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清甜之泉溢心田

省小学数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清甜之泉溢心田

  • 2024-06-23
  • 9024

  省小学数学年会学习汇报总结材料:清甜之泉溢心田

  20**年12月19-22日,z省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和小学数学优秀教师教学素养展示培训会议在泰安市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会议内容主要分四个阶段,首先会议邀请了两位全国小数界著名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副院长,分别进行了《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及《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评价》的学术报告。第二阶段,大会邀请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七位20**年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中一等奖获得者,执教了获奖经典课例。会议第三阶段,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得者进行论文交流,会议第四阶段,全省各地市教研团队进行了互动点评。

  活动中,来自各地的教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台下,领略着教师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聆听着专家的精彩到位的点评......受益匪浅。活动结束,采撷一些小小的感受!

  一、最激动的课--全国名师俞正强《用字母表示数》

  公开课往往被老师们定位为作秀课,教具多,课件精。学不了,用不上,对家常课无帮助,是华丽的舞台剧。俞正强老师的课打破了我的这种看法。金华俞正强老师从信手拈来的小红包包、学生年龄、师生头发、与会师生人数事例中,不知不觉带学生走进《字母表示数》的世界。俞老师的课,让我听到了一节耳目一新的课,课堂中有小组的适时的合作,有静静的思考......整节课始终围绕着“两个信封的数量是几?”而开展探究活动,正因为如此,整堂课就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环境,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学生学得实在、安静、踏实,实现了从“数”到“代数”的飞跃,理解了字母与字母式的本质区别。这样的课让我们看到了原生态的学习方式和知识形成过程,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只有像俞老师这样,在课堂中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空间,才能让学生真正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迸射出思维的火花。

  姜,还是老的辣!

  二、最精彩的课--z泰安的刘万元老师执教了《分数乘分数》

  泰安刘万元老师从“姓不贵,名很贵”轻松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形结合在《分数乘法》中的神奇魅力。师生共同画图,仅用了不多的、没有技术含量的课件,很平常。老师恰到好处的设问、追问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如: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算出7/125乘3/8吗?你为何不画?不能用画图法,那怎么算?学生主动探究,讨论、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整节课学生都在举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教师以简洁的设问,高超的掌控力带学生在数学海洋中遨游。课堂效果极佳。

  这节课,给人总的感觉是平常而不平常。没有太多的活动噱头也没有太多的华丽语言,有的只是冷静课堂下学生的活动思维。

  三、最高效的一节课--《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吴冬冬

  南通帅气的吴东东老师课堂中,让学生巧妙的从切土豆中感受到面、线、棱、体。听完江苏黄冬冬老师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让我拍案叫绝。

  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的认识,长方体面、棱的特征,长宽高的认识,长方体的延伸-特殊的长方体,直至正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由棱组面,由面组体。真可谓大容量。可是在黄冬冬老师的课内看不出丝毫的匆匆,老师导得是那么的自如,学生学得是那么的顺畅。这节课三大亮点我感触最深。一是教师对教材深到的理解,对知识的衔接,内在联系研究得很透。如:不同的三条棱可以确定长方体。又如:长方体面的改变得到特殊的长方体,当改变到每个面都一样时就是正方体。二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层层发展的课堂设计。切土豆认识面、棱、顶点,用木条组长方体学习长宽高,选面组长方体学习特征。每一个环节都是动手-分析-总结-验证。可谓是设计精妙。三是教师大胆放手学生探究。切土豆认识面、棱、顶点,组拆长方体框架认知长宽高,选面组长方体学习而把特征,从中得到特殊的长方体等等。每一个活动都可能收不回来,可是老师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把每个活动都组织得很好,不失数学味,不浪费时间。学生学得欢,学得实。

  后生可畏!

  四、最快乐的课--《积的变化规律》薛铮

  北京薛铮老师从小熊热气球上升,开始了《积的变化规律》旅行,在这次听课中我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因为薛老师的这节课安排在下午第一节,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但她能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课前,薛老师先给学生看动画小熊乘着热气球以同样的速度上升,引导学生观察2秒,4秒,6秒,8秒,能飞多高?感悟速度不变,上升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仅仅为了得到观察规律的一组算式,这样直接出示题目就可以了。但教者在这里随着文字的出示,设计了一个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高度,且随着时间变化高度进行相应变化的图。这样,不仅得到了算式,而且在图中初步感知了积的变化规律,也为后续的正比例的学习作了铺垫。学生充分感悟了“变”与“不变”存在的广泛性。印象深的还有这节课,老师还精心设计游戏,小青蛙吃数:吃进的数与嘴里的数相乘,得到“吐”出来的数;然后进行抢答游戏。教师的有效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保证。

  我们欣赏的不是课,是游戏!

  五、最巧妙教学教具--《垂直与平行》上海的章雅玲

  上海章雅玲老师从开课数学谜语 “无始无终”到结束时“有始有终”使人对《垂直与平行》一课记忆犹新。章老师手中的教具可谓巧妙绝伦,章老师导入时,出示一个只有四个面的长方体纸筒,其中围成一周的四个面写上“无始无终”四字,先让学生观察,感觉每面一个字,看着比较困难,打开这个长方体,发现看起来就方便多了。猜谜,然后回顾刚才,这几个字原来写在几个面上?现在又写在几个面上?如此设计,巧妙的引出同一平面这一概念,并导入今天的课题:研究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结尾时,将两条直线画在一个可以旋转成两部分的平面上,旋转前,在同一平面,旋转后,不在同一平面。这个教具生动展示了同一平面与不在同一平面的两种情况。拓展时,为什么平行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呢?面对学生心中这样的疑问,一般我们只会延长两条直线的一部分,然后让学生无限的想象下去,最后得到这个结果。而格子图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在图中一目了然的看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永远不会相交的根本原因。

  六、最耐人寻味的专家讲座--

  会议邀请了两位全国小数界著名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副院长,分别进行了《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及《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评价》的学术报告。郑教授对课标进行了另类解读,给我们提出了“一位永远走在最前面的教师是否就是真正的优秀教师”的思考?他指出:优秀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应迷信专家,不应盲目随波逐流。聚焦数学课堂教学,座位怎样摆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互动?

  问题是从谁口中说出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否能变成学生自己感兴趣关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应该特别强调教师们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应更加重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郑教授希望我们的课堂,数学思想学习千万不要求全,要求用;基础知识不要求全,要求连;基本技能不要求全,要求变。曹教授报告中倡导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绿色评价,指出,我们的评价不是要学生千方百计的错,而是要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对。学校评价取向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就目前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看:主要考察数学素养(新情境下的应用),即侧重将来面向社会的应用。编制试题是教师的基本功,提高命题能力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教师要多看、多思、多实践、多比较、多积累。

  眼光决定成败!

  七、最有感触的点评--

  为进一步增加会议互动与交流,会议第三阶段,全省各地市教研团队进行了互动点评。要求听课教师对每节课只找一点进行深入的思考,旨在希望老师们每听一节课有一点改变,使听课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如此别开生面的互动点评也是大会的一大亮色,各市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最温暖的幸福回忆--优秀论文交流

  “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教育人生的幸福时刻,幸福感受,更给我一份永远的温暖的幸福回忆......”这是我在交流发言的开场白,这真的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我知道,这个舞台对于一个普通的教师来说,真的是有些大,我会珍视每一次参与的机会、珍视每一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习机会。经历就是财富,经历意味着成长与收获。我知道!

  一节节精彩的课例、一次次智慧的对话、一篇篇优秀的论文,犹如一道道“美味佳肴”,让我们越品越有“味道”!我期待着有更多的机会来品尝这样的“佳肴”!

篇2:学会副理事长在学术年会的讲话

  学会副理事长在20**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北京师范大学曹专教授、尊敬的z州教育局z局长,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

  经过紧张的筹备,z省德育学会年会在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z隆重召开,这是我们z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在此,让我们一起表示热烈祝贺,同时让我们对会议召开做出了巨大贡献的z州教育局、z市教育局,以及施州民族小学和z高中表示衷心的感谢!

  还带来一个消息:学会会长杜时忠教授远在美国访学,开展德育研究,他托我代他对会议表示热烈祝贺,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我们是前天来z的。先考察了z市施州民族小学和z高中,初步了解了他们的德育特色与经验。现在我来讲讲全省德育工作现状调查的事。从6月至10月,省教育厅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调查,我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调查组,全面参加了调查活动。在梳理、归纳各地总结材料的基础上,省调查组还深入6市10县开展实地调研,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我总的印象是:我省中小学德育是有效果的,但是也存在严重的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办法应对。

  在全省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我们总结了九条基本经验,一是强化管理,依靠制度创新推动德育工作;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德育特色品牌;三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四是创新德育考核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五是创新德育管理举措,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六是探索留守儿童教育新路,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七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八是推行社区德育模式,提高教育整体效益;九是依托教育科研,推动德育创新。在总结过程中,常常要用到一个字眼:创新,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我们不得不重复这个词汇。

  一些地方依靠制度创新推动德育工作,如武汉市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麻城市实行“星级德育示范学校评估”;一些地方和学校创新德育模式和内容,打造德育特色品牌,如z州、十堰市等地开展“忠、孝、雅、诚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将传统美德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紧密结合;宜昌市夷陵区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促进农村教育文化协调发展。五峰县整合社区德育资源,实施“乡土德育工程”。 兴山县昭君中学开展“文明储蓄卡”活动;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树立“崇仁尚和”理念,创建“班课一体化”教育教学新模式;z市施州民族小学开设交通安全校园体验园,开展“施小之星”活动,等等。我的体会是:人的成长过程不是生产的过程,不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制造一个产品。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生长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有其与众不同的背景条件和轨迹,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做一个不断创造求新的人,真正做到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 “处处是创造之事,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

  至于存在的问题,大家异口同声地提到的一句话是“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一是学校一手硬一手软,偏重学科教学,轻视、忽视德育。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整个社会对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功利主义追求。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升学是家庭和学生的最高利益诉求,学校评价学生和教师,教育管理部门评价学校,全社会评价教育,都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基本,甚至唯一依据,利益驱动成为整个教育过程的原始动力和根本动力。利益分配的基本模式是:家庭或家长--孩子考上好学校,将来有出息;光宗耀祖,家长脸上有光;学校--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老师获得荣誉并得到更多的奖金,校长职务得到提升;教育管理部门--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部门负责人职务得到提升。利益驱动的结果,导致家庭和学生对升学的狂热追求,导致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甚至全社会对升学率的近乎迷信的追捧。

  而对于德育,因为考核评估缺乏硬指标,考评结果对学校和教师的利益触动不大,甚至毫无影响,所以,德育就自然而然地退居次要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也不重视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由于统一高考制度过于张扬其升学选拔功能,单一地依赖考试分数进行选拔,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因此,学生普遍专注于文化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思想品德也有考核,但是,那只是一个形式,只要不是违法犯罪,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考核。更有甚至,为了保证让更多的学生升学,有些学校和老师不惜粉饰太平,弄虚作假,在学生鉴定和评语上制造虚假信息。由于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思想品德修养成为一件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事情。

  现在问题很清楚啦:应试教育之所以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关键是它有一套完整的社会评价办法,有一个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而德育工作之所以硬不起来,素质教育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关键是缺乏过硬的考核评估机制,缺少一套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所以,在现阶段,要解决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弱化的问题,必须做好约束、激励、导向和保障这四篇文章,建立四大机制,建立实效德育促进制度。首先要通过制度约束,将德育工作绩效与人们的实际利益挂钩,让大家感到再不重视德育、不抓德育工作就难以为继了。以此帮助人们端正态度,真正树立重视德育工作的观念和意识。其次,要建立激励机制,让大家感到抓德育工作于人于己于国家都是大有好处的,造成人们真心实意、积极主动、千方百计抓德育的格局;第三,要正确引导,提供实施策略和榜样示范,告诉大家该做什么,怎么做,形成照章办事,按图索骥,同时创造求新,各显其能的局面;第四,要建立保障机制,落实做好德育工作所必须的软、硬件条件,确保能做好。由此实现三个跨越:可做可不做--不得不做--主动地做--有效地做。

  朋友们,我有一个感觉:十一月就像是在德育月中度过,不知大家是深有同感还是不以为然。十一月中旬,z省第四届中小学德育专家讲坛暨中小学德育五项专题研究与实验开题会在宜昌举办,700多人参会,声势浩大,效果良好。仅仅时隔一周,省德育学会学术年会又在z隆重召开,又是座无虚席,济济一堂,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德育工作显示了如火如荼的气象。不仅如此,再过一周,12月5日,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将在武汉市硚口区举办,举办方是省教育厅,届时,全省各地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以及德育名家又会云集武汉。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在时间渐渐走向冬季的时候,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春天扑面而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朋友们,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德育的春天,精心浇灌德育之花,让她结出丰硕的果实!

  谢谢!

篇3:德育学会理事长在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德育学会理事长在20**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各位代表,媒体朋友们:

  经过一个时期的紧张筹备,z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20**年学术年会,今天终于在百年学府--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向莅临会议的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楷模z老师、z省委组织部副部长z教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政策法规处处长z博士、z省教育厅z副厅长、z省教育学会副会长z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z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z教授,表示衷心感谢!你们的支持和指导,使学会有了坚强的组织领导,给了我们信心与力量,并确保学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同时,我还要真诚地感谢以老会长严正教授为代表的顾问、专家们,真诚地感谢与会的各位会员、各位代表,你们放下手头的重要工作,克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用坚定不移地参加年会的这一实际行动,表达了维护学会团结、推动我省德育工作的坚强决心,这正是我们临危受命、敢于担当、努力工作的动力,更是省德育学会长期保持高度凝聚力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省德育学会有着辉煌的过去:她是我省成立最早的二级学会,有过500多名会员,主办讲座二十余次,听众超过万人;学会凝聚着省内外的德育精英,在z省中小学教育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责任运用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个优秀“品牌”!

  今天,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如何使学校回归教育本位、道德本位,如何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让识德育的人来抓德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不可回避,不得不思考,不得不探索,从而不得不回答的问题!z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严肃的学术团体,也不得不深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得不再次规划自己的工作模式与发展机制,不得不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工作作风。可以说,时不待我,形势逼人!

  我们认为,学会应该定位于研究德育问题、引领德育实践、培育德育人才;学会要努力形成并不断巩固由中小学德育实践工作者,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高等院校、教研院所的教育研究者三方合作的工作机制;学会务必旗帜鲜明地培植四要四不要的工作作风,即:要学术,不要权术;要民主,不要专制;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制度,不要随意。这三点定位、三方机制和四要作风从根本上奠定了德育学会工作的新格局。希望我们以本次年会为起点,走向新的辉煌!

  本次年会,我们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今天上午开幕式之后,是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楷模汪金权老师作师德报告;下午是到四所中小学开展教育考察,这四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各具特色,华师附小实践“三全育人”德育模式,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多年实施“雅行”教育,全国重点中学华师一附中探索生本德育模式,华一寄宿学校倡导自励教育和制度德育;明天上午先是教育部基教司高学贵处长的报告,谈谈“如何树立大德育观”,之后是我向大家汇报自己对学校德育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下午有指定发言与自由发言两个版块,十几位会员代表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课题组,以及所在学校、班级和个人的德育探索;接下来,将宣布论文获奖人员名单,举行年会闭幕式。此外,24日晚上和25日晚上,将分别召开学会理事会议和学会网站编辑、通讯员会议。应该说,此次年会的节奏相当紧凑。我们希望把年会办成广大会员代表的学习平台、交流平台,以及帮助大家发展的成长平台。

  各位会员、各位代表,学会是大家的学会,事业是大家的事业!希望我们每一个会员,尤其是希望承担了学会领导职务的同志,多问问自己为学会做了什么,多想想自己能为学会做点什么,多考虑将来要为学会做点什么,为促进学会发展,为推动我省德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最后,祝愿z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20**年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