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学生校庆感言:依依我师,诲我谆谆

学生校庆感言:依依我师,诲我谆谆

  • 2024-06-23
  • 8501

  学生校庆感言:依依我师,诲我谆谆

  离开陵醴一中母校的襁褓已经26年余了!漫长的岁月,很多的记忆都已经模糊,但我最不能忘怀的是我的语文教师--漆则朋先生。

  那是1976年的秋天,我从乡下的第十二中学转学来到一中,被编入高44班。那天父亲领着我来报到,在教学楼的走道上,一位老师将我们介绍给了先生。先生中等个子,目光慈祥而充满睿智,些许华发,自然而然的一种学者风范。也许是由于第一次见到这样有气质的知识分子吧,我很拘束紧张,怯生生地站在那里。父亲手微微颤抖地拿出我画的几幅画:“这孩子还能画画呢。”先生认真地接过,仔细地看着,没有丝毫的敷衍应付,露出真诚和满意的笑容:“很好,班上很需要这样的人才,以后可以帮班上出黑板报!”

  就这样,先生把我领到班上,安排在前排的一个位子上坐下。“同学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很会画画的。”班上的同学发出了一阵窃笑,这可是一所城里的学校啊!我理了个“锅铲”头,穿着一条长度不够的裤子,一只没穿袜子的脚趾从破了个洞的解放鞋里探出头来。如同耕牛跑进了客厅,身旁的女同学本能地皱了皱眉,往外挪了挪身子,似乎嗅到了我一身的乡土气息,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向我袭来。

  班上的这一堂课是书法,我照着黑板上的笔划才写了几个字,先生便巡视着走了过来,举起了我的作业:“同学们停一下!你们看,新来的同学不仅画画得好,字也写得不错!”同学们的目光又一齐扫向我,我的脸又一次涨得通红。先生接下来开始了讲解:“‘宝’字上部是一个宝盖头。这个弯钩我们叫做‘俯钩’。俯钩,宜若鸟之瞰胸”先生把后一句话写在黑板上,然后一低头,模拟着鸟儿俯看前胸的动作。“你们看,新同学的这一钩就钩得很好!”这就是先生给我的第一堂课。几十年过去了,这种形象生动的利用体态语言的教学法,将看来颇为深奥难懂的一句古文讲解得如此清晰通俗,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也许受先生的感染,我深深喜欢上了他的语文课,感受最深的是他讲解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那天他第一次用起了普通话朗诵:“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对海鸭的胆怯,他的语调中流露出鄙夷;而对企鹅的笨拙,先生则是踮脚缩脖,耸肩钩臂,模仿出其摇摆的姿态,用诙谐嘲讽的语气娓娓道出这家伙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恐惧。先生的语调时而高亢,时而激越,时而低沉,时而舒缓,既宏大又细切,如春蚕在咀嚼桑叶,又如野马在平原驰骋:“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最后的一句,所有的同学都屏住呼吸,凝望着讲台,鸦雀无声。这是“***”结束的前夜,乍暖还寒,思想解放的春天还迟迟不肯来临。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惨烈风暴中,先生受到了巨大冲击。在这首诗中,我感觉到他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整个心灵在呼喊。这是对生命的呐喊和对自由执着的爱!在我的眼中,先生不也如同一只勇敢的海燕,在呼唤一个崭新的时代的来临吗!

  先生对学生们的作文总是认真阅读、细致评改,我们的作文本上都留下了他密密麻麻的修改和一段段的评述。我练习写作喜欢在体裁上别出心裁,绘声绘色,先生总是热情鼓励,经常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给当时深深地自惭形秽的我带来了少有的自信和安慰。

  那时的我也不免有些年少轻狂、哗众取宠之举。在一篇《侃老倌二三事》的作文中,我对农场的贫下中农--侃老倌作了一番大恭不敬的细致描述,这在当时是很多人都不敢的:“侃老倌,稀稀的头发,大蒜头般的鼻子,鼻孔朝天,似乎可以插上两炬香。古铜色的脸庞,见到女人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还露出几颗参差不齐的黑牙......,那天我在田里插秧,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一声猛呵:‘阉猪不像割卵像!’......”(编者按:陵醴粗话,大意是“不成样子”。)我当时很得意,交本子之前还特意读给旁边的同学听以博取他们的笑声。后来,作文本批下来了,分数并不高,也没有多少评语。下课后先生把我单独叫到办公室,告诉我,文章的描写很生动,文笔也流畅,但他并不赞成我这样用漫画性的笔触去描写贫下中农,何况里面还有些不干净的农村俗语。“这样写,怕有人会抓你的辫子!”多少年过去了,我仍感受得到先生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和保护。在那个年代,因文字惹祸的事情还少吗!

  先生只教了我一年语文,最后一个学期我被编入了41班。他的离去让我突然对语文课感到索然寡味。就这样,在78年的高考中我勉强上线,直到78年底才收到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年的秋天,十多个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的同学叫上我,一起去看望学校的老师。我请我的父亲做了一面锦旗,题词:“为国育才 诲我谆谆”。我随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同学,来到参天古樟下的、当时还属于陵醴师范,当今科教馆改建前的那栋木板屋里,又见到了久违的先生,先生很高兴地接过锦旗,慈爱地扫视了我们全体:“我羡慕你们!”先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但他也为没有受到大学的教育而深深遗憾,“经历是智慧之母!”他热情地接待着我们,为这批被大学录取和上线的孩子们感到由衷的高兴。直到我们离开,他坚持将我们送到了樟树下,然后目送我们离去,临别时,他大声地说:“上大学要多跟导师交流!我祝你们早日成材!”我回头望望先生,他在樟树下挥动双手的形象如雕塑般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美丽躁动的嘉陵江畔,

  纷飞飘零的岳麓霜枫,

  珠江之滨,流光溢彩,

  熙攘的人群,匆匆的脚步,列车如风般地在时空的隧道中奔驰......

  我1979年3月进入了湖南省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大专班,1982年毕业后在一家工厂工作了两年,1984年考取重庆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研究生,87年毕业后在中南大学工作了十年,期间我成了家,工作上也偶有所得:95年晋升为副教授,但始终感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东奔西走,忙忙碌碌,从此再也没有见到漆先生。97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新千年之际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不久荣幸地晋升为教授。

  20**的盛夏,我收到了母校一中的通知,在一家宾馆参加校友会。在会场的圆桌边,我终于见到了整整26年未曾谋面的漆先生。我忐忑不安地走到他身边:“漆老师,我是李仲阳。”先生缓缓地转过头,在我发潮的两眼中依然能看见先生的眼神还是那么慈祥,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精神矍铄,只不过岁月的年轮已将头发染得雪白。先生在脑海里飞快地搜索,经过短暂的停顿,他很快想起了26年前那个从田埂上走过来的乡村少年。在会场外的休息室里,我跟先生热情地交谈着,除了表达我对他二十余年师恩由衷的感谢外,也简要汇报了我的经历。先生两眼也泛着激动的泪花。岁月匆匆流逝,桃李遍及天下,先生的内心该深感为师者的宽慰。

  在回家的路上,我独自漫步江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心中充满无限的伤感与惆怅,一种忧伤的旋律在我心中升起:“依依我师,诲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26年过去,学生大了,先生老了,寸草之心,怎报得三春之晖!我当永远感谢先生,他用自己的言行给了我责任感、正义感和对弱者的同情意识,使我在十多年的高教生涯中始终能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我是在上课或是在办公,只要见到贫困的学生,先生的形象都会在我眼前出现,我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安抚他那些紧张与自卑的心灵,我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在母校100周年来临的时刻,我的心灵在大声呼喊:“先生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他当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篇2:校庆感言:十年历史十年成就

  校庆感言:十年历史 十年成就

  十年历史,算不上沧桑,她正如刚学会思辨的少年;十年成就,称不上卓越,她却如涅盘的凰凤,令人敬畏;十年足迹,她坚实而铿锵,足够让我们这些学子为她振臂自豪!当远在湘江边的母校将要举行十周年校庆时,我仿佛又闻到了久别校园里扑鼻的桂花香,醉人的香气正不断地向四处弥漫,正如我们这些已扎根天涯海角的凰凤学子。这种清香不断的撩拨着我的回忆,我的思念,我的深深祝福。

  2000年,在这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凰凤中学凝聚着无数师生的心血与梦想,开始了她的风雨兼程!20**年,当我第一次踏进这座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校园时,心怀的梦想仿佛更近了一步。她到处散发着一种力量,令我求学的脚步更坚定;她随处蕴藏着一种温暖,令我年幼的心灵更感动。初中高中的那6年,那七十二个月,那三千零九十个昼夜,我们在母校的摇篮里为理想日夜奋战时,是老师如春蚕、如蜡烛牺牲自己的一切时间为我们传授知识、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朦胧中,老师的身影早已出现在操场,等待我们的出现;课堂上,他们竭尽全力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期盼我们能迅速成长;他们用智慧和甘露,滋润出满目的翠绿。

  仍难以忘怀母校的大食堂,那里的每一位阿姨都是那么的和善和仁慈,不管我们的饭盒有多大,她们都会装得满满的;仍难以忘怀得母校的集体宿舍,那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宿管员阿姨如母亲般的给予我们温厚而无私的爱;仍难以忘怀我高一参加演讲比赛,给我鼓励给我掌声的同学们,集体的温暖还一直在我身体存留;仍难以忘怀高三为缓解我心理压力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一次次的鼓励,一句句的安慰才有如今的我;仍难以忘怀校门口伟岸的毛主席雕像;仍难以忘怀宽阔的操场、青绿的草地;仍怀念我们当时精致的校服......

  时光悠悠,回忆绵绵,如今的我大学毕业走入了工作岗位,可对母校的眷念和感激就像喷涌的泉水,永不停息。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我们歌颂母亲,因为她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同样感恩母校,因为她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篇3:校庆感言:感念母校

  校庆感言:感念母校

  从凰凤毕业已好几个春秋,数年的功夫,弹指一挥间便过去了。今日再回望母校,母校已愈办愈好,而从前我们那段读书的青葱岁月,却只能聊以怀念了。

  忘不了大冬天的我们伴着早起的铃声一骨碌爬起床来围着塑胶跑道晨跑;忘不了大家中午下课后一路小跑去食堂打饭,然后集体一起啃饭的情景;忘不了睡觉的铃声响过后,宿管员阿姨催促我们的亲切关怀......

  太多的忘不了,如今却只能在记忆的明信片中回首。毕业几年,却恍如隔世,通过母校,我们已经顺利在成长的跑道上起跑,却距起点越来越远。再回校探望,母校已增添了更多的年轻面孔,这又是富有朝气的新一代;而教过我们的老师,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年复一年的教导着学生而两鬓更见斑白。

  回首当初,如果没有当年学校紧张的学习氛围,如果没有任课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果没有班主任耳提面命的教导,如果没有高五十九班全体同学的战斗友谊,那我们的前程也许就不是今天这样了。凰凤是一个承载学子梦想和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有严谨的学习环境,有稳定的师资力量,有优越的食宿生活,在凰凤这几年的求学生活是我人生中一个最闪耀的亮点,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感念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