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毕业生致母校的一封感恩信(2)

毕业生致母校的一封感恩信(2)

  • 2024-06-23
  • 7869

  毕业生致母校的一封感恩信(2)

  一直想写点什么纪念我那渐离渐远的高中生活,或许是懒,或许是害怕回忆,或许是羞于自己的文笔,总是没有鼓足勇气去完成这个愿望,直到这次宋老师提起这事,让我有机会一点一点的揭开了那段充实,开心的记忆。

  还记得高中班主任宋钢老师的一句话:“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时间就是高中,在这里会有一生中最值得交的朋友,会有你最深刻的回忆!”几次或有意或无意地路过学校,站在校门前看着那熟悉环境却陌生的面庞,总有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也许正是这种深刻的回忆才让我每次都有种淡淡地说不出的忧伤,也让我对这所学校充满着感激与思念。

  感谢母校让我有机会认识了那些值得我铭记一辈子的老师和同学。几年来,我们在彼此的一声声问候中不断的努力前行着,在关切的询问声和真诚的祝福中汲取能量收获感动。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句句经典的话语总是在日常彼此间的交谈中被提及,每当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被提及,总能收获一片欢声笑语。同学聚会时总有多说不清道不完的话无不显示着再次见面的兴奋之情。正是这些纯洁的友谊支撑着我们再人生的道路上举重若轻,端然成长。

  感谢母校给了我机会锻炼自身的能力。有时开玩笑说我在高中时高一是生物课代表,高二时物理课代表,高三是地理课代表,是啊,当了整整三年的学生干部,每天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的提升,为之后的大学生涯以及人生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不知不觉中毕业已经近三年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那里的人,怀念着那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感谢母校在高中三年里对我们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无微不至的照顾,希望母校在今后的日子里再创辉煌,越办越好。

篇2:毕业生感言:感谢有你致我的母校

  毕业生感言:感谢有你--致我的母校

  感谢老天,让我曾经与你同在。

  初三临近毕业的日子,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在附中的初中生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在附中的时候,我们会抱怨作业太多,完全没有时间在晚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会抱怨各科老师总是抓住我们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我们会抱怨食堂人太多,极其闷热,而且菜式总不更新换代,吃到味蕾都起茧子了;我们会抱怨宿舍太小,没有地方活动;我们会抱怨太早熄灯,老师管得太严,我们会抱怨学校安排多么多么不合理;我们当然还会抱怨班主任、生活老师总是时时刻刻都盯着我们,什么都要管......总之身处附中的我们,就像一只小鸟被关在笼子里一样,失去了自由。我们总认为着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外面的世界无拘无束,那才是养育祖国的花朵的地方。

  我们都是小孩子,贪婪的小孩子。

  终于有一天,我们脱离了“鸟笼”。我们自由了。

  可是,可是当我们去到新的学校的时候,一个小时不到,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想念。想念我们所谓的“鸟笼”。

  我们如此想念附中暗红暗红的瓦砾;想念我们在晚修安静自习的时光;想念各科老师激情澎湃地讲课;想念附中明亮的饭堂;想念那廉价实惠美味无比的“附中餐”;想念我们温馨的宿舍;想念每次“刀子嘴豆腐心”说要扣我们分的生活老师;想念我们的班主任为我们忙前忙后的身影;想念附中偌大的通风的体育馆;想念附中连通每一个角落的长廊;想念附中的一切安排得井然有序的活动......附中那些以前在我们看来“一点都不人性化”的规定条例,如今在我们眼里成了幸福的标志。

  20**年9月10日,星期五,当我们以高中生的身份再次踏进附中,我们情不自禁地说出来自心底的那份渴望:我们多想再在附中学习和生活,哪怕只是一天。

  感谢上天,我们将永远与你同在。

  感谢上天,让我们遇见你--亲爱的省实附中。

篇3:毕业生致母校的一封感恩信(1)

  毕业生致母校的一封感恩信(1)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高考

  时光荏苒,岁月幽静。当年轮在生命偏僻的角落悄然轻划了三圈,曾经青涩的充满憧憬充满的向往的我们已然成为了大学校园里学弟学妹们敬称的学长学姐。当又是一个三年的轮回宕进新一届高三学子焦急热切的心里,一千多日日夜夜残酷的煎熬便于等待中渐渐显露其在人生的分量;当校园日益图新,以更为繁荣盛丽的景象映入老一届同学们惊羡的眼神中时,母校,以更为强大姿态使外出求学的我们更有底气。

  20**年8月15日,田中新一届高一(1)班成立,在这个号称“盐中班”的我们以一种兴奋的姿态翘首以待,同时又以一种忐忑的心情惴惴不安。高考,大学,未来,何去何从?惶恐又期待的眼睛在观望着,叽叽喳喳的议论充斥于室。然而喧嚣在门被推开的瞬间归于沉寂,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指向门口,推门而入的正是接下来教导我们三年的班主任:宋钢老师。一股无形的压力无声地传遍了教室,少了些许轻松,出乎意料的冷酷,“和蔼可亲”这四个字当时早已被抛往九霄云外,这就是我们新的班主任。我相信许多同学脑海里预设的形象一定轰然倒塌,倒不是宋钢老师长得磕碜,而是面无表情、表现出难以置信的严肃。果然,当同学尚未回神之时,“约法三章”已然公之于众。许多学生私底下都会咒骂三法过于苛刻,毕竟,让尚处于稚嫩的学生完全抛开玩心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可是现在回头看看,透过三年远距离理性的观望,我才明白宋老师的良苦用心。作为一名学生,应当做符合他身份的事情,何况我们心中还有理性、有抱负!

  我总认为宋老师一定深刻地研究过心理学,或者是励志之类的书籍。开学仅仅几天,不,早在军训之时,全班的积极性就已经被宋老师牢牢地掌握了。渴望表现、渴望优秀的每一个人都被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驱使,以最顽强的姿态去做好教官、老师布置的每一件事。可能有少些学生会认为是被宋老师逼着学习,事实上,更多的是我们的意志、韧性在一次次的“逼”中渐渐成长。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尊心,那么任何人如何“逼”也是无济于事的。能有今天的成就,我想许多因素应该归功于宋老师。

  高一时我们就按着高三的标准开始学习,早晨6点半到校,晨读,上课。当城市还处于模糊混沌的状态时,教室里已然响起井然有序的书声琅琅;当阳光还未刺破寒冬笼罩的黑暗时,我们已随着心中的炽热理想扬帆起航;而这一切,我们整整坚持了三年。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可吃啊。谁不想挤在温暖舒适的被窝里多躺上哪怕多一分钟,谁不渴望少几张试卷少牺牲些脑细胞。可是,最后笑到最后的,一定是咬牙坚持到最后的人。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没有进入田中,没有碰上像钢哥剑哥等如此优秀的老师,而是进入盐中做一名平凡的学生混上三年,结果恐怕便另当别论了。高考的比拼的范围不是一县一市,而是整个江苏省50万学生的选拔赛,这数字时时刻刻都警醒着我,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是奋力地拼搏下去,才有可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高二,小高考,倒计时100天,每到晚自习前半小时教室里便人声鼎沸,诵读声此起彼伏、嘈杂纷乱却透出一股力!这就是我们班,我们团队,大家都沉浸在你追我赶的拼搏势头上。记得还是夏天,许多同学背完开始自习后,手中的讲义已经湿了半边。记得还有冬天,从口中奔流而出的词语给班级的窗户糊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窗花。夜以继日,许多同学彻夜通宵地背书,在操场上,在寝室外,在许多偏僻安静的角落里。小高考在同学的眼里已俨然等同于高考,和班级同学在一起学习,一起拼搏,压力与激情、汗水与泪水,如大雪般纷纷扬扬飘荡在脑海里,那灯火通明的景象,那响彻校园的吼叫,才是我们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啊!

  高三,新的起点。于我而言,高三却是不太努力的一年,因为记忆非常模糊,模糊到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甚至感觉高三甚至没有度过一般。那一年,也是我唯一一次数学拿过不及格,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因为我骄傲的缘故,其实是我心里在毕业阶段总有一种阴影,譬如六年级、初三,这些事情都发生过,所以到了高三时压力陡然增大,导致名次一下子滑到了百名开外。学如逆水行舟,田中到底人才济济,一个不留神,曾经成绩还算优秀的我竟然掉出那么远,实在出乎我的意料。现在想来,记忆模糊是因为在高三做了许多重复的事情,比如背书,比如考试,以至于你都没有时间去记忆、去思考,漫天的试卷像雪片般堆在脑海中等待消化,实在无暇估计其他。当然,有一些事情是决然不会忘记的:高考100天,神圣的日子,期待的日子,惶恐的日子,冲刺的日子,教室黑板的角落里悄然而高调的挂上的倒计时牌日益轻盈,每一名同学上去撕下一页的时候心情又会是如何的呢?历史曾经是那么真实而生动的存在过,而回忆里充斥着太多酸甜苦辣、千百滋味的阻拦。高考那天,江苏省都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一如10届学子对葛神杰作的哭泣。当最后一门考完后,你绝对不会还有着之前谋划了千百遍的激动,在微凉清冷的小雨里,在高二时教室隔壁的考场里,最后一份试卷交上去后,你只会轻轻地吐出一句话:一切,都结束了么?当我在小雨里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回望时,那一千多个日夜的煎熬之痛倏然飘散。这是,我的终点;这也是,我的起点。

  尾声:我一直记得开学的那个上午,那时我们班第一次聚集在一起,那时我们在一楼教室的最西边,那时我们一起聆听钢哥的第一次“思想教育”,还有,那句第一次发出的耳熟能详的话:八月十五号,我们第一次见面...........套用《项脊轩志》中的最后一句话,八月十五之话,吾师之言语,今已两千零四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