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听市数学讲课比赛有感:杀出重围,见证实力

听市数学讲课比赛有感:杀出重围,见证实力

  • 2024-06-23
  • 7890

  听市数学讲课比赛有感:"杀"出重围,见证实力

  在写这篇感悟之前,真想给它取个洋气的、受用的名字,可是思来想去还是写出自己真实的感觉更对得起自己的体会,就用它来体现我对这次讲课比赛的感受吧。

  感受之一:“残酷”

  用上这个词不知道是不是把这次比赛显现的有些冰冷,可从比赛的模式来看,那怎一个“残酷”了得。同课异构,多年前就已经采用的方式,可是用在平时大家查资料都无处可查的复习课中,就各外凸显出授课者对同一课题教学把握水平的高低了。无章可循,无证可查,大家在讲台上教学思想的碰撞,无不表现出后面团队的实力高低。站在讲台上的授课者已不是代表个人或小部分群体,而是背后整个县区教研团队的综合实力。压力不仅仅在老师这里,而是整个团队的压力。每一位专家在点评之前都先要阐明:纯属个人观点,不妨碍评委的认识,因为每个人见地不同,所以感受肯定不同。可见比赛之残酷。

  感受之二:百花齐放

  正因为有了上面这种比赛形式,才使得每节课都绽放出不同的芳香和味道。对同一课题的理解,有的重在梳理知识间的关系,有的重在学生方法能力的指导,有的重在规律和方法的掌握,有的重在知识的应用。正所谓“一人难趁百人意”,大家都想取得好的成绩,如何让各位评委取舍,怎样才能脱颖而出,优中更优?这使得每一节课都高潮迭出,显现自己的最强实力。

  感受之三:学习--思考--收获

  能听到这么高水平的赛课,对于我来说是难得的机会。抱着一颗认真学习的心,仔细聆听和观察每一节课,都会引起我诸多思考:这节课大的教学思路要表现什么?教学目标地位在哪几方面?这个知识点其他几位老师怎么处理的?每一个处理的优缺点是什么?如果是我来处理用什么方法呢?每每想到这里感到又有些愧对学生,原来还有这么多好的方法和规律没有呈现给学生,真是惭愧!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让我收获很多。

  感受之四:掌声、欢笑、泪水

  学生在从内心发出的一句“老师,您这几天为了讲课辛苦了”,获得台上、台下热烈的掌声,无不代表着对讲课的老师付出的尊敬。授课老师激昂的声音、富有煽情的语气,让台上、台下的观众都会心微笑,轻松之至。讲课或许太投入,竟然听不见下课的哨声,当下课后那委屈的泪水流下,无不是对自己又一次历练的成长。一个个镜头显示出温馨的场面,让人现在回想起来还意犹未尽。

  感受之五:点评更胜赛课

  大家在听课后共同的感受是:更愿意听专家点评。那是因为专家的视点更具体,点评更突出。尤其是于老师的“老于说课”,对于每一节课每一点思考都一针见血,让人在思考中获得认识,对于复习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既然是比赛,肯定要分出个一二三出来,在强者如林的对手中想要"杀出重围",脱颖而出,必须用实力说话。见证成绩的时刻也就是见证实力的时刻。

篇2:听市数学讲课比赛有感:杀出重围,见证实力

  听市数学讲课比赛有感:"杀"出重围,见证实力

  在写这篇感悟之前,真想给它取个洋气的、受用的名字,可是思来想去还是写出自己真实的感觉更对得起自己的体会,就用它来体现我对这次讲课比赛的感受吧。

  感受之一:“残酷”

  用上这个词不知道是不是把这次比赛显现的有些冰冷,可从比赛的模式来看,那怎一个“残酷”了得。同课异构,多年前就已经采用的方式,可是用在平时大家查资料都无处可查的复习课中,就各外凸显出授课者对同一课题教学把握水平的高低了。无章可循,无证可查,大家在讲台上教学思想的碰撞,无不表现出后面团队的实力高低。站在讲台上的授课者已不是代表个人或小部分群体,而是背后整个县区教研团队的综合实力。压力不仅仅在老师这里,而是整个团队的压力。每一位专家在点评之前都先要阐明:纯属个人观点,不妨碍评委的认识,因为每个人见地不同,所以感受肯定不同。可见比赛之残酷。

  感受之二:百花齐放

  正因为有了上面这种比赛形式,才使得每节课都绽放出不同的芳香和味道。对同一课题的理解,有的重在梳理知识间的关系,有的重在学生方法能力的指导,有的重在规律和方法的掌握,有的重在知识的应用。正所谓“一人难趁百人意”,大家都想取得好的成绩,如何让各位评委取舍,怎样才能脱颖而出,优中更优?这使得每一节课都高潮迭出,显现自己的最强实力。

  感受之三:学习--思考--收获

  能听到这么高水平的赛课,对于我来说是难得的机会。抱着一颗认真学习的心,仔细聆听和观察每一节课,都会引起我诸多思考:这节课大的教学思路要表现什么?教学目标地位在哪几方面?这个知识点其他几位老师怎么处理的?每一个处理的优缺点是什么?如果是我来处理用什么方法呢?每每想到这里感到又有些愧对学生,原来还有这么多好的方法和规律没有呈现给学生,真是惭愧!所听的每一节课都让我收获很多。

  感受之四:掌声、欢笑、泪水

  学生在从内心发出的一句“老师,您这几天为了讲课辛苦了”,获得台上、台下热烈的掌声,无不代表着对讲课的老师付出的尊敬。授课老师激昂的声音、富有煽情的语气,让台上、台下的观众都会心微笑,轻松之至。讲课或许太投入,竟然听不见下课的哨声,当下课后那委屈的泪水流下,无不是对自己又一次历练的成长。一个个镜头显示出温馨的场面,让人现在回想起来还意犹未尽。

  感受之五:点评更胜赛课

  大家在听课后共同的感受是:更愿意听专家点评。那是因为专家的视点更具体,点评更突出。尤其是于老师的“老于说课”,对于每一节课每一点思考都一针见血,让人在思考中获得认识,对于复习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既然是比赛,肯定要分出个一二三出来,在强者如林的对手中想要"杀出重围",脱颖而出,必须用实力说话。见证成绩的时刻也就是见证实力的时刻。

篇3:读朱永新新教育后有感

  读朱永新《新教育》后有感

  今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那就是白秀娟校长送给我的朱永新的《新教育》。这本书在我的心中点起了一把火,一把让我重新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的人生前进的方向。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包含了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全部过程的这样一个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校长、关注父母、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

  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实际上,一句话,教育只有关注到社会所有人员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是和谐社会的教育。

  二、营造书香校园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其中一个行动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实践证明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有阅读的人,就有底气,很从容,很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惧怕生活和生存的艰难。所以,我要经常阅读,有了阅读的教师,也有底气,也有灵气,不再为教不好学生而犯愁!说到阅读,"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学生早晨背古诗,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与经典古诗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然而,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我们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童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学生写日记是老师要求的,不得不写,并且会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低年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但是老师自己也需要多写教育日记,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获得成长,我会朝着这方面不断努力。

  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做到晨诵、午读、暮省,那我们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们相信,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三、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此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这本书对我来说太宝贵了,我一定会仔细品读,慢慢吸收,让它成为我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