时间做预备,做锻炼,教学的现场乃是开花结果的现场,许多辛苦,都是在教室外面经历的。”

  带幼儿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讲一个故事,就能够使其平静下来。故事其实是最能安慰人的。不光是幼儿,青年学生,甚至是成年人、老人,也常常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并从中获得生活的智慧。记得80年代初期,单田芳恢复说书的那段日子里,一到了那半个小时的广播时间,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声音。我当时在读高中,常常就是蹲在学校操场的广播前面,一边听着他讲故事,一边吃午饭的。

  杨教授认为,整个世界就像一棵故事树,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人。故事人说故事,就是在树上摘折一片叶子下来而已。说故事的人,其实是一个勇于面对自己的人。我们说阅读,不管你读什么,基本上,一定都是同时在阅读自己。

  好教师,应该是一个会说故事的教师。教育从业人员,需要一些故事,将他的童年经验整合起来,作为他从事教学、关怀伦理的基础。如果在教学中,一点故事都没有,那学习一定很缓慢、很苍白。

  最好的老师常常让学生觉得没有学到什么,而实际上老师是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他的学生很多很多的东西。--海德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