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七一班班级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七一班班级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 2024-06-23
  • 6828

  七一班班级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著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华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华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华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

篇2:实施魅力德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方案

  “实施魅力德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8号),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结合本市工作实际,研究决定在全园开展“实施魅力德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20**”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20**,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及省市有关要求,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规律,突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和引导 幼儿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创我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

  二、任务要求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幼儿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华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促使其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初步感知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3.认真做好养成教育工作,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初步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幼儿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幼儿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工作原则

  一是关注德育主体,从目标制定、活动设计、实施过程到教育结果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德育的主人,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二是关注德育实践,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克服假、大、空和单纯思想灌输的方式,多开展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重视平等、协作、参与。三是关注德育体验,引导幼儿在道德情景的实践中感受、领悟、体验,达到品德内化的境界。四是关注德育反思,注重引导幼儿对自身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习惯。

  四、开展“魅力德育”系列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结合“十一”国庆节,深入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形势教育大课堂”的教育平台,,通过“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等内容的了解,利用园本教研时间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断得到深化。

  2、“养成教育”活动

  巩固“重习惯养成,为文明奠基”养成教育活动成果,在全园深化养成教育,强化教育、培训和训练,通过养成教育月活动形式,提升幼儿的行为习惯水平。活动中要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幼儿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幼儿园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儿童,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3、“优质课堂”活动

  构建德育渗透的课程建设体系,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积极改进幼儿园社会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采用体验教育、情境教育、角色教育、讨论式教育等模式进行德育教学;利用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资源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开发有利于幼儿思想道德发展的园本课程。

  艺术、体育类课程要增强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吸引力,潜移默化地传授先进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4、“教师修身带动”活动“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的形象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行为,要求幼儿做到的, 教师自己必须率先垂范, 身体力行。 要求广大教师“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结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培养,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学习活动和 “岗位·作为”“在幼教岗位上闪光”等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做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以“市机关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为准则,规范教师行为,每期开展教师岗位交流活动反思交流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5、“实践育人”活动

  充分利用“手拉手”结对帮扶及社区实验基地,拓展新的学习领域,引领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幼儿的健全个性,培养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全园每月都要入基地,进行一次的园外教育实践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庆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七?一”建党纪念日、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助残日、科普日等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重要日子,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向社会、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

  6、“家庭育人”活动

  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充分认识未成年人年龄段特点,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家校携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随时关注幼儿心灵的成长。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使活动健康发展,特成立思想道德建设教育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六、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把学习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进一步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重要任务,结束本园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做好教育工作。

  2、切实督导落实。每周要安排一小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园性的主题教育活动。长要负总责,保教室、班组要充分发挥作用,所有教职工都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幼儿园要特别重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切实把加强和改进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篇3:度春季学期藕塘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20**年度春季学期塘藕中学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以20**为统领,全面落实《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坚持“讲规律、重人文、求质量、育特色”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内涵,优化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渠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深化“五一”工程、实化“五严”规定、强化“五远离”教育(远离毒品、远离***、远离网吧、远离游戏、远离色情。)、细化“五美”管理(安全文明美、环境氛围美、课堂高效美、节俭消费美、人文和谐美。)、优化“四园”建设(家园、学园、乐园、花园。);进一步打造我校“生命教育”品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从常规入手,以活动为抓手,坚持不懈抓安全文明美。

  2、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以此为指导,强化“五远离”教育,细化“五美”管理,优化“四园”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突出精细管理,夯实德育过程,加强班级管理与考核,鼓励创特色班集体。

  3、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生命教育”品牌。不断完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扎实开展好各项主题(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六种能力的人(即在道德上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生活上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调适能力,在事件上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在险情上有定的救护能力。)

  3、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营造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切实开展“四帮一”活动,建立健全“弱势学生”的档案,因地制宜举行“手拉手”、“结对子”活动,为“弱势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工作措施:

  (一) 优化德育管理队伍建设。

  1、积极推进全员管理。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班主任”的理念,把全员管理落到实处,实行“首遇负责制”(遇到学生违纪现象和安全隐患负责批评教育、负责向主管部门汇报、负责处理结果监督),“课堂责任制”(谁课堂谁负责),“德育导师制”(每名任课教师带两名问题生,每周谈话一次,每学期要向年级汇报一次,每学期和家长沟通一次,德育处制定细则),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员管理。

  2、加强班主任工作的业务培训,定期进行班主任学习先进的德育理念,及成功的德育实践经验,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管理能力,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加强班集体和学生群团组织建设,通过组建班级及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学生群团自主的监督管理作用,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化,增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二) 强化养成教育,夯实德育过程。

  1、 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充实和完善德育内容,切实开展“生命教育”。

  (1)抓好养成教育。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团会、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等思想教育阵地,大力倡导友爱同学、尊爱师长、热爱学校的风尚。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将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德育处、教师值周队、学生值周队、年级组长加大各项督查、检查力度,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2)开展诚信教育。以创建“诚信校园”、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以“诚信教育、诚信管理、诚信服务”为出发点,以“诚信行为、诚信制度、诚信文化”为着眼点,紧紧抓住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制度建设等关键环节,并认真挖掘一批典型,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大力弘扬诚信之风,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做明礼诚信之事,争当明礼诚信之人。

  (3)加强法制教育。全面实施“六五”普法工作,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充分发挥社区相关部门的作用,为学校法制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4)加强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习惯的教育,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及健康饮食的教育,防范流行疾病,和慢性疾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健全学生的人格情操;各校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之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会课、评课、研讨活动。

  (5)积极组织学生“六项能力”培训活动, 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六种能力的人(即在道德上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生活上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调适能力,在事件上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在险情上有定的救护能力。)

  2、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平安校园工作原则,做到警钟长鸣,把安全演练做实,严防火灾、食物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在做好常规安全管理的同时,重点做好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抓好白天值勤,晚上值班管理。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推行对学生进行自护自救知识培训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3、全面开展德育活动,抓好活动的有效管理。以传统美德、民族风情、科技制作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充实校园的三节活动。以兴趣、智能、技能等比赛来激活学生的兴趣,扩大“五一”工程的外延,提高“五一”工程的内涵。开展“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教育活动,开展民族团结、环保、国防、人防、法制、科技、毒品预防、生态道德、资源节约、防震减灾等专题教育。充分利用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教室阅览角、班报等阵地为学生创设学习园地,开展演讲比赛、读书笔记比赛、写读后感、家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等活动,不断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本领,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做个儒雅的人。

  4、继续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召开家长工作会,通报学校办学情况,商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家访、家长会、学生社会实践、家校联系平台、校园网等途径,宣传正确的教育观,争取社会与家长的支持,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施“四帮一”工程,深入推进“扶贫助学”工作。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帮扶“留守子女”、单亲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外来务工子女、后进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全方位、多渠道关心他们的成长。

  5、进一步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开展无锡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唤醒和优化初中生生命意识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以破解学校“生命教育”难题为突破口,以实验研究为途径,不断强化“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加强德育品牌建设,提升学校德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