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曲塘中学简介

曲塘中学简介

  • 2024-06-23
  • 6899

  塘曲中学简介

  海安县塘曲中学创办于1952年。1998年升格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年首批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年2月,学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多年来,学校一直被誉为南通市教育的“西大门”“西窗口”。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丰赡的优质、现代化学校。

  办学条件:我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350多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17人,市级以上名师1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22人。近年来,学校有2人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被评为“南通市劳动模范”和“南通市德育先进工作者”,3人获“南通市园丁奖”。生物教研组荣获20**年“感动南通十大教育人物(群体)”称号;英语组被评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地理组获南通市“工人先锋号”称号;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学科教研组”;历史和生物两个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先进教工小家”;物理组被评为“海安县优秀教师群体”。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28亩,总建筑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建筑设施功能齐全,条件优越,装备先进。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划分明显。学校建有连体式教学大楼,大楼内的所有教室均配有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和空调。实验大楼内,装备7个物理实验室、7个化学实验室、6个生物实验室,1个生物标本室,4个通用技术实验室,4个美术专用教室,4个音乐专用教室,1个史地专用教室和2个近200平米的健身房。学校有5个计算机房,两个电子阅览室,学生和教师共拥有计算机700多台。

  舒适、明亮的多功能学生餐厅可同时容纳1800学生同时就餐,食堂饭菜物美价廉,可口宜人,学校食堂先后被评为“南通市文明食堂”“南通市4A食堂”。学生宿舍舒适、整洁、环境优雅,可容纳1800名学生入住,所有宿舍均配备空调、书橱和写字台,并有独立的卫生间,学生公寓被评为“南通市文明宿舍”。学生浴室正常开放,可同时容纳400人洗浴。学校体育设施全市一流,现拥有乒羽馆、游泳馆,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8片篮球场(含3片硅PU球场),6片羽毛球场,48张学生乒乓球台。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配置先进。配备千兆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自动寻址式校园广播网和校园电视台。图书馆大楼按照省一级馆的标准改造与装修,馆内藏书丰富,现有纸质图书13万册,电子图书400G,报刊杂志275种。

  教育教学:近几年我校以“关心教育”为主线,将德育内容校本化、序列化:高一年级对学生狠抓“养成教育”,筑牢学生立身基础;高二年级实施“感恩教育”,坚固学生人品根基;高三年级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学校以“四会八做到”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校以活动为平台,充分激活学生们尘封了的感恩意识,提升学生们道德水准与人文素质;学校以榜样为示范,帮助学生在求学过程进行清晰的职业规划,力求少走弯路。学校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从而形成了坚强有力的德育管理网络。学校为此成立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家校通”联系平台,定期召开家长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寻求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配合;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一些教育活动,发挥他们独有的教育功能,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使学校教育更加健全。学校先后与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海安福利院、海安县消防中队、海安县塘曲敬老院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建立了一批校外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每学年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公益等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了解社会,关心国家,培养了学生尊敬老人、服务社区、回报社会的现代公民意识。学校经常邀请法制副校长、交警中队和消防大队的同志来学校作有关法制、交通安全、消防等方面的宣传讲座,定期邀请消防大队来校举行消防安全及火灾自救演练。所有这些强化了学生的守法意识、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存。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提出了思想自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体格自强的“四自”方针,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四自”教育覆盖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学校突出学生会的管理职能,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年级和学校的日常管理,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学校的卫生检查、黑板报评比、课间操评比、校园新闻采访等活动都由学生自己来组织,自己来管理;在主题班会、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文体活动、社团建设等方面的组织、策划、评估都有学生们活跃的身影。我们将学校所有学生能做的事情,全部都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负责组织与管理;校学生会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畅通表达学生的声音和诉求,这使学生的责任感、道德心、规则意识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校采取了“生成课题、实施研究、交流评价”的策略。学校通过设置情境等方式,引发学生产生探究动机,帮助他们寻找研究方向,从而生成研究主题;然后学生运用老师所指导的基本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开展课题研究,整理、分析得来的材料,提出解决问题途径,从而形成论文或研究报告;学校展示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分享研究心得,并组织师生自评或互评,在此基础上学校举行“三优”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研究性学习小组”“优秀研究性课题”“研究性学习优秀指导老师”,并颁发相关证明,以此调动师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研究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质量的提升。近三年来,我校各年级参与研究性学习达2000多人次,共申报254项课题,经过学校专家组的审批,共确定了115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为这些研究小组聘请了100多位专业指导教师。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兴趣浓,参与度高,他们坦言在这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我校依托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量身定制了科学、合理、可行的课程发展计划,以基础课程为载体、以拓展课程为核心、以实践课程为支撑,构建特色化的生本课程体系。基础类课程即国家必修课程和选修I课程。我校以“精、实、活”和“适当拓宽加深”的教学思想,开齐、开好基础类课程,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拓展课程中的校本课程是近年来我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为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基于学校的现有资源,按照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一方面对国家规定的必修、必选(选修Ⅰ)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深度加工和二次开发,另一方面开发了四大类80多门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选修Ⅱ课程),从而构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的基础上,将知识与能力延伸到课外,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其中,《典范英语》在20**年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校本课程”。20**年3月12日《中国青年报》以《典范英语破解农村英语教学之困》为题全面介绍了我校“典范英语”课程开设的情况。近年来,在数、理、化、生等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达200多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有8个。

  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是曲中的又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师生生命质量提升的同时,学校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提升。20**年汪天一同学摘得了全省高考“状元”桂冠,被清华大学录取;20**年郭海巍、俞敏等同学怀揣梦想,走进了清华大学的大门;20**年刘丽丽同学高考作文获得满分;20**年钱坤同学荣录香港大学,并获得48万港币的奖学金;20**年,唐轩宇同学录取北大,顾建、刘浩等两名同学被空军飞行学院录取。近几年,我校本二以上录取人数一直在80%左右,本科达线率近95%。20**年,我校达本二以上的学生比例为76.8%。其中吴婷婷、张慧同学获美国卫斯里安女子学院并获得奖学金,另有两名同学录取美国犹他大学和杜鲁门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庆宪校长专程到我校为录取学生颁发录取通知书,有8名同学在20**年成为*预备党员。近三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俗称“小高考”)我校一次合格率都在99%以上。20**年学业水平测试全科优秀率达6.6%,4A达成率处于全市高中领先水平,其中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政治、地理等学科合格率均为100%,20**年学业水平测试我校参加必修学科考试的所有学生全部过关,获得人均近两分的加分。学校先后成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东华理工学院等数十所高等院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办学特色: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办学理念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现代公民;办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达成三个“一等”,即立“一等人品”,求“一等学识”,练“一等体魄”。为此,学校彰显“关心教育”的办学特色,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引领学生学会“四个关心”,即: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导学课堂”模式,努力实施“高效课堂”建设,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研发机制,组建学生社团,举办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演讲比赛等多姿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大力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坚持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开展“希望工程”和“先锋工程”建设,每年学校拿出近3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每年培养近十名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学校不断加强校际和国际间学校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我校与如东栟茶中学、如皋白蒲中学、江都中学、黄桥中学等长江两岸十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定期就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课程改革进行交流与探讨。此外,我校已与美国卫斯理安女子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结成友好学校,每年可向该学院输送两名享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与复旦大学附中、新西兰诺斯科特中学,韩国建阳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谋学校发展。

  校园文化:为了展示学生的才艺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为学生精心搭建了社团这个美丽的舞台,目前,学校已相继成立了二十多个社团组织。我校健美操社团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南通市健美操比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在 “20**年南通市中学生三门球比赛”中,我校男女选手技压群雄,双双夺冠。各学科纷纷建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的运动会、“五·四”文艺演出、“十·一”演讲比赛、元旦舞会、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校团委每月出版《春柳报》,学生自由投稿,在“创作园地”上留下自己的人生感悟。校德育处组织“文明教室”“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各个班级学生都在精心的布置着自己的生活学习空间,从而营造了温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主要荣誉: 学校自199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节水型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南通市模范学校、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南通市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南通市校本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南通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南通市最安全学校、南通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市和谐校园先进集体、南通市青少年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南通市最佳中学生团校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每年都有新的收获,每年都是新的起点。60年的风雨兼程,塘曲中学依然傲立潮头,成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光荣与梦想。

篇2:中学青年优秀教师事迹简介

  中学青年优秀教师事迹简介

  她很年轻,用青春的汗水和智慧,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她连续获得学校20**、20**、20**、20**学年度考核优秀;20**、20**、20**、20**年度校骏马奖一等奖;20**、20**年度区骏马奖;20**年J区园丁;20**年度区“好党员”;20**年论文《提高“牛津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获得J区英语教师论文竞赛二等奖;20**年区“百题工程”中,课题《牛津英语高年级阅读课型教与学的探究》获得立项;20**年11月、20**年3月两次受到J市师资培训中心的邀请,开设市级教学展示课; 20**年12月,她受到J区教育学院的邀请,在J区英语教研组长层面作有关英语学科建设的报告;20**年,以全A的成绩获得了美国陶森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学校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基础薄弱、家庭学习环境较差的背景下,她毫无怨言,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倾情奉献,决战课堂”

  20**年z同志参加J区第一批“牛津英语”教学培训,在接触新教材5年的过程中,她通过广泛的听课和学习,在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展各色教学活动,拓展学生运用语言的渠道等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她把衡量教学的尺度聚焦于课堂45分钟,聚焦于以学生为本的真实的教学过程。在成功申报了区级课题《如何提高牛津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之后,经过一年有心的实践与总结,她所提倡的“分层合作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她的论文“提高《牛津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在全校的“教科研论文交流会”上得到了多方肯定,并在“J教育网”上发表。她的结题报告获得了区英语教师论文竞赛二等奖,课堂教学亦屡见成效。

  20**年、20**年、20**年z老师连续三次由学校推荐参加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骏马奖的角逐, 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她屡获成功。正是由于她扎根于普通中学中最平实的课堂实践,由于她扎实开展课型研究的精神,获得了区内英语教学专家的认可。20**年11月、20**年3月z老师两次受到J市师资培训中心的邀请,在师资培训部的培训项目中开设市级教学展示课,并获得好评。20**年12月,她又受到J区教育学院的邀请,在J区英语教研组长层面作了有关英语学科建设的报告,并与教研组长们一起探讨了英语教学课内、课外活动的组织以及教研组专业活动的开展等议题,受到广泛认可。

  20**年龙临、长桥两所普通初级中学合并后,z老师担任了英语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建设中努力指导二期课改的新实践。20**年6月她在认真思考教研组研修活动如何开展的基础上率先做出尝试,在区教研组长培训活动中开展了面向区级层面的教研组活动展示,获得区英语教研员的高度赞赏。

  “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之余,z老师始终不忘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03年,她积极参加了J区教育学院第一批“中加合作英语教师培训班”,04年暑期,她赴加拿大进修语言教学。回国后,她又利用双休日自费参加英语口译能力的培训。由于毕业于非英语专业,她在英语本科的自考路上走了好几年,虽有种种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因为她相信,在教育教学这块园地上,不仅需要教师辛勤的耕耘,更需要教师自身丰厚的内涵。

  05年初,z老师又开始了攻读美国陶森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的历程。近两年的时间,她利用05、06年两个暑假,每日里冒着酷暑接受面授学习;开学以后,每日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仍然坚持保质保量完成陶森大学远程授课学习任务。终于,她以全A的成绩顺利毕业并获得了学位。

  z同志是个极有思想且能自我反思的人,无论在理想信念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中,一旦领悟,她即行动。她信奉: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修养无边。在一名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捷径、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地追求,只有具备热爱教育的情感,才无愧于共产党员、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篇3:中学优秀班主任事迹简介

  中学优秀班主任事迹简介

  近三年,是z中学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状态最好的几年。在z中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z老师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她是我校赞赏理念引领下成长起来的典型代表,曾连续获得20**、20**年区“育人奖”。

  z老师除了担任班主任之外,还是我校语文教研组长及党支部宣传委员,同时还承担了学校教科研工作。工作繁重,外出活动频繁,但她毫无怨言,默默地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副沉重的担子。

  四年前,z老师把要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作为目标写入了个人发展规划。她立志要成为一位专业过硬、育人效果突出的教育工作者。20**学年开始,她成为我校区级重点课题“以赞赏引领学校发展”课题组成员。她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作为学校教科研先导小组的成员,她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德育科研工作,展开案例研究,和学校科研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组织了多次教育论坛,开创了z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教科研也使姜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如虎添翼,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

  从“在赞赏教育中培植学生理性之魂”,到“在细节中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再到“师爱无痕”,姜老师在班主任工作的道路上留下了清晰的足印。

  她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即使时常有孩子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她也是平心静气地用讲道理,明是非的方法教育学生,使原来较散漫的班级成为团结向上的集体。

  在姜老师的班中,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当选班干部、小组长、课代表,乃至评选先进,班主任从不插手,而是先有学生自己提出书面申请,分类汇总后根据参选人数进行竞选,再有学生投票决定。

  班中考试成绩最后一名的学生提出了当小队长的申请,姜老师会积极鼓励,最终她顺利当选,这极大地激发了她学习的热情;有一位学生提出要当语文课代表如愿以偿后,工作非常负责,学习也有很大进步,数学成绩极差的她在一次期中考试中破天荒地考到了75分。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大家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做着自己争取来的工作,前所未有地感受着被人尊重的滋味,体验着责任的重量,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正因为如此,有机会进入提高班的学生都要留在原班级。原因很简单:在这儿,他们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成就感。

  这几年,姜老师所带的班级都是平行班,问题学生特别多。在班级管理中姜老师总是善待学生的失误,尊重和关爱他们。在姜老师的班中曾有一位特别的学生,他因某些原因转来我校借读。学习成绩极不理想,经常逃夜,还有一些不良习惯。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有一天,这个孩子利用上体育课的时间跑到别的班级拿了别人的钱包。从孩子口中得知,他拿别人东西不是第一次,他做这些事的真正原因是要引起父亲对他的注意。因为他父母不和,父亲很少待在家里,孩子很少能见到父亲。只要他做错事情,老师才会联系父亲。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引起父亲的注意,去争取父亲的爱。在冷静地分析了事发原因后,又考虑到孩子临近毕业,姜老师请求学校不要按原定的校纪校规处理,以一纸处分了结这件事情,希望学校能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机会。

  她说:他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学生,可对于他自身来说关系着他一生的幸福,对于父母来说是家庭未来的希望。我没有理由选择放弃。此后,姜老师更主动找他谈心,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注到他身上。姜老师一次次地到他家家访,跟他父母交流探讨教育方法,劝他的父母为了孩子能改善关系,让他的父亲给予他更多的爱。后来他家搬到龙华,姜老师还是骑着车登门家访,令他的母亲感动不已。因为,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还从来没有一位老师如此地关注过他。在二年的相处过程中,孩子与姜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与姜老师曾有过一段时间的书面交流。他给老师写了7封信。姜老师认认真真给他回了7封信,解答他的疑惑,教他做人的方法。 最后,孩子顺利毕业。对于行为偏差的学生,姜老师尽可能地体谅学生及他们的父母,尽最大的可能给陷入绝望中的他们送去慰藉和希望。

  在姜老师的眼中,没有一个差生。她总是用赏识的目光去凝视学生,在别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姜老师却总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她说,小学二年级时父母离异,脾气倔强的小孙,是个自理能力极强的孩子,在学校里,他每天都自觉地把座位排得整整齐齐;数学成绩不理想、身体娇弱的小沈家住漕溪新村,但她从不迟到;小朱数学不好,但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是班中出板报的主力军;小江是个智障生,为班级做了很多事,教室里的绿化都是他在悉心照料;班长小刘虽然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但很认真,所有的事都可以放心地交给她......

  面对问题很多的平行班学生,姜老师从不用厉声的训斥,唠叨的说教;更多的是以自己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与学生沟通交流。她总笑着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她常常自觉地在班主任工作中践行学校提倡的赞赏教育理念,并设计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不断地深化班主任工作的内涵,更好地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姜老师会定期举行 “到老师家作客”快乐假期主题活动。下面摘录的是姜老师写的一段活动花絮。

  之一:包饺子

  我拌好了饺子馅,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我看看插不上手,嘱咐他们洗手后,就由他们在那摆弄那些饺子皮。我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冷盆、热炒原料时,听到客厅里孩子们在叽叽喳喳地讨论包饺子的方法。会包的孩子正耐心地向同学仔细讲解包饺子的要领。不时还会有一阵善意的哄笑。等我再到客厅看时,孩子们已经完工。只见一桌子形状各异的饺子正等着下锅。

  之二:打下手

  我在厨房中忙碌时,胖胖的小李因挤不进包饺子的队伍,正在到处找事干。他不时地探进头,问我有什么事要他做。我笑着说,你去客厅看看电视,你不是最喜欢看电视的嘛。他笑而不答。粘在我身边看我烧菜,还见缝插针地给我打下手。这个自小母亲离家出走,与年迈的祖母一起生活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懂事,也更能干。

  之三:送鲜花

  这次邀请的孩子中有两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女孩子。几乎一样的个子,一样的处境,使她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俩是最晚到我家的,来时手里捧着一束鲜花,陪同她们一起进门的学习委员是她们共同的朋友,她向我解释了晚来的原因是因为她们执意要给老师带一束花。于是,三人跑了好几个花店,挑到了最新鲜的花,才决定买下,所以耽搁了点时间。

  之四:写作文

  事隔几个月后,我在班中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为《生命中的感动》--体验型作文教学的尝试。当时参加聚会的小陶同学,深情地回顾了这一幕情景。他说,感谢老师同学给予他关爱,使他的那个“十一”长假因为这一次活动而变得精彩纷呈,这一天也成了他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天。他在作文中写到,在那个假期的头几天里,他是多么盼望着10月5日快点到来,他为老师能够注意到他而兴奋,为即将到来的聚会而激动得难以入睡。为了不辜负老师这一次的厚待,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定会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学生。

  这是姜老师举行的“师生互访活动”中的一次。这样的活动,每一年都会举行。班级中的很多孩子与姜老师的家人彼此熟识,与姜老师的女儿形同兄弟姐妹。长期以来,教师家访,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但姜老师创造性地尝试着师生互访活动。她认为老师可以访问学生,学生也可以访问老师,让孩子了解老师的家人,走进老师的家庭,使他们贴近老师,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这种活动可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姜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不断地拓展教育学生的多种渠道。她组织了志愿者小队深入社区,慰问贫困家庭,为他们打扫卫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了学校生活之外的另一个群体。她还带领学生去上海市徐汇区致康儿童康健院探望脑瘫儿童。结识了本身是个脑瘫病人的院长。目睹了脑瘫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明白了幸福的含义。作为一个健康的孩子,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更努力地学习,来回报父母、老师和学校,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学生在活动小结中写道:这样的活动,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记一辈子。

  姜老师曾组织过一次题为《我们的成长手册》的主题班会。目的是要唤醒一群面对初三升学压力的学生,促使他们去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过去,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去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明白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成长的经历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期望同学们能在初三最后的关头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承受生活的磨难,刻苦学习,迎接人生挑战。这次主题班会获得了校主题班会比赛一等奖,而且对学生此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那次主题班会上,出现了一个不在预设中但非常感人的情节。在班会临近尾声时,班长手捧鲜花来到姜老师的面前,深深鞠了一个躬,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辛苦了!” 这是一种倾心付出后的回报。

  姜老师与学生们相处如朋友、如家人,孩子们有事会第一个求助与她,而她也从未让孩子们失望过。经常会有孩子老远张开双臂扑入姜老师的怀中寻求安慰;有的学生会把零钱交给姜老师保管;外出开会回来,总能见到孩子们欢呼着围上来......

  姜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并上门解决家庭矛盾。有个女孩子有一段时间经常上课打瞌睡,有时上午第一节课也会出现这种现象。问她原因,说是父母经常晚上吵架,弄得她没法睡觉。姜老师及时把情况告知了家长,希望他们配合。还没有见到任何效果,姜老师就接到了孩子的电话。希望老师抽空到她家去,帮助劝说她爸爸,并说这是她妈妈的意思。姜老师二话不说,马上赶到她家。并让自己的丈夫一起到孩子家家访,让他以一个男人的身份去劝说孩子的父亲。事后,还分别找她的父母谈心。经过多次的沟通交流,孩子的父母意识到了这事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目前他们的关系比较融洽,孩子的情绪也比较稳定。

  姜老师特别关爱学生,待他们亲如子女。小程同学曾到姜老师家做过两个星期的客人。他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回了老家。把他托付给了叔叔婶婶,可没多久,叔叔婶婶要回去盖房子,孩子的晚饭就没了着落。姜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决定让孩子到自己家里吃晚饭。孩子的母亲从外地打电话来千恩万谢,但姜老师认为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换了谁都会怎么做。

  姜老师所带的班级,教室就像家一样整洁而温馨:每位同学都有清洁和保洁的意识,走进姜老师的班级,给人一种整洁美观的感觉。教室的墙报一如既往地整齐美观,教室里的绿化一如既往地郁郁葱葱,教室的板报一如既往地精致漂亮,课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公物保管得完整如新。

  姜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人赏心悦目。她教育学生用心、倾心,教育方法具有艺术性,

  大修后的校园面貌一新。为了校园的维护,学校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各班级也制定了文明公约,开学初整体环境良好,但还是出现了少数破坏公物的不文明现象。当这种情况在姜老师班级出现时,她没有一味严厉说教,而是满怀爱心换位表达,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姜老师写了一段《墙壁的话》念给孩子们听。全文如下:“我是七(1)班的墙壁。暑假里,工人叔叔冒着高温,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满怀欣喜等待着一群可爱的学生来到我的家。为你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你们服务是我无上的光荣,。我是多么爱你们啊!可遗憾的是,你们刚来几天,就无情地毁坏了我漂亮的面容,让我变得丑陋不堪,更让我伤心的是那些伤害我的人还不敢承担责任。我多么希望七(1)班的学生是一群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的孩子啊!希望你们以后别再伤害我了。求你们了。”没有一句说教,没有一句严厉的批评。但从此以后,孩子们都特别当心。有一位特别聪明的孩子,还调出了和墙面色彩相似的颜色,以修补意外出现的损伤。

  姜老师善于用好孩子们的长处,使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有自己的岗位,他们各尽所能,形成了班级管理的长效机制。她特别重视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在班中推行“一人一岗”制度。她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班级的主人,他在班级中享有权利,也要承担义务。她设置了每日值日班长和值勤班长制度,分管班级纪律和卫生。班级有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的管理队伍。整个班级被分成10个小组,设十个小组长;学科分成四层,有四个层长;管理多媒体;负责门钥匙;负责关灯、关门、关窗......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岗位心知肚明,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成为学校大队部的优秀干部。

  尽管已连续两年获得了区“育人奖”。但姜老师并不满足,依然步履匆匆。她把获奖作为班主任工作一个新的起点。她参加了区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参加了上海市青年班主任沙龙活动。她努力汲取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方法,应对新的挑战。不断的学习使姜老师的理论功底日渐厚实,也为她的班主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几年。无论是记录的个案,还是总结报告,都有理论的支撑;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使她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还能游刃有余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姜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做得精细而有章法。她善于从细节中寻找到教育的突破口。一个不会引人注意的细节,姜老师却会敏锐地捕捉到教育的机会。

  在姜老师的班级中,有一些她多年培植的绿色植物。它们跟着姜老师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要小瞧这种安排。在姜老师的眼中,它们是一个班级养成良好班风的道具,更是检测一个班级班风好坏的晴雨表。新接班级后,破坏绿化的事总会发生,不是叶片被折了,就是花盆被打翻了。问题出来的时候,教育的机会也随之而来。姜老师不会责骂学生,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同学们这些绿色植物的来历,如数家珍,言语之间充满了爱。她对孩子们说,这就是生命,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任何生命都该得到尊重。她会小心翼翼、仔仔细细地收拾起被打翻了的花盆,重新把植物种回土中,给它浇上水。此后,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不时,还会有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寒暑假未到,就会有学生提出要领养回去。

  她一以贯之的要求让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至在她出访日本时恰逢主题队会展示,事先安排后小干部能掌控局势,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能顺利完成展示活动。

  z老师很喜欢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她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