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校庆感言:最是难忘老师恩

校庆感言:最是难忘老师恩

  • 2024-06-23
  • 1931

  校庆感言:最是难忘老师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转眼之间,离开母校桥黄中学已经二十多年了。常言道,最是难忘少年事,母校的人、事、物仍历历在目,透着一股家乡情、师生情、同学情,每每想来,思念之情油然而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后的80年代初期,正是百废待兴、百事待举之时,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均已对“知识就是力量”形成了共识。我和我的同学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中期,虽非“***”的参与者,但确确实实是“***”的亲历者、受害者。不仅文化基础差,且顽劣异常。其时,桥黄中学云集了一批优秀的教师,正是由于他们聚精会神谋教育,一心一意抓学生,就靠我们这批同学,1981年,桥黄中学的高考录取率打破了历史记录,而我所在的文科班更令人瞩目,我则以高分考入了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躬逢盛事,三生有幸,感谢之情,无以回报。今特撷取一二事,略做记录,以为记念。

  校长张林森先生,不苟言笑,不怒自威,全校师生见其大多怀敬畏之心。常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戴一顶干部呢子帽,一双锃亮的黑皮鞋,背着双手,在校园内转悠,见到一些不合校规和不符礼仪的人和事,则毫不客气,立马指正。每每学生夜自修时,他自远而近,脚步声不急不徐,不慌不忙,教室内不管刚才是多么地人声鼎沸,瞬时静得只有翻书声和写字声了。我至今觉得,张林森先生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中学校长之一,他对“***”以后整个桥黄中学的基础设施、师资培养、校风校规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林任申先生,待人厚道,慈眉善目,身形微胖,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活脱脱一家中长者形象。我从未见过他训斥过学生,也从未见过他有不耐烦的时候。但他在学生中威望极高,连最调皮的学生见到他也会老老实实,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具有“人格魅力”和“非正式权威”吧!而林先生上课则是另一番景象,广征博引,妙趣横生,讲至得意处,常作陶醉状。我印象最深的是讲古汉语时,他极善于把一些知识串联起来教授给学生,比如“之”字,在此处应作何解释,在彼处又应当何解,通过比较、归纳,学生极易理解、记忆。细微之处见真知,没有深厚的功底,没有负责的精神,是很难做到举重若轻的。

  政治老师吕炳友先生,黑肤豹眼,声若洪钟,威猛异常。学生对其是面怕心不怕,他对学生是面不善心善。最擅长处是将政治考题中的论述题分门别类,哪一类题分点论述,交代得一清二楚,学生应对考试,大多能讲个***不离十。

  地埋老师吴瑞栋先生,身形瘦小,精明过人,知识面极为开阔,恰应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说。批评学生,常用一词“鬼格式”,后学生送他一绰号--“鬼格式”。他最擅长处是将相对枯燥难懂的地理知识用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作比喻,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学生们很快就心领神会了。

  其他如教历史的胡阿明先生、教外语的吴加言先生、教数学的孙庆碗先生,教学方法虽各有千秋、教学风格虽各有区别,但均是人中高手,可谓一时豪杰云集。

  概而言之,当时桥黄中学的各位老师,一是常怀爱生之心,二是拥有授徒之能,三是做到凝心聚力,天时、地利、人和,方能共创辉煌。这可能也是做好教育工作乃至一切工作的不二法门罢。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至安徽,现在安徽日报理论评论部工作。每当取得一些成果,我都想起桥黄中学的老师,是他们帮助我打下的相对深厚的文字功底,没有他们的悉心栽培,我恐怕是很难做好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的。

  最是难忘少年事!

  最是难忘老师恩!

篇2:校庆感言:十年历史十年成就

  校庆感言:十年历史 十年成就

  十年历史,算不上沧桑,她正如刚学会思辨的少年;十年成就,称不上卓越,她却如涅盘的凰凤,令人敬畏;十年足迹,她坚实而铿锵,足够让我们这些学子为她振臂自豪!当远在湘江边的母校将要举行十周年校庆时,我仿佛又闻到了久别校园里扑鼻的桂花香,醉人的香气正不断地向四处弥漫,正如我们这些已扎根天涯海角的凰凤学子。这种清香不断的撩拨着我的回忆,我的思念,我的深深祝福。

  2000年,在这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凰凤中学凝聚着无数师生的心血与梦想,开始了她的风雨兼程!20**年,当我第一次踏进这座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校园时,心怀的梦想仿佛更近了一步。她到处散发着一种力量,令我求学的脚步更坚定;她随处蕴藏着一种温暖,令我年幼的心灵更感动。初中高中的那6年,那七十二个月,那三千零九十个昼夜,我们在母校的摇篮里为理想日夜奋战时,是老师如春蚕、如蜡烛牺牲自己的一切时间为我们传授知识、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朦胧中,老师的身影早已出现在操场,等待我们的出现;课堂上,他们竭尽全力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期盼我们能迅速成长;他们用智慧和甘露,滋润出满目的翠绿。

  仍难以忘怀母校的大食堂,那里的每一位阿姨都是那么的和善和仁慈,不管我们的饭盒有多大,她们都会装得满满的;仍难以忘怀得母校的集体宿舍,那是我们温暖的港湾,宿管员阿姨如母亲般的给予我们温厚而无私的爱;仍难以忘怀我高一参加演讲比赛,给我鼓励给我掌声的同学们,集体的温暖还一直在我身体存留;仍难以忘怀高三为缓解我心理压力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一次次的鼓励,一句句的安慰才有如今的我;仍难以忘怀校门口伟岸的毛主席雕像;仍难以忘怀宽阔的操场、青绿的草地;仍怀念我们当时精致的校服......

  时光悠悠,回忆绵绵,如今的我大学毕业走入了工作岗位,可对母校的眷念和感激就像喷涌的泉水,永不停息。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我们歌颂母亲,因为她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我们同样感恩母校,因为她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篇3:校庆感言:感念母校

  校庆感言:感念母校

  从凰凤毕业已好几个春秋,数年的功夫,弹指一挥间便过去了。今日再回望母校,母校已愈办愈好,而从前我们那段读书的青葱岁月,却只能聊以怀念了。

  忘不了大冬天的我们伴着早起的铃声一骨碌爬起床来围着塑胶跑道晨跑;忘不了大家中午下课后一路小跑去食堂打饭,然后集体一起啃饭的情景;忘不了睡觉的铃声响过后,宿管员阿姨催促我们的亲切关怀......

  太多的忘不了,如今却只能在记忆的明信片中回首。毕业几年,却恍如隔世,通过母校,我们已经顺利在成长的跑道上起跑,却距起点越来越远。再回校探望,母校已增添了更多的年轻面孔,这又是富有朝气的新一代;而教过我们的老师,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年复一年的教导着学生而两鬓更见斑白。

  回首当初,如果没有当年学校紧张的学习氛围,如果没有任课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果没有班主任耳提面命的教导,如果没有高五十九班全体同学的战斗友谊,那我们的前程也许就不是今天这样了。凰凤是一个承载学子梦想和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有严谨的学习环境,有稳定的师资力量,有优越的食宿生活,在凰凤这几年的求学生活是我人生中一个最闪耀的亮点,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感念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