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长正小学教师暑期培训计划

长正小学教师暑期培训计划

  • 2024-06-23
  • 5912

  征长小学20**年教师暑期培训计划

  根据教研中心的总体工作安排,现将20**年暑期培训事宜通知如下:

  一、语文作文教学专项培训

  培训时间:7月5日,上午8:10,时间一天。

  培训地点:第二实验小学

  培训主题:z教授--快乐语文教学方法

  参加人员(8人): z

  二、后备干部培训

  培训时间:7月16日-21日

  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参加人员:z

  培训内容、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地点

  三、名师团队建设工程人选培训

  培训时间: 7月7日-15日

  培训内容: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教科研能力,促进专业自主发展;解读名师成长之路。

  参加人员:z

  四、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

  (一)研修时间:

  第一阶段:集中研修8月5日-10日,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每个学科设6个专题,每个专题6学时,共36学时。

  第二阶段:秋季开学之后,语文、数学、英语继续进行“双对接”分散研修,其中,课例研究专题学习2周,课例打磨3周,共5个周,18学时。

  (二)研修内容:

  以教育部各学科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年版)》内容框架,分上、下篇。上篇1个模块,包括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课程定位、性质、课程目标、设计思路等),课程标准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下篇5个模块,按课程内容板块或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置专题。

  (三)研修名单及地点:

  学科 参训教师名单 地点

  (四)研修要求

  1、保质保量培训任务。

  指导教师:全程参与课程学习,浏览、点评本学科教师作业,回答学员问题。(zz)

  研修组长:组织、督促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浏览、点评本组教师作业。(zz)

  学员:每专题一个作业,不得少于600字;学完专题学习引导所列内容,完成回馈练习;每专题发帖不少于5次,共发帖不少于40次;参加在线研讨,每次研讨发帖数不少于3个;阅读各专题课程简报并发帖;全程参与本组磨课,完成本人承担的磨课任务,其中发文章1篇或网上发帖5次以上;参加研修组的各项研修活动。

  2、全程参与,守时守纪

  强化时间意识、纪律意识。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不得无故缺训,保证学习时长。通过签到、点名、抽查等措施,加强集中研修期间的过程管理,确保每位教师每天都能“来得了,坐得住,学得好”。

  3、培训要修身养德。

  每一名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搞好个人修养,克服浮躁心和敷衍心,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做好研修学习,加强反思与提升。独立完成作业和跟帖,坚决杜绝抄袭和粘贴, 一经核实,培训考核为不合格。

  (五)研修考核

  1.参训教师、指导教师、研修组长达到合格标准,语文、数学、英语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电子帐户记入A类学分24分,其他学科计入18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不计学分。

  2.将研修数据、参训表现纳入级部位次管理与教师个人期末考核。

  五、中小学教师暑期全员培训

  (一)培训时间、内容、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地点 组织者

  说明:

  1、具体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2、具体安排:

  8月23日-24日,邀请教育专家李大圣、李振村老师举办专题报告会。到城里中学主会场的25人统一坐在第10列的2-26:

  z

  其他教师在学校录播教室集中收看。z主任负责组织管理,z负责设备的调试,保证直播质量。

  8月25日:以教研员、学科培训团队成员为主体,围绕“落实教学常规,关注学生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加强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培训。

  8月26日:“同研、同备一节课”。以学区为单位,各学科教师集中于学区中心校,依据学科特点,围绕新学期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活动课、探究课、实验课等课型的“同研、同备一节课”活动,形成教案。

  8月27日:在“同研、同备一节课”的基础上,推选教师模拟授课。授课结束后进行集体交流、点评。

  3、学科集中培训名单及地点

  学科 参训教师 地点 负责人

  (二)培训组织与管理

  1、参训教师要按时参加培训,对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向副校长室请假,并写出书面申请。暑期培训出勤情况记入学期绩效考核。参训教师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不得缺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接打电话、交头接耳。

  2、各学科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学科培训教师的组织、管理,培训前实行点名,保证培训的出勤率;培训结束后,提供本学科教师参训的的出勤情况。

  (三)培训考核

  1、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参训教师交流研讨,撰写反思报告并进行评比,各学科按教师数的8%择优推荐,于开学第一周交教研中心继续教育研究室并上传校园网。

  2、学科负责人要依据培训表现,对学科每位教师进行等级考评,等级考评分为优秀、良好两个等级;缺勤者无培训等级成绩。

篇2:语文教师暑期培训感受

  语文教师暑期培训感受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z工业园区语文教师培训。培训时间不长,但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培训期间,我有幸聆听了十多位教育专家的十多场精彩讲座。每次讲座,我都被专家们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精辟的论断所折服。在如今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心中有种种解不开的困惑,接受培训以后,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可以说,短短的三个星期,我学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不禁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新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从中受益非浅。

  在聆听了特级教师对新课标的理性解读,以及多位教育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的种种思考之后发现,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学习培训外,更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努力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努力做到不随波逐流,不只重视形式而不重实效,要立足语文的根本。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培训学习后,我对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几点新认识:

  一、自主学习并不是自由学习。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已被人们达成共识,很多老师都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现在课堂上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预先设计的活动中“自主”:合作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到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这种自主其实是“他主”;二是有的课堂教师淡化自己的功能,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便叫学生自己读书,在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就由学生一读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教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主,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自由,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所以“以生为本”并不是放任自流,随便孩子怎么想都可以,自主学习要有个度,老师在课堂上还起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主导作用。正如特级教师徐红琴老师说得:“自主学习不是摆脱牵引学习,不是放任自流。”

  二、合作学习并不是课堂表演

  “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标的新理念,所以现在教师们在课堂上总要设计一个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有它的优点,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取长补短。但是慢慢地,小组学习在课堂上已经异化为仅仅是一种教学环节,而不在追求它的实效了。具体表现为没有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没有自主选择交流的对象,没有足够的讨论时间。可以说,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在一些课堂上已经成为老师做秀的方式了。其实,合作要有实效,首先要选择有价值的,个体无法解决的,有争议的问题来进行合作交流。其次合作形式要多样,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去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而不是教师的“拉郎配”。第三要有足够的讨论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而不是一两分钟 “合而不作” 的做秀环节。

  三、教学不是只教不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越来越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和灵魂就是自主发展。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就是要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就是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齐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在教学中,千万不可让老师的“教”完全代替学生的“学”,把老师预先准备好的全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要接受,不要思考,使学生的主动性慢慢地被磨灭。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做什么,不再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了的现成结论。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融入探究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这次培训,让我接触了最新的语文教学观,和老师们共同研究探讨了最适宜的语文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培训,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善于学习的老师才会有丰富的思想和无穷的智慧,才能引领学生心灵的丰满和精神的充实。我将不断努力,做一名新时代既会学习又会教学的好老师。

篇3:长正小学教师暑期培训计划

  征长小学20**年教师暑期培训计划

  根据教研中心的总体工作安排,现将20**年暑期培训事宜通知如下:

  一、语文作文教学专项培训

  培训时间:7月5日,上午8:10,时间一天。

  培训地点:第二实验小学

  培训主题:z教授--快乐语文教学方法

  参加人员(8人): z

  二、后备干部培训

  培训时间:7月16日-21日

  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参加人员:z

  培训内容、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地点

  三、名师团队建设工程人选培训

  培训时间: 7月7日-15日

  培训内容: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教科研能力,促进专业自主发展;解读名师成长之路。

  参加人员:z

  四、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

  (一)研修时间:

  第一阶段:集中研修8月5日-10日,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每个学科设6个专题,每个专题6学时,共36学时。

  第二阶段:秋季开学之后,语文、数学、英语继续进行“双对接”分散研修,其中,课例研究专题学习2周,课例打磨3周,共5个周,18学时。

  (二)研修内容:

  以教育部各学科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年版)》内容框架,分上、下篇。上篇1个模块,包括课程标准的顶层设计(课程定位、性质、课程目标、设计思路等),课程标准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下篇5个模块,按课程内容板块或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置专题。

  (三)研修名单及地点:

  学科 参训教师名单 地点

  (四)研修要求

  1、保质保量培训任务。

  指导教师:全程参与课程学习,浏览、点评本学科教师作业,回答学员问题。(zz)

  研修组长:组织、督促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浏览、点评本组教师作业。(zz)

  学员:每专题一个作业,不得少于600字;学完专题学习引导所列内容,完成回馈练习;每专题发帖不少于5次,共发帖不少于40次;参加在线研讨,每次研讨发帖数不少于3个;阅读各专题课程简报并发帖;全程参与本组磨课,完成本人承担的磨课任务,其中发文章1篇或网上发帖5次以上;参加研修组的各项研修活动。

  2、全程参与,守时守纪

  强化时间意识、纪律意识。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不得无故缺训,保证学习时长。通过签到、点名、抽查等措施,加强集中研修期间的过程管理,确保每位教师每天都能“来得了,坐得住,学得好”。

  3、培训要修身养德。

  每一名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搞好个人修养,克服浮躁心和敷衍心,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做好研修学习,加强反思与提升。独立完成作业和跟帖,坚决杜绝抄袭和粘贴, 一经核实,培训考核为不合格。

  (五)研修考核

  1.参训教师、指导教师、研修组长达到合格标准,语文、数学、英语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电子帐户记入A类学分24分,其他学科计入18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不计学分。

  2.将研修数据、参训表现纳入级部位次管理与教师个人期末考核。

  五、中小学教师暑期全员培训

  (一)培训时间、内容、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地点 组织者

  说明:

  1、具体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2、具体安排:

  8月23日-24日,邀请教育专家李大圣、李振村老师举办专题报告会。到城里中学主会场的25人统一坐在第10列的2-26:

  z

  其他教师在学校录播教室集中收看。z主任负责组织管理,z负责设备的调试,保证直播质量。

  8月25日:以教研员、学科培训团队成员为主体,围绕“落实教学常规,关注学生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加强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培训。

  8月26日:“同研、同备一节课”。以学区为单位,各学科教师集中于学区中心校,依据学科特点,围绕新学期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活动课、探究课、实验课等课型的“同研、同备一节课”活动,形成教案。

  8月27日:在“同研、同备一节课”的基础上,推选教师模拟授课。授课结束后进行集体交流、点评。

  3、学科集中培训名单及地点

  学科 参训教师 地点 负责人

  (二)培训组织与管理

  1、参训教师要按时参加培训,对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向副校长室请假,并写出书面申请。暑期培训出勤情况记入学期绩效考核。参训教师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不得缺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接打电话、交头接耳。

  2、各学科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学科培训教师的组织、管理,培训前实行点名,保证培训的出勤率;培训结束后,提供本学科教师参训的的出勤情况。

  (三)培训考核

  1、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参训教师交流研讨,撰写反思报告并进行评比,各学科按教师数的8%择优推荐,于开学第一周交教研中心继续教育研究室并上传校园网。

  2、学科负责人要依据培训表现,对学科每位教师进行等级考评,等级考评分为优秀、良好两个等级;缺勤者无培训等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