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到底是哪个》之读书笔记

《到底是哪个》之读书笔记

  • 2024-06-23
  • 8205

  《到底是哪个》之读书笔记

  从怀孕后不久,到静宝出生,一直到她现在14个月零10天,我都坚持每天给她讲一个故事。从一开始的自言自语,到对着襁褓中的她绘声绘色,慢慢的她开始对书有了反应:开始对着布书上的小动物微笑,开始把书抢过去撕啊咬啊,开始会坐着慢慢翻书。我欣喜地发现,她拿著书的时候再也不会倒了,会模仿书上的人物做“笑嘻嘻”等的动作,会指认书上的小白兔、月亮、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其中她最喜欢的是《鼠小弟的小背心》,每天指着那只小老鼠咿咿呀呀。

  在选书方面很没有经验,不知道哪些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适合看的。平时一直在关注“学前教育网”的微信,前阶段高兴地看到了“好书试读”的活动,于是马上帮宝宝报了名,选择了《到底是哪个》这本书。今天惊喜地收到了这本书,小心地拆开它,竟如小时候得到第一本书那般兴奋!小宝会不会喜欢呢?

  第一次阅读

  我把书放在她面前,跟她说:“妈妈今天要和你一起看一本新的书哦!”小家伙看到新的书,眼睛发亮,马上爬了过来。她摸摸封面,打开了第一页,看到了一只剥了皮的香蕉,笑了起来,因为她平时吃过。接下去再翻,她看到了一只苹果和一只刺猬。苹果她也认识了,点了点,算是打了个招呼。小刺猬她可不认识啊,她喉咙里发出“吼吼”的低沉的声音,噢,她应该知道这是一种小动物吧!我马上指着说:“这是一只小刺猬,刺猬,刺猬!你看,它的身上都是刺!”她饶有兴趣地接着往下翻,看到了那只开屏的孔雀,发出了兴奋的声音,点了好几下。就这样她一页一页地翻,我一页一页地跟她讲里面的出现的事物,很快便翻完了。当我第二遍读里面的文字时,小宝的注意力没那么集中了,她爬走了,开始摸摸旁边的小扇子,碰碰边上的小积木。不管她,我还是津津有味地问着我的问题,并且自问自答。她不时会被我吸引,爬过来歪着小脑袋看看。最后我讲完了,对她说:“妈妈把书放好了好吗?”她马上过来,依依不舍地再翻翻书,如此三番五次,我们结束了和这本新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新书已经不新了,有两页有了淡淡的折痕。

  第二次阅读

  今天小宝照例兴奋地朝书本爬去,开始边翻边指点。今天的兴趣就没有昨天那么浓了。还是她指到哪里我说到哪里,指到小蛇的时候我发出“嘶嘶”的声音,告诉她这是小蛇,她也属蛇;指到小猫小狗小老鼠的时候也是如此;当她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说:“你看,猴子屁股红红的!”她马上指指自己的小屁股,哈哈!晚上我们吃饭的时候照例给她一本绘本书,翻到小蛇的时候,她竟然就发出了“嘶嘶”的声音,我想这就是今天读书最大的收获吧!我不担心在读书时,宝宝在玩其他的东西,她的小耳朵一定也在“聆听”呢!

  第三次阅读

  今天小宝指着封底小猴的红屁屁叫“妈妈妈妈”,我急忙纠正,她还一脸坏笑。一页一页开始翻,当我指着被咬了的苹果和团成球的刺猬问“哪个是圆的?”她居然指对了!看来平时注意指出的圆形她有了些许概念了。翻到小蛇她继续“嘶嘶”。翻到小猫和老鼠爬树时,她嘴巴里发出“啪啪”的声音,也许是在模仿我说的“爬”吧!然后她激动地站起来(最近在练习独站和独走),可能在模仿小动物向上爬的动作吧。慢慢的,又把这本书看完了。她把封面合上,递给我,嘴里说着“把把”。哦,她是在叫我把书放好呢!

  ......

  静宝才一岁多,这本书里的大小、长短、高低、颜色等概念她还没有很好的认知。但是我会每天坚持和她愉快的阅读,每天都有小小的崭新的收获。给这样的宝宝读书,更多的不在于故事情节,而是给宝宝讲解图片上的内容。《到底是哪个》就符合读书的要求,一页纸上只有一幅图,简单的图画让宝宝明白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读书,可以贯穿宝宝的一生。给宝宝读书,是一件无论多早都不嫌早的事情。越早开始和宝宝一起读书,越能有效培养宝宝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如此幼小的宝宝读书,在选书方面得费些思量。感谢早教网推荐了如此优秀的图书,感谢早教网开展的赠阅活动!希望在早教网的指导引领下,宝宝们的阅读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篇2:《到底是哪个》之读书笔记

  《到底是哪个》之读书笔记

  从怀孕后不久,到静宝出生,一直到她现在14个月零10天,我都坚持每天给她讲一个故事。从一开始的自言自语,到对着襁褓中的她绘声绘色,慢慢的她开始对书有了反应:开始对着布书上的小动物微笑,开始把书抢过去撕啊咬啊,开始会坐着慢慢翻书。我欣喜地发现,她拿著书的时候再也不会倒了,会模仿书上的人物做“笑嘻嘻”等的动作,会指认书上的小白兔、月亮、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其中她最喜欢的是《鼠小弟的小背心》,每天指着那只小老鼠咿咿呀呀。

  在选书方面很没有经验,不知道哪些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适合看的。平时一直在关注“学前教育网”的微信,前阶段高兴地看到了“好书试读”的活动,于是马上帮宝宝报了名,选择了《到底是哪个》这本书。今天惊喜地收到了这本书,小心地拆开它,竟如小时候得到第一本书那般兴奋!小宝会不会喜欢呢?

  第一次阅读

  我把书放在她面前,跟她说:“妈妈今天要和你一起看一本新的书哦!”小家伙看到新的书,眼睛发亮,马上爬了过来。她摸摸封面,打开了第一页,看到了一只剥了皮的香蕉,笑了起来,因为她平时吃过。接下去再翻,她看到了一只苹果和一只刺猬。苹果她也认识了,点了点,算是打了个招呼。小刺猬她可不认识啊,她喉咙里发出“吼吼”的低沉的声音,噢,她应该知道这是一种小动物吧!我马上指着说:“这是一只小刺猬,刺猬,刺猬!你看,它的身上都是刺!”她饶有兴趣地接着往下翻,看到了那只开屏的孔雀,发出了兴奋的声音,点了好几下。就这样她一页一页地翻,我一页一页地跟她讲里面的出现的事物,很快便翻完了。当我第二遍读里面的文字时,小宝的注意力没那么集中了,她爬走了,开始摸摸旁边的小扇子,碰碰边上的小积木。不管她,我还是津津有味地问着我的问题,并且自问自答。她不时会被我吸引,爬过来歪着小脑袋看看。最后我讲完了,对她说:“妈妈把书放好了好吗?”她马上过来,依依不舍地再翻翻书,如此三番五次,我们结束了和这本新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新书已经不新了,有两页有了淡淡的折痕。

  第二次阅读

  今天小宝照例兴奋地朝书本爬去,开始边翻边指点。今天的兴趣就没有昨天那么浓了。还是她指到哪里我说到哪里,指到小蛇的时候我发出“嘶嘶”的声音,告诉她这是小蛇,她也属蛇;指到小猫小狗小老鼠的时候也是如此;当她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说:“你看,猴子屁股红红的!”她马上指指自己的小屁股,哈哈!晚上我们吃饭的时候照例给她一本绘本书,翻到小蛇的时候,她竟然就发出了“嘶嘶”的声音,我想这就是今天读书最大的收获吧!我不担心在读书时,宝宝在玩其他的东西,她的小耳朵一定也在“聆听”呢!

  第三次阅读

  今天小宝指着封底小猴的红屁屁叫“妈妈妈妈”,我急忙纠正,她还一脸坏笑。一页一页开始翻,当我指着被咬了的苹果和团成球的刺猬问“哪个是圆的?”她居然指对了!看来平时注意指出的圆形她有了些许概念了。翻到小蛇她继续“嘶嘶”。翻到小猫和老鼠爬树时,她嘴巴里发出“啪啪”的声音,也许是在模仿我说的“爬”吧!然后她激动地站起来(最近在练习独站和独走),可能在模仿小动物向上爬的动作吧。慢慢的,又把这本书看完了。她把封面合上,递给我,嘴里说着“把把”。哦,她是在叫我把书放好呢!

  ......

  静宝才一岁多,这本书里的大小、长短、高低、颜色等概念她还没有很好的认知。但是我会每天坚持和她愉快的阅读,每天都有小小的崭新的收获。给这样的宝宝读书,更多的不在于故事情节,而是给宝宝讲解图片上的内容。《到底是哪个》就符合读书的要求,一页纸上只有一幅图,简单的图画让宝宝明白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读书,可以贯穿宝宝的一生。给宝宝读书,是一件无论多早都不嫌早的事情。越早开始和宝宝一起读书,越能有效培养宝宝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如此幼小的宝宝读书,在选书方面得费些思量。感谢早教网推荐了如此优秀的图书,感谢早教网开展的赠阅活动!希望在早教网的指导引领下,宝宝们的阅读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篇3:读书笔记《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3)

  《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读书笔记(3)

  阅读的本质不是看,而是倾听。

  要让儿童热爱语文,最好的方法,是向儿童揭示语文的美丽--听见封存在文字里的好听的声音。

  一年级是带领学生找到文字的韵律之美,培养语感的关键期,不容错过。

  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的一个简单方法:听一听一个孩子不经练习地朗读一篇陌生的文章,看他是否有语感,大致就可以知道他的语文能力了。

  《去年的树》过于悲伤,不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阅读。

  温馨的故事,可以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安全和可以居住的--在此前提之下,我们才可能期待孩子对世界抱有热爱的心。

  我们期待儿童将来能有的,可以直面丑陋黑暗的勇气,以及为美好而战的力量,只能源于对世界的信心--而这信心,只能来自童年,懵懵懂懂的童年。

  是什么使孩子具有开阔的思维视野和灵敏的感悟能力?阅读,是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使孩子具有开阔的思维视野和灵敏的感悟能力,使孩子体验并把握了符号世界(也即现实世界)的完整性、统一性。

  在儿童学习过程中,指出和纠正错误有时候是没有用的。要紧的是竭尽全力,让孩子对于美好的、有意义的事物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当孩子对美好的、有意义的事物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些看似难以克服的痼疾,真的可以不治而愈。

  随笔: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自然的过程,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方式,很多时候在教育中都是行不通的。比如一个孩子什么事情做不好,教师和家长越盯着他的缺点,他越对自己没信心,越紧张,越做不好。一个孩子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除了上课时的提醒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学习他喜欢的东西,来提高他的注意集中时间和注意力品质,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在其他的方面也会慢慢把这种注意能力运用起来。一个孩子读课文总是磕磕巴巴,语感特别差,让他读十遍也没有大的进步,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引导他去接触、阅读一些他喜欢的儿童故事、儿歌等,通过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语感自然能在这些阅读过程中提高,而流利地读出课文早已不是什么难题了。

  朗读的快乐,就在朗读本身,就在此在,就在流淌于朗读时光的纯净忘我的快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生长,更是幸福和快乐。

  罗素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拥有幸福的人生。”

  蒙台梭利认为“理智的沉静”是幼儿教师必背的优秀品质。

  有时候,宁可慢一点,也不要剥夺了孩子体验的快乐。工作的价值,在于形成具有丰富精神的个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经历一种精神成长的体验。

  当儿童的心理生活升华的时候,他们自愿地拒绝这些无用的外在的乐趣。

  那种珍视内在的、沉静的幸福,轻视奖励与展示的品质,大约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定力、尊严和--贵族气吧。

  与“日有所诵”相辅相成的,是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平和而润泽的连续性。

  背诵不是最终目的,比背诵更重要的,是学会享受唐诗。享受唐诗美好的意境,享受唐诗好听的声音。同样是发生,背诵需要的是动脑,朗读需要的是虚心--是忘记背诵的沉浸。

  应该把全副精力一心用于使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这时绝对重要的。于是随着现在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未来,未来也就被照顾到了。(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只要坚守信念,梦想到达的地方,足迹终将到达。

  人是一点点长大,世界是一点点变化。教育是慢的艺术。成长的魅力,全在一个“慢”字。如果突变随时发生,如果世界成了化学试验场,如果发展成了模式表演赛,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通过教学,师生一起就现实世界、就学生的生活境况,进行联系、审视和思考--无论这种联系、审视和思考多么幼稚,但它自有其无可比拟的珍贵价值:它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气息、个人的意义和现实世界律动的节奏,它使学生因学习而更加热爱生命。

  站在台上,你就是学生眼中的语文,就是该力求让自己成为学生眼中的高山--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一切富有生机的教育,都是双向的。

  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的神话--这时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机遇与努力并重--生活原本如此,世界原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