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

  • 2024-06-23
  • 5529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

  刚开始看柴静的《看见》一书时,因其时常抛出一句名人名言,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明显感到自己像个半文盲。看着看着,便接受了,甚至佩服起来。柴姑娘工作紧张,压力大,谈话前要写提纲,谈话后要剪辑,日子过得挺辛苦。这么忙还要抽时间看书,又要思考和消化。在空闲之际还坚持记录自己的工作,将所看所思所学结合起来,不停地打磨提炼。

  柴静和她的同事们是一群执着于新闻的人,洞察世事,他们有着近似流氓的外观,但是却有忧国忧民的内涵,血肉丰满,极其智慧。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柴静、老范和老郝等人组成的合作团队,彼此默默支持、理解和爱。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可见,独立比自由更可贵。现实有些残酷,能怎么办?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独立就不能屈服,不要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独立后可以适当表达情绪,但尽量不要偏激。“《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看见》告诉我们,因为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所以要包容。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沉默在尖叫》中的那些女人,她们身上有传统妇女的坚韧、勤劳、隐忍和温柔。她们没受过教育,没有技能,没有外出打工的机会,像栽在水泥之中动弹不得。她们只能寄身在根深蒂固的男权之下,即使家庭暴力也是逆来顺受。然后唯一的一次反抗,又成为了下半辈子的牢笼。法律可以惩罚她们,却不能拯救她们。

  我们在看别人的时候,总是太急于给别人下一个定义,大义凛然地以自己愚昧的立场去剖析,还自以为是多么正义公平的评价。其实不然,吸毒者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多么不可饶恕,一个吸毒者后面是一个家庭在遭罪;卖淫者多么可耻,出卖身体换取钞票;同性恋就离经叛道,违背传统!但是,当众人在指责一个人“恶”的时候,最大的恶意却转移到了众人之中,而众人的恶意,是杀人的动力。在《我们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一文里,柴静问:“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张北川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自由和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对同性恋者来说,比生命还重要。”就在今天,100多人联名提议修改《婚姻法》,要求允许同性恋者结婚。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为这句话而饱受争议。柴静在书中也提到了王勇平。有人说郝劲松反政府,王勇平却对柴静说:“他(郝劲松)是刺头,但是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句话,有意无意中改变了我们对这位前新闻发言人的看法。为了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他还说:“中国现在的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拆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郝劲松在回答公民和普通百姓的区别时说:“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这个说法很有新意。《看见》跳出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去看待,去倾听,去看见。越多人看见,越多人才可以解放出来。

  柴静写《看见》的出发点不在于揭露多么惊天动地的社会黑暗面,她关注的,是新闻中的“人”。由此,也决定了她的新闻调查是平和,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在药家鑫事件中,柴静曾采访过的一位抑郁症患者--宋,他说他理解药家鑫。他说:“药家鑫不像我这么幸运,他就是没扛过去这几年。”药家鑫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孩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记述20**年非典事件时,柴静写到:“非典时,我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情感控制住了人。但那天晚上,我站在水龙头下,开着冷水,水流过皮肤,一下浮出颤栗的粗颗粒,涂上洗面奶,把脸擦得都是泡沫,突然觉得是死神在摸着我。我一下子睁大眼睛,血管在颈上嘣嘣地跳。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在报道非典的时候,生的念想都是奢侈,当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更大的情感。非典的采访让柴静跃入大家的视线,很多人记住她的勇敢和作为,我总感觉柴静此举不管是出于她对职业的责任感还是对历史的认真态度,都是源于她内心最质朴的力量驱使,这才是柴静打动我们的原因。

  《无能的力量》中,柴静问: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卢安克: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早期的柴静,也是个未经过摔打的理想主义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预设答案,不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为了感动自己,也不为了让别人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呈现。就像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只求了解和认识而已》中,虐猫者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底线是法律的话,他绝对不会虐猫。我们常常过分武断地去裁决一件事,可世界和人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不能理所当然地去谴责那些坏蛋。因为,那些你认为的坏蛋,在心里都不认为自己错了。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恶同居。心有猛虎,既能细嗅蔷薇,也能杀人吮血。虐猫事件,我们总是从正义的一方去挥舞着大旗,甚至连缘由都不想听,其实当真正了解到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又何尝不认为这些人也有其可怜之处呢?

  书中谈到山西因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带来的危害,揭露了煤炭经济背后山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当人们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山西煤老板出行如何一掷千金时,柴静笔下的故乡山西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压抑感。有官员讥笑柴静,“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回答,“我办的就是。”他们“是有多无知才能这般厚颜”啊!

  不沟通或沟通不当是很多悲剧的原因。做完《双城的创伤》之后,柴静对这期节目反思:“它们没有被呈现,这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我们叙述了一个事情的基本框架,但只是一个简陋的框架,以保护大众能理解和接受这个‘真相’。”在最后的成片并没有把孩子们内心很黑暗的地方呈现出来,而呈现了一种大众能接受的事实。但真正的事实并不是如此,只是出于“政治正确”而选择放弃。书中讲到,当真相真正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会引发另一种偏见,以为十二三岁的孩子怎么就这样,“虽然大家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又与他们有什么两样。”柴静事后认为,“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之后谈及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宁娜》时写道:“人性却自有它的力量,它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长出来,多一根枝条,就多开一层花,越来越繁茂广大。安娜的死亡最终超越了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断,在人的心里引起了悲剧的共鸣。”

  《看见》最后一个章节写的是陈虻。她用那种极度的冷静去刻画陈虻,记录他人生最后时刻,冷静得让人压抑。陈虻一直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是他自己要求医生不要救治的,他想离开了。陈虹说: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人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在陈虻的葬礼上,崔永元对柴静说:“别生气,别生闲气,啊。”白岩松给柴静留言:“柴静,这一站,幸福。”到最后,柴静写出陈虻生前的讲课记录:“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柴静说:“我以为我失去了他,但是没有。”

  附《看见》观点:

  1、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2、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3、记者价值中立,并不等于价值冷漠。

  4、没有夯实的报道基础,评论只能是沙中筑楼。

  5、采访不用来批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

  6、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

  7、如果一直封闭新闻,结果就是大家都会相信传言,不会有人想问你想回答的问题。

  8、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9、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

  10、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11、每个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所以想法不同,你怎么知道你的底线就一定是别人的底线呢。

  12、有时候,人们对事情的感受和判断不同,跟讲故事的方式有关,正义不能一概而论。

  13、这些应该是有着足够道德良知的个体,为什么会落入集体性的狂热和盲从之中?每个民族或国家的人,不妨都这样问问自己。

  14、对历史说真话,就是对现实说真话。

  15、能把一步之遥走成千山万水,还好知道出发点,也知道目的地。

  16、别抱怨,去想为什么同样的体制下,同样的时间里,苏联有阿赫玛托娃,我们只有《艳阳天》。

  17、谁都可以作选择,区别在于你的选择是不是有价值。

  18、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

  19、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

  20、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1、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

  22、权利不是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是一张纸。

  23、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24、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才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导行动的。

  25、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才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26、所谓专制,就是坚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想法。

  27、每个人都是各种关系里的存在,痛苦是因为被僵住了,固定在当地,转不到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无助。

  28、批评你并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29、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强大了才能变软。

  30、不要过于热衷一样东西,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变成了你的热爱,而不是事物本身了。

  31、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32、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33、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34、我从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35、曾国藩说的对,世间事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36、不要去听那些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37、卢安克说: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卢安克还说: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38、一个人得被自己的弱点绑架多少次啊,悲催的是这些弱点怎么也改不掉。

  39、进步就是幸福。

  40、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篇2:读后感柴静《看见》:看见几个看见

  柴静《看见》读后感:看见几个“看见”

  没有看过“看见”这个节目,先看了《看见》这本书。我这一直固执地认为文字是最好的情感宣泄,没有动作、语言、神态,却如同杜甫的家书,一字抵万金,字字有我,有世界。柴静的这本《看见》亦是如此,正如她序言中所写:“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第三章“双城的创伤”

  被选进书里的是事件无一例外都是轰动全国的“大事”,许多人在节目的结尾都以为“哦,原来如此。”但真的是如此么?也许是节目所得出的结论,还也许是书中再提的“秘密”,更也许是无人知晓。

  甘肃双城一案,众说纷纭

  尽管有关部门闻讯后迅速做出处理:武威市双城镇学生接连服毒自杀和靖远县靖安中学老师打人事件的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相应的处分,但大家仍心有戚戚焉。为什么总等事情发生后才幡然惊醒,亡羊补牢呢?

  --引自《西部商报》

  在双城镇中小学发生这样的连续自杀事件绝不是偶然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双城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培养中小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情感纠葛,还需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入手,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遏制类似事件的重演。

  --教育专家观点

  一个人究竟有没有选择死的权利?其实这是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结论。

  在法律的范畴内,各国也不同,除了少数国家将自杀规定是一种犯罪行为,多数国家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法律的考虑可能是:自杀主要是对自己生命的处分,并不涉及对他人的伤害。但没有疑问的是,在道德的范畴内,自杀行为都是社会不提倡的。

  多数时候的自杀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对生者的影响是剧烈而持久的,有时是难以弥补的。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有些孩子是因为对自杀者的崇拜和模仿,走向自杀之路的;自杀者有时也是自私的,其自私就在于无视这种对生者甚至是亲人的伤害。

  在发生自杀事件之后,还有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去抚平生者为此遭受的创伤,不要再为死者的死对他们进行太多道德上的苛责,应该提供他们一些专业性的帮助如心理咨询等。对生者的抚慰可能是一个和预防自杀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段冬梅

  双城镇绝大多数小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自杀事件并没表现出多少惋惜,他们对“死亡”的概念还没有认识,“死亡”在他们眼中就是心情不好时把农药喝下去不想后果。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死亡”,我想死了就是睡着再也醒不来了。

  其实谁也不想死,但在学校,那么多的功课都得学好;在家里,父母都盼望我们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再不受苦。可他们想过没有,就算考上了,昂贵的学费他们负担得起吗?所以,对于身边同学的自杀事件我感觉无所谓。

  --双城镇学生声音

  柴静在节目里曾做了一个为孩子擦眼泪的动作,她在书中提到这个争议性很大镜头--“表演性主持”。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这个镜头。评价记者的专业性,冷静是其中很大一个参考值。置之度外以求旁观者清,这的确是一种最真实还原事实的做法,但记者是人,观众是人,新闻亦是人,“有人就有江湖”这句经常在武侠小说里提到的话,同样适用于新闻。你用心告诉我,我用心去感受,最大的迷是我们的内心。

  柴静在甘肃呆了九天,带回来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更清晰的无解,早恋,闺蜜,三角恋,聚会,死亡,酗酒的父亲......更细密的人性真相紧紧压裹着。可能有人会觉得“才十二三岁怎么这样?”可是正如她说“我们十二三岁亦是如此。”

  第六章“沉默在尖叫”

  “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安华刺了丈夫二十七刀,一屋子都是血。小豆用铁棍把丈夫打死了,一棍子,他挡都没挡。燕青拿起枪,给了丈夫一枪。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直到我们采访时,在中国,一个男人仍然可以打一个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他的眼睛,用枪抵住她的后背,强暴她的姐姐,殴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众人面前这样做,不会遭受到惩罚--只因为他是她的丈夫。”

  法学会有一份报告,各地监狱女性暴力重犯中,杀死丈夫的比例很高,有的地方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人--男人,死了;女人,活着的都是重罪:死缓、死缓、无期、无期、无期......柴静说,这是她心中放不下的事,也许是每一个看过的人心中放不下的事。家庭,当夜幕降临,每一盏窗户影射出不同的身影,人们再次在此团聚,原本应该亲密无比,可是为什么有一些确实带给彼此最残忍的伤害?没有人知道答案。

  看柴静的《看见》亦是自己的看见,新闻中的人生,自己的人生,不经意间某点重合。我喜欢这个记者,有温度的旁观者。我喜欢这本书,有温度的新闻。这本书一共有二十章,每一章都是一个“湿漉漉”的新闻,不是辩解,不是愤青,只是新闻,夹杂着人性的温度。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你如何报道自己,我如何看你。《看见》的几章略看,为《看见》铺垫。

  《看见》看见新闻,《看见》看见柴静,《看见》看见自己。

篇3:小学生《夏洛的网》读后感

  读《夏洛的网》有感

  轻轻地合上《夏洛的网》一书,我不禁思绪万千,早已含在眼眶中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在《夏洛的网》这本书中,有三个字震撼了我的心灵。那就是在威尔伯知道自己将会被杀而呻吟时,蜘蛛夏洛所说的三个字--“我救你”。简单的三个字却抚平了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夏洛言出必行,用蜘蛛丝在猪栏上编织了一张友谊与爱的大网,这网既救了威尔伯的命,也唤起了每一个人心中无尽的温情。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是否伸出过援助之手?是的,我会。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编织了一张张友谊与爱的大网。爸爸妈妈给了我一百元来献爱心,我还把自己的零花钱也捐了!但我知道还有很多人比我捐得多,他们在帮助他人和个人私利中,做出无私的选择。想到这儿,我觉得《夏洛的网》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让我的精神家园从此更明亮起来。

  的确,每个人都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分享。今天,我要把这蕴涵着生命、友谊和爱的书推荐给所有的人,让这张用友谊与爱编织成的大网撒满世界!友谊不是雨后就能长出的春笋,他是一棵大树,是要经住风雨慢慢长大的。

  让我们将夏洛的那张友谊与爱的大网一起编织下去,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