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新加坡教育考察感想

新加坡教育考察感想

  • 2024-06-23
  • 8109

  新加坡教育考察感想

  20**年9月15日至24日,阴江市教育局组织部分中小学校长赴新加坡开展为期10天的基础教育学习考察活动。聆听了《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发展与教育体系》《新加坡中小学校长治学理念及思路》《新加坡学校课程管理》等7个专家讲座,考察了新加坡黄埔社区、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

  一、新加坡的基本概况

  新加坡是一个集国家、首都、城市、岛屿于一体的独特的国家。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共712平方公里,人口近508万(其中公民和永久居民377万)。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缺乏自然资源。从1965年独立至今,新加坡走“工业化道路”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国家日益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

  新加坡把国民教育事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视作最大的、最重要的资源和第一生产力。在新加坡,人力资源的素质视作国家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其人才培养策略和精英治国策略值得许多国家借鉴。

  二、新加坡的教育结构

  新加坡的经济成就与其人才培养和教育密不可分,新加坡建立了以“分流制”和“双语教学”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新体制,课程设置灵活,不断给学校管理自主权,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在德、智、体、美、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新加坡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

  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是从英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中发展而来的,既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也致力于培育精英人才。新加坡教育的目标是成为亚洲的教育之都,因此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每所学校的硬件设施绝对都按照国际一流水准设计。由于新加坡属于英联邦国家,而华人人口又在当地占75%左右的比例,所以新加坡教育一直采用双语教育,即以英文教育为主,华语、印度语、马来语为辅。这种多元教学制度非常适合新加坡的学生能适应国际化潮流。

  新加坡共有适龄中小学教育人口52万余人,全国共有中小学350所,其中小学175所,中学165所。全国约有中小学教师2.7万。

  1.新加坡教师

  新加坡教师的周工作量是17-18时,30分钟一节课,一个星期他们要上满35节课。为了更多人次参与备课讨论,新加坡学校习惯让教师分跨至少两个年级,还要同时肩负至少两个不同等级的课程。

  新加坡实行小班教学,一个班不超过35人,几乎每个科任老师都差不多要当班主任,连体育老师、微机老师都不能例外。至于各科的教研主任或年级组长都是在此之外同时兼任的职务。

  新加坡的教师行业,没有加班费一说,学校安排教师作任何事都是份内的工作,学校也不以任何现金或大量的实物分发给教师做福利,但新加坡的教师十分的敬业。新加坡的学校,学生下午2:30就放学,实际上绝大部分老师都会留在办公室,有的改作业,有的备课,有的给学生补课,当然,这一切都是没有额外报酬的。

  2.管理与评价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教师按照学科的不同,划归不同的部门管理。比如华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都是母语,担任这三个学科教学的老师就由母语部主任管,母语部下面再设两个科主任(另一个科主任由母语部主任兼),科主任下面就是各学科的教师。各部门主任则由校长管理和评价。各部门的主任会对自己的科主任进行评价,科主任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采用报告的形式,每年呈报两次。报告从两大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一个是能力,第二个是潜能。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教学,二是教师承担的行政任务,三是教师承担的课程辅助活动,每个方面按照评估细则对老师进行评估打分,按照五个等级进行评定,再排序。每年末,学校会根据每个老师的等级排序发给奖励花红。

  在学校教育管理及其过程中,包括对学校的评估均能注意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理念的提出,有制度的保障,有教育的过程,“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作用更加凸现,因为学校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取决于学校领导人即校长对模式中的价值观及原则的接受,还取决于校长的献身敬业精神。

  3.新加坡学生

  新加坡的中学也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但也注重社团兴趣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能说会道、会思善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发挥特长等在新加坡也搞得有滋有味。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全方位的,绝非是单一的学科教育。他们重视学生除学业以外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及发展是全面的。

  新加坡教育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方式十分灵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课堂和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没有过多的约束和限制,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

  学生课外活动异彩纷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外活动。新加坡学校的课外活动团体有着极其严格的评分标准,并作为往后升学的重要考核之一。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至少参加一项课外活动团体,每周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培养一技之长,有时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开设培养领导才能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训练,注重团队精神。新加坡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就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会理解知识之后,懂得学以致用。

  三、新加坡的课程设置

  (一)体现以“精英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是与培养“精英”人才联系在一起的,新加坡教育部认为,人的能力在出生时是有差别的,为了使具有潜能的人能发挥才智,不至于被埋没于普通的教育环境中,就要由国家提供使他们顺利成长的“快捷通道”,设有“特选学校”,这是一种“优生优教”的方式,把优秀的人才集中起来教育培养,营造“精英教育”,保证“国民教育”的质量。新的课程更加强化了培养少数顶尖学生的思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20**年开始实行的“直通车计划”。针对某些智力和能力特优的中学生给予他们特殊的教育政策:开办特殊的课程,实行特殊的评价标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接受更为综合的课程教育,不必参加全国范围的“0”水准会考,可以直接进入初级学院学习(读书)。这种富有弹性而又宽松的政策,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和整合知识,更好地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天赋,培养精英人才。

  (二)选修课课程丰富是新加坡中学的显著特征

  新加坡必修课、选修课的设置既显示教育目标,又切合学生实际,考虑到学生会考的情况,如音乐,在中一、中二时音乐设为必修课;在中三、中四时设为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选修课纳入会考,促使学校很好的落实。新加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是学习领域与生活技能培养交叉设置,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选修课课程丰富是新加坡中学的显著特征,它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志向,培养专业技能,促进发展个性特长。

  (三)新加坡注重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结合

  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和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进行开发的,以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符合学生的需求,因此新加坡非常重视,而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新加坡“创意校本课程”有其特点:主要是通过设置“思考”课程、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

  从课程设置看,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学一周两节“思考”课程,内容由学校自行设计安排。对学生的创意培养,体现在学科渗透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如“专题作业”,学生在自己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完成专题作业的过程中,就有很多的创意。将“创意校本课程”与企业联合,取得赞助,使得活动能持续开展。通过“创意校本课程”将学生的创新设计不断完善,然后与理工学院、大学或有关研究单位联系,将这种创意进一步升华并最终转化为实际运用。

  四、新加坡的教育特色

  在新加坡对基础教育的学习考察过程中发现新加坡的教育具有以下几大特色。

  (一)教育的公平性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国家。在新加坡500多万人口中,76%是华人,14%是马来人,9%是印度人,1%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大量的华人把东方文化带入了新加坡,也同时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带入了新加坡。新加坡的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在:各种族享受教育的公平性,在新加坡各种族的适龄儿童,具有平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利,在学校教育中,除学习英语外,每个种族的学生必须学习自己的母语;教育经费投入的公平性,新加坡教育经费是新加坡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国防经费的第二大开支,新加坡公办的所有学校都由新加坡教育部主管,在经费拨付上严格根据各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拨付;教育过程的公平性,新加坡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及时进入小学学习,在六年小学教育中享受平等的教育,进入中学后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业成绩情况,分别享受四年或五年的中学教育,力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住中学时代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为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开设工艺课程,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为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好基础;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公平性,新加坡对学生考核评价既注重考试成绩,又十分注重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做义工、参加社团活动的表现和成绩。

  (二)教育投入的多样性

  新加坡政府在教育上投入了极大的财力,在新加坡有公立小学175所,中学165所,初级学院20所,除此之外,还活跃着多元化的私立学校提供了许多包罗万象、各具特色的课程。它们为新加坡人和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三)教育资源的开放性

  在新加坡考察的学校虽然不多,但也能发现新加坡的教育资源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校园高度开放性;图书馆、阅览室高度开放性;体育设施和休闲设施高度开放性;学校对外高度开放性,新加坡中学、初级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利用其优越的教育资源,招收大量的留学生,目前在新加坡的各类留学生约有10万名,其中中国留学生大约占50%,预计到20**年留学生人数达15万名。

  (四)教育的多元选择性

  新加坡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因材施教和多元选择性。新加坡的教育选择既是一种民族化的选择,又是一种世界性的选择,还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普遍性选择,这种选择无疑能激起我们教育工作管理者的思考和创新。

  (五)教育的自主性

  新加坡教育的自主性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学校方面,新加坡教育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为学校拨付充足的教育经费,不为学校制定培养模式,怎样培养学生是学校的事情,教育部不干涉,学校根具自己的条件和特色,制定自己的课程标准、培养特色,招收相应的学生,学校有完全的自主权;学生方面,新加坡的学校分为政府学校,政府辅助学校和自主学校,新加坡教育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每位学生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学生在选择学校方面具有高度的自主权。

  五、新加坡的考察启示

  为期10天的对新加坡基础教育的学习考察使参训校长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新加坡的国情、教情及校情;更新了观念,对学校管理的理念、策略和评估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对完善和优化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模式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新加坡教育给了我们深刻印象和很多的思维冲击,现择要与大家共研和分享。

  (一)发展教育,在宏观思路上要有高远的目标

  1.学习新加坡国家理想教育成果的目标。新加坡国家的教育使命是“缔造国家的前途”。1997年,吴作栋在七届国际思维大会上提出了教育的愿景:“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重思考的学校,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能力面对挑战;好学习的国民,缔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倡导创新精神。新加坡将教育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结合的国策给人深刻的启迪。

  2.校长要有仰望星空的高远志向。在新加坡,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使命,小学、中学、初级学院等不同级别的学校都有理想教育成果的目标,以此来引领学校的发展。校长虽然不是什么官,但政府将一所学校交给校长管理,校长理应在自己的任上筹划学校发展的远景并设计好一整套发展的思路。比如,像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就有高远办学志向:“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社会的国民”,因此德明政府中学将学生人格培育作为学校教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环来抓。由此提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成为堂正君子、放眼世界、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坚韧的品格”等要求,这些都值得阴江的校长去思考和学习的。

  3.跳出“点”的局限,实现“面”的突破。在考察新加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拷问中国教育和新加坡或西方教育的差异究竟在哪里?德明政府中学的校长符传丰博士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撇开制度和体制的因素,可能中国的教育在“点”上关注得多,过于关心学生、学校的考试成绩,许多工作都围绕着提高“成绩”在转;而新加坡的教育则是在“面”上做文章的。比如,同样是成绩的考核,新加坡往往是从面上展开的:在新加坡高考升学满分90分,其中修语文、数学、科学三科60分;反课程(也称对比课程即文科方向的要选一门理科方面的课程、理科方向的要选一门文科方面的课程)为10分;GP课程10分;专题作业(与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科目有相似之处)10分。这样的考核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全方位的来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校长也应确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

  (二)管理学校,在中观策略上要有创新的举措

  在新加坡,校长在教育部严格规定下,根据自己的治学理念,同中求异,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管理好一所学校有许多的因素和环节,但新加坡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有三个方面策略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1.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新加坡,校长在关注教师团队士气、让教师有归属感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各区成立一个教师专业发展卓越中心,供教师们分享实践经验。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给年轻教师传授经验。新加坡的学校有扎实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良好的晋升制度和激励机制,为教师设计教学、行政管理和特殊专才三条晋升管道;每个教师每年享有接受100小时培训,其中60%的培训内容与自身专业有关,另40%则与个人兴趣发展有关;教师培训从组织到活动开始、到培训进行中、到活动结束的反馈,一是非常务实,二是充满了人性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们许多学校也在抓教师的培训,为何收效甚微,这需要我们去思考。

  2.确立多元的课程体系。在新加坡有多元的课程体系,在每一个学段都设置了丰富多元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中学就有六种课程体系:综合课程、特别课程、快捷课程、普通学术课程、普通工艺课程和职业课程,让每一个层次的人都能尽可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既有利于培养“高精深”的精英,也可以培养众多的操作实用型技术人才。这样的课程体系虽不一定适应我国教育,但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课程结构和水平影响学生的素质结构和水平;一所学校只有课程改变了,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程有特色了,学校才会有特色。因此,我们的校长,要在实施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长和学校的自主能动性,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3.健全立体的评价模式。新加坡的学校在充分利用社区和校群资源办学的同时,建立和健全立体的评价模式,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教育部从20**年起实行新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增强的绩效评价制度”。它是一个依据能力表现的管理体系,对教师按规定的等级标准进行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聘任、年终花红、常年加薪、职务晋升等切身利益相关,这种灵活高效的晋升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优秀教师获得晋升,而且又是一种激励机制,只要达标就能晋升,没有名额限制,这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为获得晋升而积极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自觉地提升素质,提高工作绩效。在新加坡,从2000年开始启动了卓越学校模式,采取素质保证方针,以自我评估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将校内评估和校外评估、教育过程与取得成果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新加坡对学校和教师评价的方式,虽有其国情作现实的背景,但其中一些评估考核的理念和环节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当前,建立一套适合阴江教育实际的考评模式,对推进阴江教育健康高效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认为,科学引进“社会或第三者人士”对学校办学实绩进行评估有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的。

  (三)提高质量,在微观操作上要有科学的方法

  美国学者(John Ziman)指出:“问题不在于你做什么,而是你做的方法。”考察新加坡教育后,我们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尽管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途径也很多,但就当前阴江教育的实际而言,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注意的。

  1.进一步关注小学教育的质量问题。在新加坡,对小学6年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在他们看来这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新加坡对小学教学的质量监控也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在小学四年级就有第一次考试并依据考试结果进行第一次分流。在小学六年级要进行全国性的学生离校考试,其考试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上什么样的中学,所以学校、家长、学生对这一考试是高度重视的。这一做法虽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政策,但他们对小学生提出的“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的学习目标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成绩”优劣直接影响初中、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是一个极其朴素的常识。

  2.真正贯彻“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李显龙总理在20**年8月指出:“我们得少教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成绩诚然重要,考试一定要及格,但成绩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在学校里,还有许多生活上的事物值得我们学习。”为了落实“少教多学”,教育部提供了两大支柱:一是为学校领导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裁减各科课程内容;促进师生交流、了解学生;鼓励教师反省教学和分享经验;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育领导发展中心。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机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有教育意义的创新科目:以学术本质为内容;以应用和实践为主导方向。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有所发展,从而实现人尽其才。

  新加坡政府不仅从理念上,更从教学实践层面上给予了学校和教师明确具体的操作指导,以确保“少教多学”落到实处。这为我们深化课程改革,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应该把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课程改革的现状,提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无疑是这次考察的一大收获。

  3.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管理。新加坡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从20**年起,在每周课程表时间抽出一小时,供教师用于反省和设计教学,以及与同事分享此专业经验。提高师生比例和给学校提供更多的协助人,更有利于学生课堂自主性的发挥。到20**年,每所中学都配备了一名专职的咨询顾问;20**年,每所小学和初级学院设立此种顾问。另外,教育部会招募更多的助教。促进师生交流,让教师更了解学生。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推行的“平衡计分卡”加强对教学的过程管理做法很有创意,值得借鉴。

  新加坡教育融合着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更有着独到的见地,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次新加坡学习、培训,开阔了视野,冲击碰撞了思维,感觉受益匪浅。新加坡教育在忠实地实践“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和有用的公民”的理念,新加坡教育堪称卓越。但阴江教育也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尽管阴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的校长定会自强不息,肩负使命的!

篇2:致区文化教育局考察团的欢迎辞

  致区文化教育局考察团的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值此满目青翠,丰收在望的初秋时节,我们有幸迎来了××市××区文化教育考察团的光临,让人无比兴奋和激动。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远程而来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

  我县位于z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皖鄂赣三省交界处。全县土地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合九铁路、沪蓉高速、105国道穿县而过,60余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将我县与××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教育发展源远流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全县现有小学260所,初中42所,普通高中10所,职业高中2所,电大1所,另有民办高中、民办职业高中和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各1所,在校学生15万2千人,教职工近7千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大力支持下,县教育局响亮提出“打造教育品牌,建设教育强县”的口号,树立“八种教育观念”,构建“七大教育板块”,团结带领全县广大教职员工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不断创新,使我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育结构日趋合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办学水平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基本形成了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齐头并进的可喜格局。尤其是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两年一个跨越,三年一个突破。今年我县高考再传捷报,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各项指标全面刷新,本科达线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达3094人,比去年净增944人,跃居安庆市第三位,步入安庆教育第一方阵。但是,我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县域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农村基础教育还十分薄弱。与×教育,尤其是×市教育相比,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奋斗。

  ××与××一衣带水,自古就是一家,小孤与彭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两地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晋陶渊明、宋王安石等江西文人墨客都曾游历,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相似的文化背景为我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条件,相似的区位因素为我们相互学习提供了便利。我们热切期盼××市××区教育专家为我县教育不吝赐教,传经送宝,为我县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自古有松多鹤宿,由来无叶不花香”,这是李白曾在我县留下的美丽诗句。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我县人民,将真诚地邀请××教育届更多领导来交流指导工作,携手共架两地教育交流的七彩桥,共谱两地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祝××区文教局考察团教育考察工作一帆风顺!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篇3:嘉善中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制度

  培养积极分子,吸收党员,是学校党总支的经常性工作。为了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党总支须在每年年初重新整理积极分子队伍,做好培养教育考察,以切实贯彻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把好党员的人口关、质量关。

  1.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和二位党员的结对,对其进行个别帮助和指导,并认真填写好联系人情况记录表。

  2.建立定期谈话制度,平时发现问题随时谈话,及时给予帮助。

  3.经常对人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内容有:

  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20**”重要思想的教育

  ②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

  ③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

  ④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⑤怎样争取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

  4.对人党积极分子考察的内容:

  ①政治立场

  ②思想觉悟

  ③工作表现

  ④组织纪律观念

  ⑤群众观念

  5.积极分子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每半年至少写1-2篇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