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观感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观感

  • 2024-06-23
  • 7154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于20**年11月15-16日在重庆市育才中学举行,研讨专家是来自全国的郑桂华、李卫东、邓彤等。能够参加这次研讨,机会实在难得。会上我不但听到了优秀的研讨课,还聆听了著名教育专家的语文教学讲座,受益匪浅。听完讲座我总结归结为八个字:育之有方,教之有法,现将本人学习体会作如下陈述:

  一、育之有方

  在一天时间里,我们集中学习了z老师和z老师的教学理念:z老师介绍他们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操作指南,z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为我们讲述了“小说阅读与教学”。

  z老师从目前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谈起,主要讲了四个大方面的问题:什么是教学操作指南?为什么要研制教学操作指南?如何研制教学操作指南?教研组如何推动指南研制?z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教学操作指南,明白易懂,给我许多感触,从她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教学是完全有依据的,来源于他们对课程标准和阅读知识的深入解读,特别是他们对于各学段阅读目标的细化做的十分详尽。

  教学操作指南的第三大模块: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系统与我们17级的语文《导学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杨老师详讲的“预习清单”和“反馈清单”,值得我们学习,其中“预习清单”着眼于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两方面,比我们“预习与导航”的单一化明显合理,且有整体意识;而在“反馈清单”部分,同样是检测,但他们的检测明显是有层次有梯度的,分为巩固、试练和拓展三部分,这些习题既来源于课文,又跳出了课文。目前我们处于无序状态的《导学案》其实可以借鉴他们的这些优点。

  在教学实际运用时,他们的总体要求是:把握“自主能动,快乐高效”理念,体现“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评教”三个要求,遵循“精准的目标定位”、“灵活的问题导学”、“及时的达标反馈”三个教学原则,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将课堂划分为“旧知巩固、引入新课环节”、“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环节”、“知识运用、巩固环节”、“当堂讲评总结提升环节”四个阶段,这样有放有收,优学优练的形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下午z老师则着重介绍自己关于小说教学的研究。首先他讲述了目前的小说阅读现状:非语文、分文学、非小说、类型化、教学环节程序化、主题表达格式化和人物分析类型化。他认为小说有“虚构、心灵、叙述”三大特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小说教学要素:故事系统、话语系统、阅读方式,主张小说教学要体现以体验的的方式感受人物的体验这个特点,要教什么像什么。

  二、教之有法

  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两位老师分别精心设计了两堂教学课程--诗歌教学和小说教学,并进行教学展示。

  会后与同行老师讨论得出z老师的诗歌教学环节如下:

  1.整体感知(自读熟悉文本,抽读正音、指导把握节奏、停顿、重音)

  2.细读赏析(品味词语与朗读指导相结合)

  3.主体探究(齐读把握情感,朗读品味词语,由物到人探究主题)

  4.回读品味

  z老师的《二十年后》则将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相结合,以吉米的故事和欧亨利的故事为切入点,联系上下文,品味语言,感受欧亨利的故事有名的原因(添加了哪些内容),最终达成通过关注作者特意关注的语言、通过伏笔来分析人物心理的教学目标。

  这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会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自己要有自己的理念、掌握一定的方法,多观摩前沿教育理论,构建并充实自己的理念,最终运用于自己的教学重。

篇2:首届阅读教学研讨会听课体会

  首届阅读教学研讨会听课体会

  5月26日在z市第二实验小学,我有幸参加了慕名已久的举办的首届于永正与于派弟子阅读教学研讨会,聆听了各位专家扎实细腻的示范课以及对简单语文教学的准确解读,让人茅塞顿开。重朗读、善范读是于派的标志性的特征、很有欣赏性。但对一般教师来说可望而不可及,非一日之功。张淑英老师讲述的天鹅的故事娓娓道来把听众带入了感人的故事里面。栾喜峰讲授《争论的故事》时,从“字、读、析、练”皆是于派招式,尽得其形,学生兴致很高,学生语出惊人。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于永正老师讲的《天鹅的故事》,于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评价,不空泛,不虚饰,教给方法,切实管用。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天鹅的故事从哪儿开始从那儿结束,读书要学会作记号,要留下思考的痕迹。在开始的地方画两道竖线,结束的地方画两道竖线”、“读书要记住,只有记住了才会用,不要走马观花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仔细思考,反复琢磨,才会写出好的文章” ......这些话,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迷人的诗意,但很实在,很具体,很有效。

  (2)第一课时他的弟子已经领着孩子们把课文读到极致了,我一直在想于老师在第二课时会引导学生在怎样读呢?但是结果跟我想的不一样,于老师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本课中于老师安排了三次写,第一次是为概括故事而写,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第二次是将课文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是为了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提高了写的层次;第三次是为理解表达而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的见解来。从而抓住了本课主题:敬畏生命!这样的写,既有利于学生渐入学习佳境,又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于老师说之所以采用斜的形式,是因为写的机会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均等的,人人都能得到训练、得到提高、得到发展。较之“说”,有三个优点:一是消除了部分优秀学生的话语霸权,避免了课堂上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听讲的弊端;二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对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表达得更加有序、严密;三是通过书面的展示,给学生和教师进行评点、修改留下了空间。

  (3)听完课后,我觉得于派引导大家做的就是“语文教学简单一点就可以了,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作、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机会,这次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各方面不断地深入钻研,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做到简单语文,快乐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