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桥实校音乐组期中总结发言稿

大桥实校音乐组期中总结发言稿

  • 2024-06-23
  • 3342

  桥大实校音乐组期中总结发言稿

  今天,本人代表音乐组的发言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向大家汇报一下校庆演出 活动的小结,第二部分简单谈谈音乐组的工作与特点。

  第一部分:校庆演出活动小结

  在学校领导、各部门以及老师们的全力支持下,音乐组较好地完成了我校建校 20周年庆典的演出任务。虽然演出仅是校庆活动中的一项,但因为工作量大,牵涉 面广,有必要作个小结。

  一、 回顾工作进程有利于梳理与小结(略)

  20**年1月 起组内启动。观摩、学习南师大、南大、新加坡女校、一中、一女 中校庆视频,组内多次讨论,提出各种节目设想并逐步完善、初拟基调:青春、创 新;三大块面:赞颂、感恩、腾飞。

  初定重点节目:造型朗诵、快板表演;初定开场歌舞《生日快乐》、结束歌舞 《阳光路上》;初步考虑由本校师生与校友共同参与演出。同时开始节目构思、设 计。

  6月 张校长组织高三语文教师讨论节目的文字创作,分头创作《开拓者》、《 崛起》。9月,文字稿由张校长审定,提出修改意见。

  11月 开始排练。

  二、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创编、排练,是理想呈现舞台效果的保证

  校庆演出是重要的,但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排练演出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大 部分学生并非特长生,这都是矛盾。

  在节目的创编中既要考虑围绕校庆的主题,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 并且必须具备艺术性,这对老师来说要求是很高的,备课量也很大。动作的设计上 要兼顾给有特长的学生展示的机会,提高节目的档次;又要兼顾普通学生的接受能 力,着力于简洁、美观、整齐与完整。同时,排练要避开学业考试,我们的做法是 :鼓励学生学会统筹,做到学习、排练两不误。

  我们对所有节目都经集体讨论,再分工创编、排练,并及时沟通修改;所有工 作都有计划、有记录。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这次活动,在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参 与演出的师生,包括初三、高三的学生,共达到240名左右,其中男生的比例接近 一半。相信这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能留下多彩的一笔,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精英教育 、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工作紧前不靠后,在排练时,不同的节目同时 启动,交错进行,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大了,而每个学生每周的排练次数少了。由 于能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创编、排练,所以进程比较顺畅,也是我们理想呈 现舞台效果的保证。

  三、团队协作,多方支持保证预设目标的达成

  校庆是个大活动,只有团队协作,多方支持才能完满完成任务。这是我们最深 的体会。

  音乐组是个小团队,但我们能够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共同努力。

  z老师为保证排练的顺畅进行,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新校区高一、初一、初二的 课务和兴趣组活动以及小学大提琴排练的多项工作;z老师的任务很重,除教学外 还要负责四个舞蹈的创作和排练;z老师除教学与小学弦乐陪练外,还要负责合唱 及语言类节目,但是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可贵的是她们有很强的合作与沟通 能力,能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节目;并承担大量辛苦的录音工作 ;音频的剪辑制作工作,服装饰品的挑选、购买等等,z还把家里的缝纫机拿到办 公室来用。

  小学部的z老师富有排练经验,两个校区奔波非常辛苦,编排的开场舞和语言 节目都受到好评。刚进校的z老师也能密切配合工作。

  音乐组老师不但当编导也要当演员,既忙又累,但大家毫无怨言。

  学校是个大团队,在这次活动中,校长对我们完全放手,在节目的内容、形式 上下放决定权,相信音乐组能够完成演出任务。我们感到压力很大,所以总是十分 慎重地进行讨论,及时请示,群策群力,力求做得更好。张校长提供我们所需要的 经费,并组织文字创作和审批,荣校长经常关心我们的具体工作;小学部陈校长、 校办主任宋老师、德育处严老师都十分支持我们。宋老师在舞台装置和其他方面尽 量满足我们的要求,校办惠老师还培训了化妆老师。

  德育处、教务处在相关会议上都要求老师们能支持我们的排练,年级组长、班 主任以及全体老师都为我们大开方便之门,连初三、高三的老师都能支持和协助我 们的工作;很多老师还参与了辛苦的剧务工作。有演出任务的老师能合理安排好本 职工作,认真参加排练演出。学校各级领导为我们的走台、彩排、演出,严密、合 理地组织安排。荣校长和严老师还来看望排练师生与校友,表示慰问和鼓励。

  两个校区的总务处老师全力为我们做道具,服务非常到位。在电脑组项老师的 带领下,z老师用一个学期的业余时间制作了十个节目的背景视频;电教室余老师 为演出的音响尽心尽力,美术老师和两位医生也积极协助我们工作。

  衷心感谢所有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和同仁!!!

  四、寻找不足与差距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这次演出活动最大的问题出现在10月3日。原计划上午走台、下午彩排,预计 下午二点半结束,所以通知学生家长三点半到四点可到城中校区接孩子。但是上午 走台开始迟了些,师生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大的舞台,有几个节目不是走台而是排 练,时间拖长了,造成学前街堵车。

  其次是有的节目还不够熟练,演出时还有差错,有的学生情感、动作不到位等 等,这和平时的教育、基训、引导都有关系,应当引以为戒。

  第二部分:谈谈音乐组的工作与特点

  学校领导希望我们结合三中全会精神谈谈音乐学科组的工作。

  首先对于三中全会能在报告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段中提到“改进美 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我们觉得是一件好事,也感到是教师的一种 责任。

  我们音乐组的特点是团结协作,善于沟通,把小事当大事来做。虽然我们是非 考试科目,但是我们始终坚持做好两点:一是课堂教学以审美为核心,为培养有修 养的精英人才而努力。难以想象完全不了解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不接触中外经典 音乐作品,只能听流行歌曲的人能称之为精英。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将来也 能走进音乐厅,欣赏高雅艺术。

  二是校园文艺活动走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路线。这是撷取中外学校培养模式中 的精华为我用的方式,即既要给学生自主创编、组织、排练、表演的平台,让尽可 能多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要有校一级文艺队,由专业教师指导、训练起到 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这在多年来我校艺术节中都有所体现。

  音乐组是微型小组,我们活动正常,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年轻教师素质好,专 长互补,前途无限。而本人的作用有限,相信年轻人必将干得更加出色。

篇2:教改期中总结教师代表发言稿:我的课改之路

  教改期中总结教师代表发言稿:我的课改之路

  开学之初,袁校长作了关于转变教学方式的讲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股改革的春风,在邗中的校园泛起了波澜。“转变教育方式,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有幸地被选为初中语文组的代表,开设新模式的研究课,就《窗》这篇课文一共上了五堂课,如今再回首这五堂课,我想其实就是通过打磨,暴露问题,抛弃旧观念,凤凰涅盘,获取新的模式。

  王国维先生在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斗胆借用一下,来形容我这五堂课以及这半个学期的实践所走过的历程。

  阶段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想,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为什么我们举十隅,而学生不能反一隅时,我们依旧喋喋不休?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什么我们常常要代替学生来回答?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为什么我们更愿意灌输知识而不给他们反思的时间?

  但是真要改革了,我又变的无所适从:一方面自己的观念无法立即改变,对新的教学方式很不适应,这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另一方面又很不放心学生,以前千叮咛万嘱咐的东西他们都不会,现在他们真的能自主学习吗?

  面对着困惑,初中组经过学习和研讨,让我在迷茫中认准了方向:我们的课堂应当放手,将更多的空间让给学生,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让学生自主发展”来设计。

  阶段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第一堂课上完之后的沮丧。课堂上很多次我都感觉我体内有无数的话语要喷薄而出,但是被我硬生生咽回。我管住了我自己的嘴,但我没有撬开学生的嘴,学生没有真正地动起来。原因在哪里?因为问题设计上的导向不明显,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大。

  第二堂课,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将两个问题重新修改,导向明确,问题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能得以发散,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课堂开始活跃,但思维一放开,我却又急于把他们的思维收回来,很显然,我自己在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同时,却又想要学生分析的一致性。所以在第二堂课上,我的话明显变多了,我太急于发挥自己的导向性,我想要牵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往我设计的思路上套。

  感谢同仁们对我的批评,我想我在无意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就是传统课堂上的弊病,不敢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敢让课堂由“一言堂”变成“百家争鸣”。

  阶段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痛定思痛,反思以往教学的陋习,我忽然之间明白了,其实教育就在于爱学生,而爱学生的表现在于真正的敢放手。所以下面的课上,我表现得从容而淡定。同组的老师之间流传着一个笑话,说我在自己的手心上刻了两个字:“闭嘴”。其实,这两个字,没有刻在我的手心,而是刻在我的心上。我闭上了我喋喋不休的嘴,但我并没有放弃我对课堂的掌控。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对学生发言给予适当的点评,再交由学生深入探讨,课堂上精彩不断,学生一反以往课堂上的沉闷,高高举起的小手,想要发言而憋得通红的小脸,“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堂课上我确实没有说多少话,但应该生成的问题全都生成了,甚至把我们的思维引向了更深处,当我们真正地学会放手时,孩子们的表现远比我预想的精彩。

  经过这几节课以及后面的不断实践,让我对新模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第一,我们要适应学生的自主发展,解放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有一种爱叫放手。只有放手,学生才能独立,自主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借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我们要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

  第二,我们的课堂要放得开收得回。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首先在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能有思维发散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并且在关键节点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课堂的结尾,画龙点眼,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其实我们就是放风筝的人,我们要能把风筝放得远,我们也要能收得回,而且要收得好,收得妙,这就在于我们对文本的把握和对课堂的操控。

  第三,要多动脑筋灵活运用模式,多向身边的课改先锋学习。在这方面,杜成智副校长常常在前面引领着我们。他们班上学期就构建了小组合作模式,当我们在担心小组合作容易出现的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时,他们班已经按照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学习小组进行了合理的分工。

  当然,新模式带给我的启发和思考,决不仅仅是一篇课文的打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和初中组的同仁们都在自觉地实践着这种模式。我们都经历了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放开怀抱,转变教育方式,也切实地体会到了“自主-导学”课堂的活力,经受了一次凤凰涅盘般的洗礼。

篇3:教改期中总结教师代表发言稿:衡水之行的感悟与反思

  教改期中总结教师代表发言稿:衡水之行的感悟与反思

  20**年3月7日,我们一行20人前往河北衡水,这个将神话变成现实的地方,考察衡水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次考察,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震撼,还有教育价值的冲突与融合、管理矛盾的集聚与释放。

  我将从两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观摩与学习

  1.早操。

  5:40,衡水中学,零度的气温下学生只着羊毛衫和校服,对上千人的围观视而不见,不管先到后到,学生无一例外的捧著书或讲义高声诵读,声音响亮,清晨的镜头下只看见一张张高举的材料,好像要把所有的知识读至内心深处,把所有的梦想读成现实。

  统一号令之后,所有的方阵运动起来,没有领队,方阵之间始终等距,方阵内部排与排紧贴。方阵一个个地经过眼前,口令一声声响亮在耳畔。而在口令之外,来自每个方阵振耳的口号声更是惊醒了北方的清晨。

  衡水二中有操后小班会,大约五分钟,寒风中学生全程肃立,结束后集体呼自己的班级口号,师生气场十足。

  2.早读。

  走进高三所在的“明志楼”。楼的内部四面都是教室。从一层到五层,走廊的栏杆上挂满了横幅,这些横幅讲目标、讲信心、讲过程、讲决心,无论抬头低头,都能让人感觉到高三的紧张与拼搏。

  这是高三的一节英语早读,黑板上给出了五项明确的任务。在播放英语听力时,学生对窗外拥挤的人群仿佛没有半点感知,认真的听、写,没有讨论,只有专注。二中的很多班级则是全体起立,大声读书。

  3.就餐。

  我们看到的学生在路上都是跑着的,唯一不 “跑着”的地方是从教室至食堂的路上。为方便学生就餐,各年级错时吃饭。在排队的人群中,不时看到有学生拿着一本小册子在背、在看(背多分)。若是买面包牛奶等东西,则必须在食堂吃完,不允许带走。餐后剩菜、纸巾及餐具等回收有序。

  4.卫生管理。

  教室内没有一只纸篓,只在楼层有两只垃圾桶。询问学生食品包装袋什么的放在哪里?回答是:在教室吃东西是违规的!早餐时段在校园参观时,看到各班都在打扫自己的包干区,而不同于我们的轮值,整个学校整洁干净。在我与其中一名学生交流时,旁边的学生很自觉的接过同伴手中的任务继续打扫。

  5.午休与就寝。

  学生全部住宿。中午12:40进入宿舍,五分钟后全部午休,期间不允许上厕所,有学生会“小黄帽”督查;午休时间1个小时。晚9:50下晚自习,10:05进宿舍, 10:10全部就寝,11:30之前不允许上厕所;早5:30起床,不得提前。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超过八个小时,

  二、启发与反思

  结合两天的听课、听报告,参观校园、走进教室、办公室、宿舍以及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我们感受到:衡水的严抓细管、激情教育已经内化为每一个名师的信念,成为他们最强大的内驱力。

  1.追求管理的精细。

  学校对学生的时间利用必然经过周密的推敲,学生可谓“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从食堂错时吃饭,到宿舍为了不影响大多数学生休息而对上厕所时间的控制,从每班洗澡时间安排的人性化,到对就寝时间的严格控制。学校将每天的24小时精心安排,又以严厉的惩罚制度排除了众多可能引起学生分心的因素,一天24小时做到了我们学生可能25小时甚至26小时才能做完的事。时间得到了最有效的应用,效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这一点在我们的管理中很值得借鉴。

  2、注重精神的激励

  对衡水学生的主动性与自制力感受颇深,学校尽力燃烧学生的激情,挖掘学生的潜能。他们提出“一个国家、社会、团体、个人的成功之处,不只在于技术的问题,知识能力的问题,更在于精神心态的问题,有了理想、目标、责任感、动力,有了一个优秀的心态,就能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他们以活动、榜样和情境燃烧学生的激情,活动激励如80华里远足、每日宣誓、班级挑战等,榜样引导如每周 “奉献之星” “勤奋之星”等,情境激励如宿舍楼前的“状元路”,图书馆里的“博士廊”,教室走廊里的班级竞争口号、励志文章等。

  给我们的启示:学校要注重精神激励,强调师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生命体验、个人意义以及内在需求和情感意志,诉诸于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内在价值追求,从注重外在规范向重视内在追求转变,使个人及群体的发展从外推逐渐走向内生。

  3、批判性的吸收与整合

  面对衡水效应,我们应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盲目追新,求奇,更不能表面模仿,而应透过衡水经验看其教育本质,经历批判性的吸收、整合及创新。

  一所学校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的历史过程。衡水很多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值得借鉴、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但那种简单的、片面的效仿是不足取的。对于衡水经验,我们应冷静地审视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的不足,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与准则,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唤醒学生的理性自主为目的,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奠定学生发展的基础。

  衡水中学校园内最醒目的是20**年96位清华北大学生的照片,他们的存在是对20**届学生最有力的呼唤,最生动的教育,很快他们的位置又将被20**届学生取代。这一所学校,这里的师生创造了一部传奇,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