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C镇中小学年课改推进方案

C镇中小学年课改推进方案

  • 2024-06-23
  • 4365

  镇中小学学年课改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20**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课改理念,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实施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教师发展为关键,以师生的协同发展,赢得学校的发展”的发展策略,并根据《罗田县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前几年课改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镇的课改工作,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工作将以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主动地、和谐地、充分地、可持续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建设一支教学理念先进、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通过学习和实践新的课改理念,努力使我镇教师能够适应新形势、内化新理念、胜任新课程、掌握新技能,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对先进的教学理念主动吸收、积极内化、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一个综合素质优秀、发展潜能较强的学生群体。

  学校要坚定不移地把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作为课改推进的工作重点,尊重学生的个性、顾及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会做人、爱学习、善探究、能合作、有特长、肯创新的综合素质优秀,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

  3、创建办学特色明显、办学质量优秀的品牌学校。

  根据我镇确立的“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思路,继续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课题拉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坚持以特色求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镇学校艺术教育、书法教育特色。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激励机制、强化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我镇成为老百姓满意的、社会公认的人民满意的教育乡镇。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课改稳步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改推进领导小组。

  我镇成立以镇中心学校高学敏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徐爱平、教研员唐东曙任副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课改推进领导小组。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实施机构。

  各学校的课改推进工作并实行三级管理: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确保课改推进工作有序、务实、深入地进行。

  校长室的主要职责为:制订课改推进方案,指导课改工作的实施,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同时为课改推进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

  教导处的主要职责为:组织学习和落实课改《新课程标准》,负责指导和协调各学科的课程改革。指导教师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组织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活动。

  政教处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构建开放性的综合德育体系,营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教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做好本校的课题研究,并以课题为抓手推进学校课改。负责收集课改推进阶段的学习资料和成功案例,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教学反思、教学论坛,引导学校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反思,使课改实验不断走向深入。

  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主要职责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开展课改的教学研讨活动,研究课改理念的具体操作。

  2、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优化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已制订的《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方案》、《教育教学考核奖励方案》、《教师职务低职高聘方案》等,激励广大教师自觉树立良好师德,积极参与课改,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鼓励大家不断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3、为课改的学科添置必要的教辅资料、音像设备和实验器材。充分利用校园网所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组织教师相互合作,集体备课,整合教学资源,共享研究成果。

  (二)认真学习理论,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1、继续深入学习课改理念,重点学习《湖北省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和把握课改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的目标和结构以及课程的评价体系,使全校教师更清晰、更深入地把握课改理念的精神实质。

  2、组织教师观看课改培训专题片,并经常从罗田教育信息网、罗田教育科研网和罗田教育科研、湖北教育等教育杂志、专业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指导课改的学习资料、经验介绍,组织学校教师不断学习,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革走向。将收集到的内容组成若干个小专题,具体地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重要理念的研究和实践落到实处。

  3、聘请专家来校作讲座,组织教师赴县内外课改示范学校学习取经。组织本校教师参与外校教师一同会课,交流实践体会,研讨教学改革。

  4、组织教师开展“课改中教师角色定位”的专题讨论,要求教师从“假如我是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三)强化校本研训,提高课改工作实效。

  1、坚持校本研训以校为主的原则。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教导处、政教处和教科室负责人以及骨干教师作为重要执行人,全体教师作为主体参与者。

  2、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再内化”的原则。从20**年暑期开始,我们继续深入开展课改理念学习,确立了课改理念先行、实践为主的思路,汇编了有关的学习资料,将重点根据新课程和新教材在理念与操作的结合上进行新的培训。

  3、校本研训内容要切合学校办学的实际、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采用点面结合、活动推进、反思跟进等多种方式培训,努力提高课改的实效。以使用新教材的学科作为推进课改的重点,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在有关学科中开展一次教学设计创意奖评选活动,让优秀教案的设计老师在全校介绍其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和运用的创意,并上全校性的公开课,然后,组织教师评课、写案例反思,在“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训中推进课改工作。

  4、抓住课改的契机,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机会,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以及青年教师大奖赛、骨干教师课展赛等活动载体,锻炼教师、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以备课组为主体开展教学探讨活动,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符合推进工作所需的新理念。

  (1)教育目标观:教师要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2)教师角色观:教师要在新课改中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更好地体现师生互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3)课程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4)教学观:教师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由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的权威转变为重师生的平等交往与对话、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以及由重统一规格教育转变为重差异性教育。

  (5)教材观:教师要树立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的观念。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照本宣科,而应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

  (6)评价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多元化评价相结合,以实现从量到质,从知识、技能到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全方位的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

  5、做好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经过的推行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得校本研训,我镇1951年1 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已经全部通过计算机考试,具备了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随着我镇信息网的建成,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让全校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技能。20**年暑假对骨干教师进行这方面的集中培训,并安排各学科擅长这方面研究的老师在暑期中收集网上教学信息,进行网上电子备课,建立适合课改新教材的学科教学资源库,然后培训和指导其它教师共同使用。

  (四) 以“减负增效”为切入点,聚焦课堂教学,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切实改进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校二期课改推进工作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积极性和整体优势,以备课组为基地,以“减负增效”为切入点,切实聚焦课堂教学,以上好每一堂课为基础,以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重点,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进行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聚焦课堂教学,推进二期课改,把焦点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听中学”、模仿式的“照着学”、封闭式的“自个学”等被动的学习方式,尝试主动式的“学中做”、探究式的“做中学”和开放式的“合作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式发展、教育内涵式发展。

  2、加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方案的三维目标的研究。各学校要重视研究学科的体系和结构对学生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研究能力;重视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激发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与价值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生活本领,以及对国家、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对社会、人类发展的责任感。教师要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求设计教学,最大程度地发挥新的课程方案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3、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差异,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大量的工作去研究学生的学习。结合我校的实际,在课改中认真做好每校一个课改课题的研究,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深化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同时,注重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上互帮、个性上互补,并通过有效地激励,将学生的个性化为学习的动力,把学生的差异变成教学的资源,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等。

  4、加强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发挥备课组的团队力量,依靠集体的智慧,提高课改的整体水平。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把握教材的重点、处理教学的难点、研究方法的优点,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寻找对策。集体备课,要提高备课活动中的教科研成分,体现新课程方案的目标要求,认真制订好教学计划,研究好教学要求,选择好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优化教师对课改理念的内化过程,提升教师运用课改理念的实践能力。

  5、做好各年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教学衔接工作。加强与实验小学的联系和交流,研究中小学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并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有针对性地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6、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

  (五)完善课程体系,构建校本特色课程。

  1、依据《湖北省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要求,夯实基础型课程,丰富拓展型课程,开发探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要重在内容的基础性和学生的可发展性研究,选好、用好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内容,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拓展型课程要重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德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拓展学习领域、扩大实践体验、增进合作交流、提升发展水平。探究型课程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贯彻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学校三类课程的体系,优化学校办学的特色。各学校要从适应于社会发展、满足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整合已有资源,重新确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项目。重点是做大做强艺术类、书法类特色项目,形成有特色的、系列化的校本课程。动员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定课程项目,拟定课程方案,发挥好教师的优势,培养出学生的特长,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拓展型、探究型艺术类、书法类校本课程体系。

  (六)社区家校联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中已有的经验,与社区和家长,联手合作、多维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发告家长书、以及家校联系栏,及时宣传课改精神,广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充分利用社区德育的资源和设施,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四、工作安排

  我镇课改推进工作,计划分三年时间完成,通过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等过程,采取适度超前、适当重复、适时调整的推进办法,不断深化、完善、创新课改工作。

  1、第一学年(20**.8--20**.6) 学习理念,转变观念。

  (1)学习课改的相关文件,汇编课改的有关要点。增强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感性认识。

  (2)探究型课程是课改的新课型,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学习方式的诸多改变,体现了课改的工作重点。结合课改课题的研究,筛选出适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方式,通过讲座等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3)组织开展教学评比,尝试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第二学年(20**.7--20**.6)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

  (1)通过暑期集中培训,继续组织学习《湖北身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使用课改新教材的学科《课程标准》。开展对教育信息化应用技能的培训。指导全体教师尤其是使用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制订教学设计的规范要求,务实、有效地推进课改。

  (2)暑假中,组织部分学科的教师,利用校园网进行电子备课,共建学科教学信息资源库。

  (3)九月初,制订学校拓展性、探究性课程方案,形成并逐步完善学校特色项目的校本课程。

  (4)九、十月份举行教学设计创意奖评比,交流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和运用的创意,推动课改理念学习的深入。

  (5)十月份开始,所有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和骨干教师人人上公开课。20**0年3-4月份,进行镇内教学评比,突出课改理念的运用,重在研究学习方式的改变,追求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

  (6) 以各学校课改课题研究为抓手,对有个性和差异的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使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课改理念。

  3、第三学年(20**.7--20**.6) 反思实践,总结创新。

  (1)暑期中,组织教师尤其是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教师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撰写经验总结,举办教学论坛,把对课改的研究推向深入。

  (2)引导教师反思在实践中尚未解决或有待重新认识的问题,九月初,确立重新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及时调整课改的进程。

  (3)第二学期,集中进行如何用课改理念评价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研究,以期有所突破和创新。

  z镇中心学校

篇2:C镇中小学年课改推进方案

  镇中小学学年课改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20**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课改理念,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实施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教师发展为关键,以师生的协同发展,赢得学校的发展”的发展策略,并根据《罗田县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前几年课改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镇的课改工作,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工作将以完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主动地、和谐地、充分地、可持续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建设一支教学理念先进、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通过学习和实践新的课改理念,努力使我镇教师能够适应新形势、内化新理念、胜任新课程、掌握新技能,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对先进的教学理念主动吸收、积极内化、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一个综合素质优秀、发展潜能较强的学生群体。

  学校要坚定不移地把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作为课改推进的工作重点,尊重学生的个性、顾及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会做人、爱学习、善探究、能合作、有特长、肯创新的综合素质优秀,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

  3、创建办学特色明显、办学质量优秀的品牌学校。

  根据我镇确立的“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思路,继续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课题拉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坚持以特色求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镇学校艺术教育、书法教育特色。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激励机制、强化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我镇成为老百姓满意的、社会公认的人民满意的教育乡镇。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课改稳步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改推进领导小组。

  我镇成立以镇中心学校高学敏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徐爱平、教研员唐东曙任副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课改推进领导小组。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实施机构。

  各学校的课改推进工作并实行三级管理:校长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确保课改推进工作有序、务实、深入地进行。

  校长室的主要职责为:制订课改推进方案,指导课改工作的实施,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同时为课改推进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

  教导处的主要职责为:组织学习和落实课改《新课程标准》,负责指导和协调各学科的课程改革。指导教师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组织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活动。

  政教处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构建开放性的综合德育体系,营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教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做好本校的课题研究,并以课题为抓手推进学校课改。负责收集课改推进阶段的学习资料和成功案例,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教学反思、教学论坛,引导学校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反思,使课改实验不断走向深入。

  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主要职责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开展课改的教学研讨活动,研究课改理念的具体操作。

  2、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优化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已制订的《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方案》、《教育教学考核奖励方案》、《教师职务低职高聘方案》等,激励广大教师自觉树立良好师德,积极参与课改,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鼓励大家不断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3、为课改的学科添置必要的教辅资料、音像设备和实验器材。充分利用校园网所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组织教师相互合作,集体备课,整合教学资源,共享研究成果。

  (二)认真学习理论,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1、继续深入学习课改理念,重点学习《湖北省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和把握课改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的目标和结构以及课程的评价体系,使全校教师更清晰、更深入地把握课改理念的精神实质。

  2、组织教师观看课改培训专题片,并经常从罗田教育信息网、罗田教育科研网和罗田教育科研、湖北教育等教育杂志、专业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指导课改的学习资料、经验介绍,组织学校教师不断学习,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革走向。将收集到的内容组成若干个小专题,具体地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重要理念的研究和实践落到实处。

  3、聘请专家来校作讲座,组织教师赴县内外课改示范学校学习取经。组织本校教师参与外校教师一同会课,交流实践体会,研讨教学改革。

  4、组织教师开展“课改中教师角色定位”的专题讨论,要求教师从“假如我是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三)强化校本研训,提高课改工作实效。

  1、坚持校本研训以校为主的原则。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教导处、政教处和教科室负责人以及骨干教师作为重要执行人,全体教师作为主体参与者。

  2、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再内化”的原则。从20**年暑期开始,我们继续深入开展课改理念学习,确立了课改理念先行、实践为主的思路,汇编了有关的学习资料,将重点根据新课程和新教材在理念与操作的结合上进行新的培训。

  3、校本研训内容要切合学校办学的实际、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采用点面结合、活动推进、反思跟进等多种方式培训,努力提高课改的实效。以使用新教材的学科作为推进课改的重点,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在有关学科中开展一次教学设计创意奖评选活动,让优秀教案的设计老师在全校介绍其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和运用的创意,并上全校性的公开课,然后,组织教师评课、写案例反思,在“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训中推进课改工作。

  4、抓住课改的契机,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机会,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以及青年教师大奖赛、骨干教师课展赛等活动载体,锻炼教师、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以备课组为主体开展教学探讨活动,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符合推进工作所需的新理念。

  (1)教育目标观:教师要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2)教师角色观:教师要在新课改中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更好地体现师生互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3)课程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4)教学观:教师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由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的权威转变为重师生的平等交往与对话、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以及由重统一规格教育转变为重差异性教育。

  (5)教材观:教师要树立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的观念。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照本宣科,而应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

  (6)评价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多元化评价相结合,以实现从量到质,从知识、技能到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全方位的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

  5、做好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经过的推行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得校本研训,我镇1951年1 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已经全部通过计算机考试,具备了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随着我镇信息网的建成,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让全校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技能。20**年暑假对骨干教师进行这方面的集中培训,并安排各学科擅长这方面研究的老师在暑期中收集网上教学信息,进行网上电子备课,建立适合课改新教材的学科教学资源库,然后培训和指导其它教师共同使用。

  (四) 以“减负增效”为切入点,聚焦课堂教学,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切实改进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校二期课改推进工作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积极性和整体优势,以备课组为基地,以“减负增效”为切入点,切实聚焦课堂教学,以上好每一堂课为基础,以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重点,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进行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聚焦课堂教学,推进二期课改,把焦点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听中学”、模仿式的“照着学”、封闭式的“自个学”等被动的学习方式,尝试主动式的“学中做”、探究式的“做中学”和开放式的“合作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式发展、教育内涵式发展。

  2、加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方案的三维目标的研究。各学校要重视研究学科的体系和结构对学生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研究能力;重视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激发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与价值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生活本领,以及对国家、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对社会、人类发展的责任感。教师要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需求设计教学,最大程度地发挥新的课程方案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3、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差异,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大量的工作去研究学生的学习。结合我校的实际,在课改中认真做好每校一个课改课题的研究,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深化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同时,注重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上互帮、个性上互补,并通过有效地激励,将学生的个性化为学习的动力,把学生的差异变成教学的资源,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等。

  4、加强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发挥备课组的团队力量,依靠集体的智慧,提高课改的整体水平。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把握教材的重点、处理教学的难点、研究方法的优点,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寻找对策。集体备课,要提高备课活动中的教科研成分,体现新课程方案的目标要求,认真制订好教学计划,研究好教学要求,选择好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优化教师对课改理念的内化过程,提升教师运用课改理念的实践能力。

  5、做好各年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教学衔接工作。加强与实验小学的联系和交流,研究中小学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并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有针对性地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6、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

  (五)完善课程体系,构建校本特色课程。

  1、依据《湖北省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要求,夯实基础型课程,丰富拓展型课程,开发探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要重在内容的基础性和学生的可发展性研究,选好、用好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内容,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拓展型课程要重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德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拓展学习领域、扩大实践体验、增进合作交流、提升发展水平。探究型课程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贯彻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学校三类课程的体系,优化学校办学的特色。各学校要从适应于社会发展、满足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整合已有资源,重新确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项目。重点是做大做强艺术类、书法类特色项目,形成有特色的、系列化的校本课程。动员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定课程项目,拟定课程方案,发挥好教师的优势,培养出学生的特长,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拓展型、探究型艺术类、书法类校本课程体系。

  (六)社区家校联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中已有的经验,与社区和家长,联手合作、多维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发告家长书、以及家校联系栏,及时宣传课改精神,广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充分利用社区德育的资源和设施,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四、工作安排

  我镇课改推进工作,计划分三年时间完成,通过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等过程,采取适度超前、适当重复、适时调整的推进办法,不断深化、完善、创新课改工作。

  1、第一学年(20**.8--20**.6) 学习理念,转变观念。

  (1)学习课改的相关文件,汇编课改的有关要点。增强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感性认识。

  (2)探究型课程是课改的新课型,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学习方式的诸多改变,体现了课改的工作重点。结合课改课题的研究,筛选出适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方式,通过讲座等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3)组织开展教学评比,尝试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第二学年(20**.7--20**.6)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

  (1)通过暑期集中培训,继续组织学习《湖北身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使用课改新教材的学科《课程标准》。开展对教育信息化应用技能的培训。指导全体教师尤其是使用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制订教学设计的规范要求,务实、有效地推进课改。

  (2)暑假中,组织部分学科的教师,利用校园网进行电子备课,共建学科教学信息资源库。

  (3)九月初,制订学校拓展性、探究性课程方案,形成并逐步完善学校特色项目的校本课程。

  (4)九、十月份举行教学设计创意奖评比,交流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和运用的创意,推动课改理念学习的深入。

  (5)十月份开始,所有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和骨干教师人人上公开课。20**0年3-4月份,进行镇内教学评比,突出课改理念的运用,重在研究学习方式的改变,追求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

  (6) 以各学校课改课题研究为抓手,对有个性和差异的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使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课改理念。

  3、第三学年(20**.7--20**.6) 反思实践,总结创新。

  (1)暑期中,组织教师尤其是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教师总结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撰写经验总结,举办教学论坛,把对课改的研究推向深入。

  (2)引导教师反思在实践中尚未解决或有待重新认识的问题,九月初,确立重新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及时调整课改的进程。

  (3)第二学期,集中进行如何用课改理念评价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研究,以期有所突破和创新。

  z镇中心学校

篇3:中学治安保卫安全防范工作实施方案

  中学治安保卫安全防范工作实施方案

  深圳第**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召开在即,为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421号),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维护学校内部的安全稳定,为大运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和谐稳定的教学生活环境,学校将把安全工作当作首要工作来抓,继续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学校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安全防范和自护素质,为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特制订如下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加大安全防范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伤亡事故,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师生的安全,保证实现“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目标,保持学校安全的持续稳定。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1、成立学校安全保卫及防控安全事故工作领导小组。

  确定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安排专(兼)职安全工作人员,解决工作经费,完善工作条件,建立相应机制,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防控突发安全事件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工作长期有序进行。

  成立光明中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由XX副校长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电话:1XX6

  下设安防办公室,人员组成:XX管)、朱X

  X(校园护卫队)、兼职内保人员(X)。

  2、健全安全工作台帐资料,确保安全工作有台帐。

  安全工作台账资料包括安全工作组织网络、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安全工作责任状、安全工作计划方案、安全预案、安全工作会议记录、安全工作检查情况、安全工作整改情况、安全工作教育内容、安全工作活动和培训情况以及相关图片资料、安全工作有关文件和要求等。力争做到台账资料规范、齐全。

  (二)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1、建立学校警务室,加强门卫安全管理。

  按相关要求完成学校警务室的硬件建设,安保人员的警棍等安防装备保证配备齐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把好校园入口关。加强门卫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训,配备必要的防范器材,使其不仅能防偷防盗,还具备一定的防暴抗暴能力;严格校外人员进出校门登记制度,非本校学生和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方可进入校园,对不能说明情况的人员应责令其离开学校,对形迹可疑的人员应通报公安部门及时处置。

  2、加强校园视频监控及入侵报警系统的建设管理。

  充分利用好校园视频监控及入侵报警系统的设备使用工作,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到位,严防侵害、盗窃等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