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师党员学习心得: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教师党员学习心得: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 2024-06-23
  • 7184

  教师党员学习心得: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和”是一种哲学,“和”是一种道德,“和”是一种艺术。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和重视。校园作为社会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只有能够充分遵循办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才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就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而言,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勤奋求知、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毋容置疑,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以学生为本、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服务。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发展是学生的第一需求。这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的工作理念。作为学生也要明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懂得″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知晓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完备、都要靠自己的辛勤付出,靠自己的勤奋踏实、刻苦钻研,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努力营造勤奋求知、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一个基础性工程。

  二、营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创新环境

  今天校园创新环境的营造是为明天学生们走向社会的创业服务的。作为为***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校园理应把营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创新环境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者和学校师生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努力营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创新环境,使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成为鲜明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才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和睦相处、安定团结的校园环境。

  和睦相处、安定团结的校园环境是优化育人环境的前提。“和”意味着按客观规律办事,意味着优势互补,意味着众志成城。“和”能致祥,“和”能聚力,“和”能生财。追求“和”的境界,就是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快学校发展。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因此“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我们每个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真正把“三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坚持“育人优先、教学优先”的工作理念。只有全校师生家庭更加温馨,校园更加文明,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学校才会和谐有序地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四,要以教师发展为本,调动和激发教师内在动力。

  学校要制订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对有学识、高水平、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师,不求全责备,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大力培植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的精神和乐业的态度。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应与全面落实20**的任务联系起来,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的差异,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2:教师党员学习心得:和谐校园以人为本

  教师党员学习心得:和谐校园,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科学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和示范窗口。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基于教育业的特点,笔者认为构建和谐校园,当“以人为本”。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客体。培养健全的人是教育的目标,而人与人的互动则构成教育的过程。我们需要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因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师生活力,以及营造有序校园环境的关键一环。对于广大女教工而言,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为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做出贡献。

  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切实负起作为一名教师的应有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传统上评价一名教师的标准。其中,传道授业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而为学生解惑则是作为一个教师最为基本的职责所在。要做一名能为学生解惑的老师,一要具备过硬的学科素养,二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三要有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对于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做老师的都应该尽其所能给予回答,并且要力求让学生听懂并理解,以避免今后在同一问题上出现错误。当不能立即回答时应当在课后进行研究,得到确切的答案后再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只有这样,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才得以延续。而学生信赖老师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除了做好为学生“解惑”的教学工作,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还应保持虚怀若谷的态度。如果发现自己的解释有误,应当及时改正,必要时甚至可以请教学生,以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深的疑惑。此外,老师应该多从学生处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诚然,考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效果,但这种反馈是在既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下的,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和学生在非教学时间的面对面交流更能获得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受,并据此对教学策略做相应的调整。在这一点上,女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亲和力好、感性敏感的特点,多与学生沟通,听取他们对课程的建议和期望,并建立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赖。

  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第二个层次是构建和谐的教工间关系。教工之间的关系和其它单位的同事关系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点。简言之,教工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和谐校园离不开竞争,没有一定的竞争就没有自我提高的动力;和谐校园更离不开合作,没有教工间的合作,学生受损,学校受损,教工自身也受损。和谐校园需要在竞争与合作间维持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衡量这个平衡点的标准可以在******关于和谐社会的描述中找到。胡***在去年2月19日的讲话中说道:“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当然也适用于作为和谐社会一部分的和谐校园。基于这个原则,教工间的竞争一要符合各级法规,二要讲求公平公正。一个和谐的校园是容不下学术腐败和任人唯亲这样的不正之风的。另一方面,教工间的合作应该得到充分鼓励和制度保障。这种合作要符合“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整体方针。在构建和谐教工关系的过程中,女教工们可以发挥女性特有的柔和个性,为教工间的团结互助及良性竞争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个层次是构建和谐的学生间关系。女教工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女教工纤细敏感的心灵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间的问题和矛盾。其次,女教工可以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和对人性的关怀为学生设计一个更为合理的激励和良性竞争机制。在保证学生间的竞争有效的同时,顾全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目标。广大女教工可以借助自身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优点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工间关系和学生间关系做出有意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