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浦市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动总结

浦市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动总结

  • 2024-06-23
  • 4195

  市浦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动总结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偏远山区,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市浦中心完小教科室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挥下,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基层之需;通过看课评课--深入了解师资队伍现状;通过送教下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研讨与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由于教科室精心筹划,踏实工作,真诚服务,让本次送教到片小工作受到基层学校的如潮好评。

  在送教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改变了过去的教研指导方式,将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较偏远的山区片小;到课堂上、师生中,了解农村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课改中的困惑;......整个活动中,教科室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调研、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有效促进送教和受教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新的课程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实现了送教者与听课者的双赢

  本次送教两所片小-----岩头山学校和高山坪学校,每所学校各送教3节(岩头山学校为六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五年级体育,高山坪学校为五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五六年级合班开一节音乐课)分两天完成,第一天送教岩头山学校,第二天送教高山坪学校。两所学校的所有教师参加了观摩。送课教师精彩示范引领,课后学校教师与领导评课各抒已见,既改变过去教研课领导评课“一言堂”的局面,又让听课者得到参与研讨。送课教师与学校领导针对困惑的问题,做了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通过送教活动同时还历炼了一批年青骨干教师,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送教教师自己的机会,积累了许多借班上课的教学经验,促进了年轻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成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z在高山坪学校,集合五六年级学生亲自上了一堂示范课不但让山里的孩子学会了音乐知识更让所有的听课教师得到学习加深了对音乐教学的理解,孩子们在下课后边走边哼张副校长所教的歌的场景感动着高山坪及工作组一行的每一位教师。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高年级语文组长李小山老师积极投身于语文课程改革,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预习--汇报课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后,他非常激动地说:“我想看看自己的教学思路借班上课能不能行得通”。

  经实践检验,他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体现了开放的语文教学意识,在条件偏远的片小,面对陌生的学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错!这无疑坚定了他本人的研究信心。高年级数学教研组长z也是第一次送教下乡。为了更好的把课上好,他认真钻研教材、反复修改教学方案,终于上了一节原生态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层教师能学得来的、有一定高度的示范课。体育教研组长唐国宏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不但把一节体育课上得很成功还把一种体育拼搏精神传给山里的孩子们,高年级语文年级组长z、数学年级组长z精心准备并出色的完成了本次授课任务,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教学风采和良好的教学素养展现给所有的听课教师,受到了老师们的啧啧称赞。送教下片小活动为受教学校送去的不仅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更是学校领导对边远片小的一份关爱、一份鼓舞,并以此为平台让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同提高。

  二、提高了教学观摩课的可信度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对示范课表示怀疑,认为示范课就是表演课。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示范课的指导,使教学设计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有没有多媒体同样能上好课。参与听课、观摩的教师真切地意识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观条件的差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小山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阅读课《自然之道》,由于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周到所以教师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都会唤醒学生的学习的潜能。刘冬梅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课文《十年后的礼物》一课。能以由词引领,以学定教,由课题的解读入手,在读了两遍课文后由学生自己提问,如为什么十年后才收到礼物?是什么样的礼物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刘老师能将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学生所提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学习,在学生合作中,老师深入到小组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评,扩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示,享受审美乐趣。能较好的做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王志刚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学情,顺学而导,让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践行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中心学校与各片小交流的桥梁,建立了中心与片小互帮互助的教研热线,让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杨小玲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教学中过难的问题,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没劲。只有那些学生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才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观察,发现山区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及时调整了教案,让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敏锐地发现、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活动后教学副校长张景慧、教科室主任谭华林、副主任王必早从课堂教学模式、课标的体现、动态教学的生成、课堂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启迪了教师的思维,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副校长张景慧在评课中说道:“来送教的骨干教师都是学校的培养加自己平时的学习而成长起来的,希望各位教师在今后多学习、多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得与失,让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更强。教科室主任谭华林在评课活动中对各位送教教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不无感慨地说:“在这次活动中要感谢陈仕国校长对活动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感谢张景慧副校长亲自上示范课来推动一线教师工作,给他们以信心、力量和鼓舞”。

  四、送教教师的现身说法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片小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现身说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李小山老师执教《自然之道》,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何在“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了认识。抽象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教学行为。王志刚老师以尊重儿童个性、活跃儿童思维著称。他送教四年级《笔算乘法》一课时,他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观摩者不约而同产生共鸣:“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根本就区分不出谁是学困生”,体现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乡为广大山区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活动是提高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五、因地制宜开展送教活动凸显实效性。

  由于地域差异,中心学校与片小的教育资源不尽相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是教科室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一个内容。本次语文、数学和综合学科认真筛选送教骨干教师,我们不是简简单单的上一节课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干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并针对具体的送教地点,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不用多媒体,而且在教学之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得来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上的支持。陈仕国校长在活动总结中对两所片小的所有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次送教活动只能以点带面给所有听课教师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希望能给各位今后的工作有一点启示,一点帮助,活学活用,更期盼两所学校教师让我们不虚此行!在课堂教学方法中有所突破,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以上只是市浦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动的几个侧面,随着我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教科室成员将继续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把基层学校的需要作为我们教研的工作目标,及基层所急,送基层所需,以切实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促进我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市浦中心完小

  教科室

篇2:浦市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动总结

  市浦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动总结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偏远山区,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市浦中心完小教科室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挥下,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基层之需;通过看课评课--深入了解师资队伍现状;通过送教下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研讨与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由于教科室精心筹划,踏实工作,真诚服务,让本次送教到片小工作受到基层学校的如潮好评。

  在送教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改变了过去的教研指导方式,将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较偏远的山区片小;到课堂上、师生中,了解农村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课改中的困惑;......整个活动中,教科室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调研、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有效促进送教和受教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新的课程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实现了送教者与听课者的双赢

  本次送教两所片小-----岩头山学校和高山坪学校,每所学校各送教3节(岩头山学校为六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五年级体育,高山坪学校为五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五六年级合班开一节音乐课)分两天完成,第一天送教岩头山学校,第二天送教高山坪学校。两所学校的所有教师参加了观摩。送课教师精彩示范引领,课后学校教师与领导评课各抒已见,既改变过去教研课领导评课“一言堂”的局面,又让听课者得到参与研讨。送课教师与学校领导针对困惑的问题,做了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通过送教活动同时还历炼了一批年青骨干教师,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送教教师自己的机会,积累了许多借班上课的教学经验,促进了年轻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成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z在高山坪学校,集合五六年级学生亲自上了一堂示范课不但让山里的孩子学会了音乐知识更让所有的听课教师得到学习加深了对音乐教学的理解,孩子们在下课后边走边哼张副校长所教的歌的场景感动着高山坪及工作组一行的每一位教师。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高年级语文组长李小山老师积极投身于语文课程改革,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预习--汇报课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后,他非常激动地说:“我想看看自己的教学思路借班上课能不能行得通”。

  经实践检验,他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体现了开放的语文教学意识,在条件偏远的片小,面对陌生的学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错!这无疑坚定了他本人的研究信心。高年级数学教研组长z也是第一次送教下乡。为了更好的把课上好,他认真钻研教材、反复修改教学方案,终于上了一节原生态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层教师能学得来的、有一定高度的示范课。体育教研组长唐国宏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不但把一节体育课上得很成功还把一种体育拼搏精神传给山里的孩子们,高年级语文年级组长z、数学年级组长z精心准备并出色的完成了本次授课任务,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教学风采和良好的教学素养展现给所有的听课教师,受到了老师们的啧啧称赞。送教下片小活动为受教学校送去的不仅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更是学校领导对边远片小的一份关爱、一份鼓舞,并以此为平台让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同提高。

  二、提高了教学观摩课的可信度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对示范课表示怀疑,认为示范课就是表演课。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示范课的指导,使教学设计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有没有多媒体同样能上好课。参与听课、观摩的教师真切地意识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观条件的差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小山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阅读课《自然之道》,由于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周到所以教师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都会唤醒学生的学习的潜能。刘冬梅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课文《十年后的礼物》一课。能以由词引领,以学定教,由课题的解读入手,在读了两遍课文后由学生自己提问,如为什么十年后才收到礼物?是什么样的礼物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刘老师能将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学生所提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去学习,在学生合作中,老师深入到小组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评,扩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示,享受审美乐趣。能较好的做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王志刚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学情,顺学而导,让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三、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践行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中心学校与各片小交流的桥梁,建立了中心与片小互帮互助的教研热线,让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杨小玲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教学中过难的问题,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没劲。只有那些学生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才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观察,发现山区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及时调整了教案,让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敏锐地发现、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活动后教学副校长张景慧、教科室主任谭华林、副主任王必早从课堂教学模式、课标的体现、动态教学的生成、课堂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启迪了教师的思维,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副校长张景慧在评课中说道:“来送教的骨干教师都是学校的培养加自己平时的学习而成长起来的,希望各位教师在今后多学习、多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得与失,让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更强。教科室主任谭华林在评课活动中对各位送教教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不无感慨地说:“在这次活动中要感谢陈仕国校长对活动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感谢张景慧副校长亲自上示范课来推动一线教师工作,给他们以信心、力量和鼓舞”。

  四、送教教师的现身说法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片小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现身说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李小山老师执教《自然之道》,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何在“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了认识。抽象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教学行为。王志刚老师以尊重儿童个性、活跃儿童思维著称。他送教四年级《笔算乘法》一课时,他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观摩者不约而同产生共鸣:“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根本就区分不出谁是学困生”,体现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乡为广大山区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活动是提高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五、因地制宜开展送教活动凸显实效性。

  由于地域差异,中心学校与片小的教育资源不尽相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是教科室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一个内容。本次语文、数学和综合学科认真筛选送教骨干教师,我们不是简简单单的上一节课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干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并针对具体的送教地点,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不用多媒体,而且在教学之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得来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上的支持。陈仕国校长在活动总结中对两所片小的所有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本次送教活动只能以点带面给所有听课教师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希望能给各位今后的工作有一点启示,一点帮助,活学活用,更期盼两所学校教师让我们不虚此行!在课堂教学方法中有所突破,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以上只是市浦中心完小送教下片小活动的几个侧面,随着我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教科室成员将继续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把基层学校的需要作为我们教研的工作目标,及基层所急,送基层所需,以切实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促进我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市浦中心完小

  教科室

篇3:中学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范本

  中学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范本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为提升农村现代教育水平,奠定未来教育基石而构建的系列工程之一。它对于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意义为此,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安装了“三种模式”的远程硬件设备;同时,中央电教馆将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与教材同步的优秀教学案例,通过卫星向全国免费播放。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同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这为有效解决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水平较低等问题,开辟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崭新途径。师生们足不出校,便可领略到全国各类名师的风采,迅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实际距离。但通过走访、调研和试点校反馈的信息表明,绝大多数学校在远程教育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真正能用或用好这些资源的学校并不是很多,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效果明显。工作中,我们按照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的远教设备转人转管,使用的方法和成效具体可以总结以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安置了灭火器,在教室安装了规章制度的揭示板等,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协作宣传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规范行动。

  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为了有效地把工作组织好各项目校相互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取长补短,为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网络技术普及迅速、日益发达的今天,鼓励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的老师直接上网学习。我配合老师下载的详细目录,便于教师查找和借用。

  三、抓好培训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关键。

  (1)抓好教师的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对农村远程接收及应用的学习,教师都做了详细的记录。20**年暑期,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对全体老师进行了铜陵县(市)老洲中心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使我们学校教师更加熟悉了业务。

  (2)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积极应用课件,此举,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示范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仅**年—20**学年度,就有二十多位教师上了示范课。

  (三)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工作

  为保证我校的卫星接收、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并要求教师对设备定期进行经常维护,有问题及时上报,排除一切困难使远程教育设备时常运行在最佳状态。县里定期检查资源接收情况,及时和教师沟通,以便能使远程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此项工作有两大收获。

  一、教师情况。**年8月对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电脑的基本使用培训,使本校老师掌握了电脑的基本使用技巧。老师们平时编写教案、制作表格、打印论文、收集资料等,都可以到电教室来,不像以前,唯一获取知识的办法是订报刊,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适当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二、学生情况。学校专门排了电教的课程表,每个班级每星期至少有三个课时,而且每次使用都有记录。电教课改变了以前枯燥乏味的上课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活力,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让学生能更轻松地获取知识。从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和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就可以想象出他们对电教课的喜爱,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了兴趣和信心。由于电教课活动安排到位,电教课准备工作到位,学校领导重视,班主任关心,因而,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总之,远教设备正在改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虽然远教卫星提供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但我们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也要上,力争把我校农远工程工作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