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参加县教研室百人听课活动体会

参加县教研室百人听课活动体会

  • 2024-06-23
  • 2519

  参加县教研室“百人听课”活动体会

  11月4日至11月6日,很荣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百人听课”活动。历时三天,一共听了18节课,我所在的小组因为一直是在学区完小活动,所以有一个最明显的感觉,老师的年龄普遍偏大,但就是面对这样的老教师,看着他们那么努力地去讲这节课,那么想把课改理念和我们的教学策略很好地贯彻到课堂中,尽管效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各个环节也肯定没有他们预想中那么流畅,可看着他们的表现,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下面对三天以来活动情况给我留下的印象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一、老师们都能够意识到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只是付诸实践情况有异

  1、利用情境提供学习素材,自然引入探究环节

  老师能够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为探究活动提供必需的信息和材料,让学生很自然地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和努力方向,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数学广角》中,“同学们去过公园吗?喜欢去吗?为什么?今天还想去玩吗?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更有意义的地方去玩,好吗?”引出课题《数学广角》。《营养配餐》中:同学们课前测量体重了吗?想知道自己的体重标不标准吗?出示计算公式,独立计算一下,汇报结果。根据结果说明多或者少5千克为偏重或偏轻,指名说说自己的体重情况。老师介绍“营养过剩就会偏胖,营养不足就会偏瘦,看来我们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配餐才行”,板书课题《营养配餐》。《垂直与平行》中:今天中午吃午饭时,老师的筷子无意中掉了,正当我要捡起筷子时,却发现两根筷子在地面上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形,请思考一下,两根筷子可能会组成什么样的图形?把你想到的用铅笔摆一摆,跟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把你们摆的图形用彩笔画再纸上。最后用画出的图形作为素材进行分类和探究活动。《连加连减》:找几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个小活动,第一次叫3个人,第二次又叫了2个人,最后一次叫了1个人,看着台上的几个同学,说说现在一共又多少个?回顾一下刚才老师叫他们的过程并说一说。列出算式,揭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连加。

  2、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情境但可惜的是重复出现不同的情境,显得头太大并且毫无意义

  想利用一个情境呈现信息提出问题供学生探究,可是老师的头脑中不明确情境的作用,不知道如何才算是创设了情境,于是出现了好多开头就给人啰嗦之感的重复情境。《笔算除法》: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请读读这道题‘同学们为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款买过冬衣物,一组捐了83元,二组捐了140元,马夹20元/件,棉袄30元/件,如果每组只买一样,可以有几种买法?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并列式解决。然后汇报方法。接着又出示例1一个图书角分书的问题情境,又开始探究分法。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才进行到探究算法。(有一个情境引入信息,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进行算法的探究就足够了,前后的两个情境这样并列放在一起,难道第一个情境时复习吗?看起来又像是要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信息,从数字上看,与例1数字是同种类型,所以没有意义)《垂直与平行》:上节课学习了垂直与平行,请判断下面哪组是平行线,哪组是垂直线?说说平行与垂直各有什么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些现象。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些图形?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想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在纸上画出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就这样从线到图形,没有征兆没有过渡直接出示了课题后,又让学生为认识新知准备素材,一切只是简单的叠加。(从复习线到已经认识了那些图形过渡的很突然,直接说出要探究的图形名称然后又让学生去画感觉顺序倒了,应该先画再分最后再给名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口算除法》:同学们,还记得六一儿童节怎么过的吗?今天看出你们也很高兴,相信同学们这节课一定也能表现很好,回答问题一定要声音洪亮。看题目:有80个气球,平均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列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口算除法。(前面的那么多话还不如跟后面的气球联系起来,否则那个六一有什么意义?难道只是为了突出一个高兴不高兴吗?)《7的乘法口诀》:昨天的卫生评比第一名高兴吗?再过两周,学校就要进行数学竞赛了,想参加吗?那就好好学习。一个星期有几天?你能很快地说出2个星期、3个星期......7个星期分别有几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卫生评比结果高兴不高兴应该属于班务,再过两周这个信息应该是后面提出有关星期天数的基础,可是就这样应该互相有关系的信息,在课堂上却是那么独立地出现,前后没有再联系起来,还不如直接从一个星期有几天开始更让人感觉爽心悦目。)

  3、创设的情境就是平淡如水的谈话,泛泛地提及已学到的内容就算开头了

  像这样开头,学生只是听老师在介绍并且还是简介,对于学生的兴趣、积极性等方面起不到多大的调动作用,也不是我们创设情境的初衷。

  《笔算除法》:我们已经学过了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材料。(这样干巴巴的介绍根本没有必要说,已学了和将要学的都可以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出来。)《8、9的练习课》:我们已经学过了8和9的认识,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了,今天8和9将带我们游数学迷宫去。(介绍已经学过了8和9这样的话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远不如出示一组小动物或者别的图案,让孩子们数数看一共是多少?引出8和9,接下就对有关它们的知识进行练习。)《分数的整理与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这一单元,同学们都学会了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内容进行简单回顾与整理。(既然是分数还不如说几个身边或者生活中需要用分数来表示的信息,把分数引出来,然后再提出整理要求。分数这样出现既可以沟通学生心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能使复习活动变得自然。)

  二、课堂上能有给学生探究时间和空间的意识,只是活动并不都是真正的探究

  也许老师们都是真的想给学生时空,想让学生去真正参与探究,于是做了千般铺垫,万般引导,可是真正在实施组织活动时,多数时候我们并舍不得放开手,顾虑太多,于是行动上就难免缩手缩脚,学生的参与度也就跟着大打折扣。《镜面对称》中,老师创设了照镜子的活动,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去通过看镜子中的自己进行体验,而是简单一照,老师就引导分析,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如果学生不亲自参与体验的话是很难理解的。《笔算除法》中,让学生去想如何解决12乘3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真正给孩子空间,就跟课前设计好的一样,孩子们只说了口算和加法两种,接着说明这样的方法不简单,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竖式的写法就由老师一步步地讲解进行了,如果还是按这样的思路教,完全可以说明乘法跟加减法一样,也是可以用竖式进行计算的,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好吗?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试,然后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纠正讲解应该比刚才的效果要好。《7的乘法口诀》中,先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摆图案,用7个小三角形拼小鱼,然后挑出7条小鱼填表,几条小鱼共用多少个三角形。这应该是个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重点,因为每个数都是每句口诀的得数。可是老师却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孩子们贴小鱼和挑选出7条小鱼上,找了那么多小鱼贴了一长溜在黑板上,然后从中挑出最好的7条,时间浪费的真是太不值了。

  三、能够认真去解读教材,但是还没有到研究的程度,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

  在教学时,用好教材,把握好教材应该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必备的基本功。在听课中,很遗憾地看到有不少人根本没有细细研读过教材,教材中的编写顺序和呈现内容都有它们的道理,在老师培训上,也不止一次地听过关于教材的解读,可我们的老师在上课前仍然不能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真是感到很遗憾。最明显的表现在《分数的大小》这一课中,尽管两位老师的年龄差距很大,一个很年轻,一个相对较大一些,他们对教材的处理采用了差不多的方式。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校平面图,告知了教学楼和操场分别站校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就利用这两个分数引入大小的比较。接下来,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比较然后再进行交流,解决问题,可我们的两位老师都是一点一点地引导教材中提供的三种比较的方法,一画图,二通分,三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教材中虽然提供了三种方法,但是那都是展示了学生有可能的方法,实际教学中,学生不一定都出现,当学生不出现这种方法时并不是非得再进行教直到出来为止。我想这个内容应该跟算法多样化问题差不多,多样指的应该是不同学生出现的方法多样,不可能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尝试这多种方法。

  四、年龄不同的老师形态各异的课堂,都有让我感动的地方

  一个年轻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发教具时,没有留心脚下的地面,一脚踏进一个“坑”里,(教室的水泥地面上布满了这样的坑坑洼洼并且还很深)开始我还没有看到,当我发现她正痛苦地扶着桌子站着时,我跑过去扶她,我太知道那种痛的滋味,我告诉她不能坚持的话就别讲了,可是她却坚持说没事,一瘸一拐地进行了讲课,开讲后依然激情满怀,我坐在下面特别感动。一个59岁的老教师,春节后可能就要办退休手续了,他讲课的内容是一年级的《连加连减》,这么大的岁数,竟然就地取材,叫了学生组织活动动态地展示了两步计算需要的信息,老师一直在坚持用普通话讲课,这都是非常可贵的。但因为是最后一节课,在教室里很暗,加上这个老师是从村小赶过去借班上课的,所以那些调皮的孩子竟然像“欺负”他一样,没办法,老师就一边尽自己的能力组织孩子一边不停地讲,看着他那么不停地讲,我竟然有种心酸想流泪的感觉,感动于他的努力,感慨于那帮调皮的孩子。

  五、常规材料中特色不多,书写规范问题比较突出

  看了这么多的常规材料,真正非常出色的作业没有看到太多。数学作业的书写普遍亟待提高,特别是一年级的数字书写,几乎没有几个班的学生能够很规范地写出这0-9这10个数字。数学周记的内容及书写普遍不是很好,多数老师仍然让孩子写买东西的内容很多,次之的就是自己出题自己做了,这样的数学周记对孩子来说,没有多大意义。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学过的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回顾等等,都应是周记很不错的内容,作为数学老师要对孩子多做这方面的引导才行。

  总之,通过三天的活动,课堂上每节课都呈现出了我们老师的水平和能力,也反应了他们所在地教研水平的高低,面对课堂和老师,作为教研人员身上的责任最多,如果有“明人”的指点,大家对教材的研读会更深更透,课堂也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期待着全县的教研教学工作能够早一些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篇2:教师听课学习体会

  教师听课学习体会

  4月23日至24日,我在z学习了两天,主要是听课,所展示的9节课中,有七节课是获得全国一等奖。另外两节z的讲课老师也都是省教学能手。这些课让我受益匪浅,并且给我留下深深地思考。那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孩子们愉快地学习、成长。对我来说,这是我以后的努力的方向。

  9节课,各有精彩,各有创新。杨z老师执教《分数的意义》中的一组教学片断:老师拿出9块糖,请一位同学带走这些糖的三分之一。学生说出三分之一表示的意义,高兴地带走3块糖。老师指着剩下的糖,请第二位同学带走剩下糖的三分之一。这位同学许是因为紧张,慌乱间说错。另一位学生说出三分之一表示的意义,高兴地拿起2块糖。杨老师考虑到没拿到糖的孩子的心情提示拿到糖的孩子分一块给回答错误的孩子,再向回答错的孩子提出“你手里拿的糖占原来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让他带走一块糖作为奖励。随后师提问“刚才两位同学拿走的都是糖的三分之一,这两个三分之一一样吗?”学生马上提出“因为单位一不一样,所以这两个三分之一不一样”。老师接着又让一位同学拿走剩下糖的四分之一,直至拿走最后一颗糖。

  陈z老师《3的倍数特征》一课,课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起“抢30”的游戏。几轮比赛的结果总是老师赢学生输,孩子们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从孩子们啧啧的赞叹声和眼神的交流中不难看出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发现要想抢到30,必须要抢到27、24、21、18等数,从而引出“3的倍数”的学习。

  王z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先是让每个小组用图钉、线绳、铅笔合作画圆,展示所画的圆,并找出画圆好的说说在画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线绳必须拉紧,图钉必须固定好等)来展开对圆的学习,认识圆心、半径和圆。由于这样设计动手幅度大,学生体会深刻,合作性强,活动时间、空间扩大,提高了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是探索法、研讨法、讲解法、实验法的多种结合,表现了老师驾驭课堂的灵活性和艺术性。

  郑z老师的《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中,他先出示大小一样的烧杯,一个放着满满的一杯沙子,一个里面放着一个垒球。第一步老师演示把满满沙子的烧杯,倒入有垒球的烧杯结果怎样,得出结论。说说为什么,学生指出垒球占了烧杯里面的一部分空间,沙子倒不下了。想象如果垒球换成乒乓球的结果。学生比较出乒乓球与垒球的大小关系。老师总结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板书。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当讲到一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时,郑老师出示了做好的一立方米的框架,四周用纱布围成,当堂让学生站到里面去,看看能站几人,直观形象的认识一立方米的大小。

  会上,每位老师讲完课都做30分钟的报告。听了执教教师的的成长经历,我触动很大。王z老师的一节课竟然试讲了100多次。一个人的成功意味着他的付出太多太多!他们也由青涩走向成熟,他们勤奋、努力,有自己的目标。他们喜欢钻研,在不断的磨课中、研讨中成长,远行。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太多太多。而我们还在学习的路上,更需跃马扬鞭自奋蹄,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沿途都是好风景。我一定要把所学的所见的更多的用于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

篇3: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体会

  20**年12月3-4日,德州学院西校区。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通过听专家讲课和学术报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风采和教学艺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松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和报告《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考》。

  刘松老师现任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副校长,身为一个南方人,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课和北方老师的课不同之处。他语言幽默风趣,行为举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学生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风一样的课,细微之处尽显名师驾驭课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于课前和学生互动费时较多,加之会场状况不佳,刘松老师这节课有些超时(用时大约1小时),但是在下课后学生仍然舍不得离开,这就表明了学生乐学、愿意学,而且不感到学习是种负累。刘老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轻松自由,学生在不紧张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来。老师在这节课中是一个引领者而不是传教者,其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眼、手、口、脑、身体并用,课堂参与度很高(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老师对出错的学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学生并不感到尴尬甚至害怕。刘老师能很好地利用教学中的生成,他的课和教学预案并不完全一致,正应了那句话“所有的好课都是生成的课”。

  听刘松老师做报告也是一种享受,他话语幽默风趣,举止形象生动,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向老师们呈现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抓准“教什么”有多困难。我任教的是一年级数学,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经历了一定的学前教育,对于一年级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这就给教师出了不少难题:对于这些知识,有哪些同学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了?有哪些同学还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学,又是哪里知、哪里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课中让未会的学生掌握理解,让已会的学生有所提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使课堂有效、优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期待自己有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