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读书笔记

教师《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读书笔记

  • 2024-06-23
  • 2316

  教师《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读书笔记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而是一种个体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10条标志: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力;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光洁,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体育锻炼对促进健康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运动让你的心理更健康:减少焦虑、减轻抑郁、缓解精神紧张、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培养成就感、锻炼意志力。可见,体育运动它可以在各个方面促进一个人的健康。

  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手段。一个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的人,脑细胞在工作时获得的血液供给比那些不锻炼的人多30%,大脑耗氧量高35-40%。因此,锻炼能使脑细胞获得充足的能量和氧气供应,提高神经工作的强度、效率和耐久性。对脑力工作者来说,体育锻炼更具积极意义。它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帮助消除疲劳,使思维更敏捷。

  神经系统的机能通过锻炼得到改善后,对各运动系统的控制调节能力显著加强,从而明显改善均衡性、灵活性、协调性等体质水平。

  体育锻炼对骨骼、软骨、肌肉、关节的发育和维持正常功能有积极作用,如:促进肌肉代谢,提高肌力和肌耐力;维持正常钙磷代谢,防止出现骨骼中钙的流失(钙的流失是造成中老年人骨折的重要原因);加强骨关节牢固性和灵活性。同时,锻炼能促进骨骼、肌肉发展,使身体成分得到合理分布,阻止脂肪在体内堆积,对防治肥胖有积极意义。

  体育锻炼还能娱悦身心、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防止心理和情绪障碍。有氧锻炼是防治现代文明病的积极措施

  体育锻炼,尤其是定期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是抵御现代文明病侵袭的最有效手段。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l、促使人的心脏容积、肺容积、血红蛋白量逐步提高经常锻炼的人活动时心脏输出血量迅速增加,安静时心率下降,使心脏赢得较多休息机会。2、充分发挥呼吸机能潜力3、促进肌肉耐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有些脑力劳动者长期拖着病躯工作,年纪不大就身患多种疾病,甚至导致英年早逝。因此,改善人的耐力素质已成为我国健康·体育领域的重大课题,体育锻炼在这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证明,青少年时期耐力素质增长最迅速,但它的巩固和维持主要靠青壮年阶段。有人对一批15岁少年进行了历时2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那些从来不锻炼的人最大耗氧量下降了52%,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下降 45% ,而那些经常从事有氧锻炼的人平均只下降30%左右。说明青壮年中不同锻炼水平的人之间,在最大耗氧量方面的差异很大。

  我们先看看体育锻炼在少年儿童身上的作用:

  儿童少年的骨骼肌肉处在迅速生长阶段,科学地体育锻炼,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对骨骼的血液供应,使孩子的骨骼获得更多养料,加上运动时跑跳等活动对骨骼有一定的机械刺激作用,能促使骨骼长得更长和坚固。从小锻炼,还对儿童少年的消化吸收和呼吸功能都有良好影响,能促进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为生长发育旺盛的身体提供足够的原料;呼吸功能的增强使身体吸氧能力改善,让新陈代谢得到更多氧气,使生长发育达到更高水平。对儿童少年的消化吸收和呼吸功能都有良好影响,能促进作用。可见孩子们从小注意锻炼身体,无论对孩子的健康及智力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为此,孩子从小就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收到“从小锻炼,受益无穷”的效果。

  我们不防再看看体育锻炼在当今大学生身上的健康促进作用:

  参加体育保健的锻炼能提高呼吸机能,能提高血液循环功能,使外呼吸与内呼吸机制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心肺功能。

  坚持参加体育保健运动一年之后的大学生,普遍反映,精力充沛、上课注意力集中、睡眠很好,不仅可以消除学习上的紧张和焦虑,还能调节他们保持平和的精神状态,努力集中学习,提高生活和学习的质量。

  针对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锻炼身体的各部位,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进行一系列的体育锻炼后,大学生们各关节、肌肉的灵活性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再说说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影响:

  1、众多的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对改善老年人机能形态均有良好的作用。2、长期坚持健身锻炼的老年人有效地保持了其运动平衡器官和肌肉组织的良好状态,对防止跌倒骨折和某些运动障碍性疾病有非常显著的意义。3、进行体育运动时,肢体不断地移动,肌肉急剧的收缩,强有力地牵拉所附着的骨骼,刺激了骨细胞的生成。一方面减少了骨质的丢失,另一方面使骨质含量增加,因而引起了骨的良性影响。4、健身运动能加强老年人免疫能力。

  1、从运动医学观点来看,体育保健的各种运动符合生理卫生的医学原理,用于健身治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且方便易行,效益高。各种运动,可掌握运动量,既顾及到爱好体育保健专业的人们,又可照顾到身患疾病、慢性病、体质较弱或伴有残疾的部分群体,同时又可以增加群众修身养性、防病治病、娱乐欣赏、强身益智的效果。

  2、明确体育保健与康复的指导思想,科学地锻炼才是健身的有效措施。人欲健康必须合理地科学地运动,而且运动的指导思想必须明确,针对高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加强体育保健运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的调查情况及收集的大量资料表明,体育锻炼的健康促进作用可概括为:能够提高抗病能力,具体为增强呼吸系统机能;促进消化;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健全大脑功能;强筋壮骨,增进机体活动能力。

  同时,运动是塑造现代人优良心理品质的方法,运动是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许多慢性疾病的良药,轻微的运动就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所以说:“我运动,故我在!”

篇2:在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局长在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报请区领导同意,今天召开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为了顺利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课改前期准备工作。本学年,我区一半以上的学校率先在起始年级开始了新课程的探索实验,为我区今年下半年的全面启动的新课程实验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去年10月份,省教育厅专题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对全省49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今年以来,我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干部和学校领导分批参加了省里组织的新课程通识培训。这一切,都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和业务准备。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预示着我区的课改工作从行政准备向全员参加的过渡,标志着我区课改实验工作的正式启动。这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活动。

  同志们,随着课程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和配套文件的逐一出台,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走进课改的阵地,并形成越来越浓厚的课改气氛,产生越来越强烈的课改愿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教科研和专业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站到课改的前列,深入到老师们中间,感受课改,了解课改,指导课改和支持课改。为此,我代表区教育局提几点工作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加快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和发展江东基础教育质量优势的需要。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又对基础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明确的部署,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课程改革之所以如此重要而紧迫,首先,由于它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其次,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行基础教育课程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问题、弊端突现: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应试”成为主要目的,势力强大,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实;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我区基础教育质量稳步发展,在这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探索。比如增加了“心理健康”、“写字”、“信息技术”、“双语”等地方特色和像李惠利小学那样科技校本特色教学,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使我区学生在夯实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能力、意志、情感等诸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面前,如果我们不能劈波斩浪,乘势前进,将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区基础教育质量优势的巩固与提高,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健康实施。为此,我们必须增强加快课程改革的责任感。

  2.加快课程改革是融入世界教育改革潮流,推进江东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已顺利地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主流。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的基础部门,应当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中有更大作为。放眼世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病,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

  当前,我江东教育正以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稳步前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坚持内涵发展,引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正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良好契机。***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战略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从加快江东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参与并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目标任务,推动课程改革有条不紊进行

  (一)我区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同志“三个面向”、“20**”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之中,力争早日取得成效和经验,使我区的素质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实验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课程改革实验,验证课程设置及学科课程标准的合理性、可行性;检验新教材的科学性、教育性,并据此提出适用于区域基础教育修订建议。创设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关心和支持学校课程改革、支持教学改革的良好环境,形成社会公民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和谐氛围。通过创造性地实验,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1.课程管理的突破:确立现代课程观念,构建新颖的、具有我江东特色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努力适应课程功能的转变和内容的调整。

  2.教师理念的突破:培养一支具有新课程理念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理解把握新课程标准,创造性实验课程的师资队伍。

  3.课程实施的突破: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探究生动活泼、民主开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4.评价体系的突破:探索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尝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和标准,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主要内容

  根据我区教育改革及课程资源基础,确定以下实验内容:

  1.进行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研究。小学和初中分别用6年和3年的时间,对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一轮系统、完整的研究,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按学科编写实验论文集和课例集。

  2.加大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研究的力度。通过实验,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工作机制,提高地方、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江东特色课程建设。

  3.加强综合性课程研究。要努力领会综合性的实质,探究实施策略。一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探索有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内容的实施策略和具体组织形式,建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编写结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资料。二要重视学科之间的整合研究。积极探索、有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内容的实施策略和具体组织形式。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运用各学科新教材进行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深入研究小班化教学和对口中小学合作办学模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5.探索中小学评价制度的改革。探索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尝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6.进行课程改革队伍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校长和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增强改革意识。进行新课程实施队伍培训模式研究,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逐步形成一支能承担本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校长和教师队伍。

  (四)实验步骤:

  根据教育部、教育厅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安排,我区从20**年秋季起,选择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为实验对象。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按国家新课程标准进行实验,实验教材从教育部所提供的各科教材中选择,实验周期初中为三年,小学为六年。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年9月-20**年8月)

  成立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选定实验年级的各科新教材,制定课程改革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学习和考察等工作。

  2.实施阶段(20**年9月-20**年6月),分三个时期:

  ⑴实验初期(20**.9-20**.8)

  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组织新教材试教,制定各科新课程教学评估标准,研制江东小学素质评估方案,做好实验过程的记录、数据分析和资料积累工作,并制订相应的评估办法。

  ⑵实验中期(20**.9-20**.8)

  在取得初期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改革办法,初步形成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培训机制,完成江东实验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期研究报告和有关的阶段性总结。

  ⑶实验后期(20**.9-20**.6)

  推广前3年课程改革实践积累的有益经验和研究成果,逐步形成江东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

  3.总结推广阶段(20**.7-20**.12)

  总结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撰写课改工作总结,完

  成课改实验研究结题工作,编辑课改实验研究成果集。评比表彰课程改革实验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各学校要根据教育局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必须首先加强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功夫,取得实效。要充分估计转变教育观念的难度,认真组织校长、教师学习《决定》和《纲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课程改革实验,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要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广泛组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和《纲要》上来,为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做好准备。要有计划地、持续不断地组织向全社会宣传《决定》和《纲要》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内容,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2、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为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区教育局已成立许区长为顾问,局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其他各科室、局直属单位要全力配合。各校也必须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对实验工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总结实验工作的经验并组织交流与推广。

  3、加强教师培训,为实施新课程做好师资准备。师资培训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基础工程。要制订并实施实验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按照省市基础课程改革文件精神,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实行实验教师持证上岗。合理规划培训内容、对象、计划和进度。要把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结合起来;把市、区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学习培训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区教研、科研、师训、装备和各校协同配合,通过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理论讲座,开设课程改革专题教学研究活动,组织骨干实验教师赴其他课程改革实验区参观学习,开辟课程改革网站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4、加强课程改革实验的科学研究,以科研成果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课程实验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要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学校的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部门的联系,发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优势,形成实验区工作的专业指导力量。广大教育科研人员要转变教育观念,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为中小学推进教学改革服务。积极探索与实践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对关键问题进行攻关,力争取得突破。要注意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切实提高实验工作质量。

  5、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争取社区、家长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课程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索建立社区、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要积极利用社区内课程改革各方面的资源,认真听取和咨询有关意见,引导社区积极地参与改革;要赋予家长委员会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积极的职能,使学校、社区、家长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

  同志们,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做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20**”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怀着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团结协作,奋发开拓,扎实工作,共同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我深信,我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篇3:局长在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抓住课改契机加速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进程

  局长在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报请区领导同意,今天召开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为了顺利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课改前期准备工作。本学年,我区一半以上的学校率先在起始年级开始了新课程的探索实验,为我区今年下半年的全面启动的新课程实验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去年 10月份,省教育厅专题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对全省49个省级课改实验区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今年以来,我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干部和学校领导分批参加了省里组织的新课程通识培训。这一切,都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和业务准备。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员大会,预示着我区的课改工作从行政准备向全员参加的过渡,标志着我区课改实验工作的正式启动。这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活动。

  同志们,随着课程改革范围的逐渐扩大和配套文件的逐一出台,将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走进课改的阵地,并形成越来越浓厚的课改气氛,产生越来越强烈的课改愿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教科研和专业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站到课改的前列,深入到老师们中间,感受课改,了解课改,指导课改和支持课改。为此,我代表区教育局提几点工作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加快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和发展江东基础教育质量优势的需要。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又对基础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明确的部署,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课程改革之所以如此重要而紧迫,首先,由于它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其次,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行基础教育课程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问题、弊端突现: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应试”成为主要目的,势力强大,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实;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区基础教育质量稳步发展,在这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探索。比如增加了“心理健康”、“写字”、“信息技术”、“双语”等地方特色和像李惠利小学那样科技校本特色教学,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使我区学生在夯实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能力、意志、情感等诸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面前,如果我们不能劈波斩浪,乘势前进,将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区基础教育质量优势的巩固与提高,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健康实施。为此,我们必须增强加快课程改革的责任感。

  2.加快课程改革是融入世界教育改革潮流,推进江东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已顺利地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主流。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的基础部门,应当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中有更大作为。放眼世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病,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当前,我江东教育正以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稳步前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坚持内涵发展,引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正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良好契机。***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战略重要位置。”为此,我们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从加快江东教育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参与并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目标任务,推动课程改革有条不紊进行

  (一)我区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同志“三个面向”、 “20**”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全面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之中,力争早日取得成效和经验,使我区的素质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实验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课程改革实验,验证课程设置及学科课程标准的合理性、可行性;检验新教材的科学性、教育性,并据此提出适用于区域基础教育修订建议。创设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关心和支持学校课程改革、支持教学改革的良好环境,形成社会公民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和谐氛围。通过创造性地实验,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1.课程管理的突破:确立现代课程观念,构建新颖的、具有我江东特色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努力适应课程功能的转变和内容的调整。

  2.教师理念的突破:培养一支具有新课程理念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理解把握新课程标准,创造性实验课程的师资队伍。

  3.课程实施的突破: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探究生动活泼、民主开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4.评价体系的突破:探索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尝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和标准,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主要内容

  根据我区教育改革及课程资源基础,确定以下实验内容:

  1.进行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可行性研究。小学和初中分别用6年和3年的时间,对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一轮系统、完整的研究,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按学科编写实验论文集和课例集。

  2.加大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研究的力度。通过实验,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工作机制,提高地方、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江东特色课程建设。

  3.加强综合性课程研究。要努力领会综合性的实质,探究实施策略。一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探索有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内容的实施策略和具体组织形式,建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编写结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资料。二要重视学科之间的整合研究。积极探索、有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内容的实施策略和具体组织形式。

  4.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运用各学科新教材进行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深入研究小班化教学和对口中小学合作办学模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5.探索中小学评价制度的改革。探索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尝试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6.进行课程改革队伍建设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校长和教师的课程理论水平,增强改革意识。进行新课程实施队伍培训模式研究,探索有效的培训方式,逐步形成一支能承担本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校长和教师队伍。

  (四)实验步骤 :

  根据教育部、教育厅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安排,我区从20**年秋季起,选择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为实验对象。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按国家新课程标准进行实验,实验教材从教育部所提供的各科教材中选择,实验周期初中为三年,小学为六年。 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 20**年9月-20**年8月)

  成立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选定实验年级的各科新教材,制定课程改革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学习和考察等工作。

  2.实施阶段( 20**年9月-20**年6月),分三个时期:

  ⑴实验初期(20**.9-20**.8)

  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组织新教材试教,制定各科新课程教学评估标准,研制江东小学素质评估方案,做好实验过程的记录、数据分析和资料积累工作,并制订相应的评估办法。

  ⑵实验中期(20**.9-20**.8)

  在取得初期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新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改革办法,初步形成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培训机制,完成江东实验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期研究报告和有关的阶段性总结。

  ⑶实验后期(20**.9-20**.6)

  推广前3年课程改革实践积累的有益经验和研究成果,逐步形成江东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

  3.总结推广阶段(20**.7-20**.12)

  总结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撰写课改工作总结,完

  成课改实验研究结题工作,编辑课改实验研究成果集。评比表彰课程改革实验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各学校要根据教育局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必须首先加强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功夫,取得实效。要充分估计转变教育观念的难度,认真组织校长、教师学习《决定》和《纲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课程改革实验,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要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广泛组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决定》和《纲要》上来,为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做好准备。要有计划地、持续不断地组织向全社会宣传《决定》和《纲要》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内容,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2、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为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区教育局已成立许区长为顾问,局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的江东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其他各科室、局直属单位要全力配合。各校也必须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对实验工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总结实验工作的经验并组织交流与推广。

  3、加强教师培训,为实施新课程做好师资准备。师资培训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基础工程。要制订并实施实验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按照省市基础课程改革文件精神,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原则,实行实验教师持证上岗。合理规划培训内容、对象、计划和进度。要把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结合起来;把市、区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学习培训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区教研、科研、师训、装备和各校协同配合,通过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理论讲座,开设课程改革专题教学研究活动,组织骨干实验教师赴其他课程改革实验区参观学习,开辟课程改革网站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4、加强课程改革实验的科学研究,以科研成果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课程实验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要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学校的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部门的联系,发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优势,形成实验区工作的专业指导力量。广大教育科研人员要转变教育观念,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为中小学推进教学改革服务。积极探索与实践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对关键问题进行攻关,力争取得突破。要注意总结经验,积累经验,切实提高实验工作质量。

  5、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争取社区、家长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课程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索建立社区、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要积极利用社区内课程改革各方面的资源,认真听取和咨询有关意见,引导社区积极地参与改革;要赋予家长委员会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积极的职能,使学校、社区、家长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

  同志们,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做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20**”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怀着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团结协作,奋发开拓,扎实工作,共同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我深信,我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