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望湖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望湖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 2024-06-23
  • 4646

  桥新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桥新中学在圆满完成上一个三年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后,学校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达到了全区较好的水平。特别是通过成功创建浙江省示范性初中,整体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路,为了桥新中学的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学校领导班子在充分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制定了20**-20**年三年发展规划,作为桥新中学今后三年的发展蓝图,予以贯彻落实。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桥新中学创办于1970年,现位于桥新街道六虹桥路1040号,学校三面临河,呈半岛形。总占地面积52.39亩,总建筑面积为11729.76平方米,是一所发展中的初级中学。学校布局合理,主体由教学大楼、实验大楼、阶梯教室和羽毛球馆等四座建筑物构成,四座建筑分工明确又浑然一体。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达15484平方米,到处绿草茵茵,绿树成行,是一座花园式的区绿色学校。学校教学场地除教室外,有音乐、美术、劳技、实验等专用教室,同时还拥有现代教学配套设施和较为完善的体育运动场地。学校现有30个班级,各级段均是十个班级,学生总数1408人,学校还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教师总人数为93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45人,中学二级教师33人,本科毕业教师为74人,国家级优秀班主任1人,省级“春蚕奖”2人,市劳动模范1人,市先进教师1人,市优秀班主任1人,市教坛宿将1人,市教坛中坚1人,市骨干教师1人,区名校长1人,区名师2人,区教坛中坚1人,区教坛新秀6人,区骨干教师6人,区教坛新苗6人,区“十佳教师”1人,区优秀班主任3人,师资较为雄厚。

  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客观依据和有利条件分析

  1、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制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宏观政策,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地方各级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各项措施是我们发展的有利条件。

  2、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新课程的推进,学校评价制度的完善以及国家人才观的新要求,加之我校具有优厚的办学资源,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瓯海区委、政府和教育局进一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决策,为桥新中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扶持,这是我校发展难得的有利条件。

  4、我校于20**年下半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示范性初中”,学校的新一轮示范性建设项目即将启动,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

  5、我校在瓯海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近几年办学实力、办学业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同,我校的下一步发展势必得到家长、桥新街道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6、长期的办学经验积累,优越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稳定、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三、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地处郊区,原有设施比较陈旧、落后,办学资金时有短缺,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制约,需要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2、由于学校濒临市区,大量优秀小学毕业生流向市区学校,优秀生源的选择受到制约。

  3、教学管理模式缺乏创新,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4、德育教育内容不够细化,忙于完成上级有关部门的常规任务,没有形成我校自身德育教育的特色。

  5、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比较淡薄,自我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结构不太合理,优质教师资源短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亟待加强。

  6、管理工作还未达到精细化、规范化,一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行政后勤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7、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深远,家长对学校中考成绩要求很高,使中考竞争日趋激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制约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高质量的、有特色的、让人民满意的和谐校园为目标,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加快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硬件设施建设,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我校教育和谐、优质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二、办学理念

  德育为先,质量立校,科教兴校,全面关注人的发展。

  三、办学目标

  1、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校建设成高质量的、有特色的、让人民满意的和谐校园。

  2、具体目标:

  (1)办学条件优质化。在学校硬件设施已经到位的前提下,改建旧教学楼窗户,筹建塑胶跑道,使信息技术设备、图书室、实验室、体育活动室、艺术教育等设施设备达到省级Ⅰ类标准要求。

  (2)师资结构合理化。学校中青老教师结构合理,教师学历本科率达到85%以上,各级名师4名,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比例为18%以上。

  (3)学校管理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编订《桥新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汇编》,关注教职工的生活和发展,以共同愿景凝聚人心,营造和谐校园,使教师愉悦地融入集体中。

  (4)德育教育特色化。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在开展常规德育教育的基础上,细化德育功能,夯实德育效果,形成桥新中学的德育特色。

  (5)教育质量优良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轨,规范学生行为,树立品德标兵,学校教学质量进入区一流水平,入学率、年巩固率达99.8%以上。

  (6)校园环境人文化。校园自然环境美化,要凸现校园文化气息;校园人文环境要彰显文化特色,师生互爱,干群关系融洽,教风踏实,学风严谨。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的主要项目

  一、创新教学规范化管理,提升常规管理的质量

  1、创新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1)按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桥新中学中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分学科拟定《桥新中学中学课堂教学具体标准条例》。以此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完善《桥新中学中学教师工作考核评估制度》、《桥新中学学生民意测评制度》,增加对教师教学过程质量考核的权重分值,正确管理和引导学生,以保证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民意测评更加具有真实性和公正性,引导教师敢于管理学生和善于管理学生。

  (3)出台并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贯彻落实任课教师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管理体制。

  (4)加强对学情的诊断分析,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加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沟通,形成三年内稳定的合作关系,落实责任目标。

  (5)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领导、分管部门领导要参与备课、听课、检查作业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活动,要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实施专项检查和研究,必要时可向全校作通报。分管部门领导要认真实施常规检查,重过程,重细节,强化督促检查。教导处要制定《桥新中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予以全面全程的监控。

  (6)制定《桥新中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拟定常规教学管理问责制并严格执行,对常规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

  2、创新常规教学机制

  (1)备课。备课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即集体与个人结合;教法与学法结合;传知与培能结合;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要精心撰写教案,教案必须做到八项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教改思想、理顺设计思路、重视学生活动、突出重点难点、精心安排时间、科学设计板书、及时进行反思。另外,备课,要整合教学资源,要把学科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倡导教师利用媒体完成教学设计。学校每年要举办优质课件比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比赛并评奖。

  (2)反思。要求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行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只有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运行方式和机制,才能使教学反思走出“浅层化”误区,教学反思才能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教师要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反思与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3)听、评课。教研听、评课要建立新机制。听、评课要量化,听课要记录提问次数、活动时间、学习过程的细节、学生的投入状态;评课要科学化,要用一些数据说话;评课要规范化,要指出教学中的不足,要发现教学中的优点,要杜绝发言内容重复。评课要具备“六评”的意识:评教学思想、评教学目标、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评教学特色、评教学效果。

  (4)加强作业检查。作业标准细化,学生完成量、教师批改量都要细化,最后提高“质”。应完善规范学生作业完成量(训练量)、教师批改量,两个量应科学化、规范化,作业批阅应做到有发必有收,有收必看,有看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注重及时批改,注重面批面改。鼓励教师在批语中给予学生鼓励和关爱,用批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5)辅导。学科辅导要按时到位辅导,鼓励教师参与其中,对优秀生、后进生和学科不平衡的学生进行学科辅导,完善尖子生辅导制度。

  (6)考试。教导处要严把考试的审查关和质量关,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改进学风,确保考试具有公平性、准确性,成绩具有真实性,分析具有指导性。①细化考试的每一个环节,并将其责任化、任务化,做到事事有人做、有人查。②严肃考试纪律。③对阅卷和登统的每一个环节及时记录,认真评价和总结。

  (7)试卷分析工作。每次考试都要做好试卷分析工作。期中、期末考试要由教研室组织试卷分析工作,月考要由年级部组织试卷分析工作。试卷分析工作要针对命题、学生答题情况、教学环节落实、教学措施整改做出分析总结,应通过结果来反思教学的过程。每次考试后,都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试卷作抽样分析工作,明确学情,加强反馈,加强指导学生的针对性。试卷分析工作要和班级质量目标、学生学情诊断制结合起来开展。

  3、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能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就谈不上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总之,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命脉之所在,一切教育方法的改革,最终必须落在课堂上,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1)教师要进一步改变课堂教学观念,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师生的和谐互动。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智能并重。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量力施教”、“因人施教”。

  (2)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激活教师打造精品课的意识。系列性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以此全面推动教师打造精品课,并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行为,钻研教育艺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如“同课异构”法、“同课持续改进法”,使教师们在学习活动中比较、切磋、打磨,达到课堂最优化。

  (4)鼓励教师课前反思,做好充分准备,既写教案又写学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督促教师课中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掌控学情,教学行为符合规律;倡导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为以后改进提供方向。

  (5)学科组、教导处、校领导要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最真实的课堂情况,通过研究、分析、诊断,提出优化建议。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导副主任每学年听课不少于40节。

  (6)跳出课堂看课堂,积极开展读书活动,鼓励教师读书看报,丰富人生、丰富情感、磨炼意志,提高自我综合能力。

  二、加强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确立“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的观念,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桥新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方案》,建立教师发展层次和梯级培养计划,设立《教师成长档案》,建立学校对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的常效机制,鼓励多出名师,鼓励骨干教师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也为青年教师缩短成长期创造优良条件。鼓励强势学科或教研组办出特色。

  2、充分挖掘我校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资源,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科研活动中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每年对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进行考核。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每学年额外听课不少于20节,一学年面向全教研组或全校教师做一次学术报告,面向全学科组教师做公开课或观摩课一次。在校内树立教学典型、师德标兵,通过橱窗展览、广播宣传,推出知名教师,塑造桥新中学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我校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教学业绩,扩大我校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社会知名度。

  3、结合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安排,举行各种教学比赛,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拟分年龄段,分不同标准举行各类教学比赛。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师德考评小组。完善和落实《桥新中学师德师风建设评估方案》,大力培养和倡导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倡导全体教师与学校结成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的团队精神;倡导全体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加强自主发展的人文精神。克制利益驱动思想,反对懒、散、慵的作风。

  5、培养师德师风过硬的模范型教师,培养乐于和善于育人,精于育人之道的自主实践的创新型教师;培养具有反思、探究能力的科研型教师。三年内,教师的本科合格率达到85%以上;区级骨干教师增加4-5名;区级教坛新秀增加2-4名;区级名师1-2名。

  6、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鼓励由学历的提高向能力的提高转变,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培训重点逐步从关注学历转变到关注能力,实现从学历的进修提高到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的转变。

  7、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用于教科研和教师培训的费用要逐年增加。

  三、扎实贯彻科教兴校的理念,提升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科研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泉,教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我校应扎实贯彻科教兴校的理念,提升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1、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教科研制度,与上级教育科研部门形成网络体系,加强互动,培养一批我校自己的教科研骨干人才。建立校本教研机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自行研发一些课题,把课题研究的根扎在本校的教育教学土壤上。

  2、教学研究过程化。摒弃以往教学研究走形式的弱点,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引导教师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上开展研究,研究放在教学过程中,把教、研、学纳入一体。

  3、建立一套督促和考评教师的读书、反思和人人参与科研的制度,为学习型学校的构建打下基础。三年内,教科研成果的质量提高,获市级以上奖明显增多;区级科研课题完成2-5个,市级科研课题完成1-3个。

  四、完善课程建设,培养个性化的高素质人才

  在推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的课程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意义。办学的多元化、育人的个性化,探究性、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都需要学校通过课程建设来完成。我校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探索和形成有桥新中学特色的、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有示范意义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把课程实施的自主权尽可能多地交给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1、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资源,合理有序地安排好各年级、各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师从学科实际出发,处理调整好教材的板块之间衔接过渡,处理好难易度、教学时数,处理好讲、练、测的有效度和可信度。

  2、组织教师反复学习、领悟、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各学科结合教材、学情,找准学生思维成长点,积极推动研究性学习。对我校来说,找准研究性学习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结合点,提升研究性学习水平其意义十分重大,在一学期内至少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

  3、切实开展综合实践课程。为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学注入活力,加大综合实践课程师资的培训力度,扎实开展综合实践课,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4、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以编辑桥新中学校本课程教材为抓手,认真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编出具有桥新中学特色的育人教材。三年内,应编出1-2本育人读本。

  五、细化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效能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之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外在形象的体现。重视德育,学生有了高尚的思想情操、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内在的精神动力,全面发展才会得以落实。

  1、建立科学、高效的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以班主任校本培训为抓手,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班主任队伍。依托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采取主题讲座和座谈沙龙等形式,聘请专家讲学,通过多种途径建设班主任队伍,极大地发挥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2、结合家庭教育,整合班主任谈话工作、任课教师的全员育人工作、主题班会的教育工作、心理咨询工作。深入开展德育导师制,发挥各角度育人的最优效果,树立育人工作的一批名师,引导他们创造育人的特色模式。

  3、建立《学生成长手册》,促进学生个性特色发展,规范学生做人、处事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团员档案手册》,记录团员成长历程和违纪表现;发动团员建立社团,并开展有效的工作,丰富校园生活;建立团委对团员的监督机制和对违纪团员、惩戒教育制度。

  4、扎实开展班级五项竞赛活动和学生千分卡制度。以此来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活动的开展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5、制定后进生转化方案,深入开展学校领导和班级结对活动,启动学困生转化的科研课题,加大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奖励力度,努力提高社会对我校办学效果的满意度。

  6、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开展学期“家长开放日”活动。广泛使用“家校通”手机服务信息渠道,畅通家校广泛联系的途径。

  7、加强学生会、团支部、自管会的干部队伍建设,让学生干部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提高育人实效。

  六、精细、规范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

  学校要和谐发展,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达到过程精细化、规范化。以精细化管理促动学校工作水平整体性提高,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案可查,凡事有人负责。

  1、优化管理服务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继续完善立体化管理模式,强化四个责任制:一是班主任班级管理责任制;二是处室主任责任制;三是任课教师学科教学责任制;四是值日教师责任制。

  (2)完善学校班子分工制度,按班子分工情况合理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并实行管理工作问责制。

  (3)各项管理服务工作都要做到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安排要细,过程要实,并持之以恒地开展。

  2、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全面做好全校师生的安全工作。

  (1)保证三年内学生犯罪率为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继续实施并强化值日制度,强化政教处工作人员的校园巡查制度,畅通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对学生会执勤的管理,提高执勤效率。

  (3)有效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学校领导在每学年均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扎扎实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对安全管理先进集体及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实行学校安全大检查制度,各部门协同对安全隐患及时排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学校领导要针对出现的安全异常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和解决,以便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工作,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辅助作用

  (1)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人性化服务,辅导教师进行资源下载、课件制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强有力的辅助工作。

  (2)形成机制、强化落实,建立我校网上交流教学、科研活动的信息平台,提升教师整体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为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打下基础。

  (3)学校设专人进行资源库建设,收集教师的优秀课件、论文、试题、教案、教学心得放入资源库共享;购置外地的优秀教学软件充实资源库,供全体教师教学使用。具体办法: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确定所学内容需要做成课件的章节,分配给每位教师,按合理的结构建设。每学年每位教师必须制作一个优秀课件或教案充实资源库,教师也可把个人日常的教学资源充实到学校资源库。每学年学校对在资源库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4)加大校园网站、网页的建设力度。对校园网站进行系统升级,保障网络畅通;对校园网页进行整合充实,提升网页质量和水平。增设视频课堂等内容,不断充实各部门、各教研组的网页内容。

  (5)学校继续投入资金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更换学校两个微机教室的电脑。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部教师电脑的配备工作。同时,充分做好废旧电脑的合理利用。

  (6)加强学校资产的规范管理的使用制度,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对现有固定电教资产协同总务处进行清产核资。新增设备,要与总务处建立统一的资产账目。完善使用、维修及赔偿制度,做到资产不流失。

  (7)加强实验室建设:①逐步更新实验设施,增加数字化实验设备,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②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内部管理,提高实验设施的使用率;③加大内部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实验人员的操作水平,使实验人员逐步走向专业化。

  4、改善后勤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率。

  (1)总务处推行每周常规排查制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保证为教学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

  (2)建立学校财产管理承包责任制,保证水、电、煤用量逐年降低,公有财产的破损率逐年递减,维修率逐年递减。

  (3)提高管理服务效能,降低管理服务成本。

  七、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1、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筹建学校宣传窗或电子显示屏,申请建设学校塑胶跑道,构建学校文化体系,挖掘文化内涵,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彰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充实、规范、完善校园广播系统,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3、建立全校重大活动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制度。各科室将重要的活动事项提前交办公室统一协调安排,通报全校,让全校各项工作更加有序有效。

  4、以各班文学社为依托,继续每学期刊出一期《金蟾风》,精选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学生风采。

  5、精心选择和策划,每年出版一本具有桥新中学特色的桥新中学教师教研论文集。

  6、举办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的各种成果展。如读书笔记展、作业展、书法展、绘画展、教案展、考卷展等,为师生树立榜样,以榜样引导人。各处室要利用好现有的宣传橱窗,定期展览各部门的成果。在学生中开展评选“学习之星”、“文明之星”、“文艺之星”等活动。

  7、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知识竞赛,继续办好主题鲜明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让校园生活更加充实、鲜活,成为育人的乐园。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

  2、加强对教职工开展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追求卓越、永不言败的精神教育;加强对教职工团队意识的培养;加强对教职工职业规范的引导,全面提高我校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育人水平。

  3、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潜心教育教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二、物质保障

  学校要保障在内涵式发展中教育、教学活动资金的投入;保障发展过程中设备的购置;保障合理的报酬分配,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组织保障

  1、领导班子工作要务实、稳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环节干部密切配合,积极投入,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2、落实校长定期检查制,对规划方案中质量目标实现情况进行阶段分析、指导、落实。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能。

  3、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不推诿扯皮,工作要沉下去,扎扎实实,务求实效。

  四、制度保障

  1、制定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保证学校各项制度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2、制定学校对部门领导工作的问责制,各部门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问责制,并予以落实。

  3、加强目标管理。保障目标制定的科学、实际、可操作,每学期进行细化和分解,并拿出实现目标的可行计划,经常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评估,最终保障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桥新中学

篇2:第二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第二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学校本着“放眼未来,抓住机遇,争创一流”的原则,特制订本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

  1、历史背景:

  z作为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新型县级城市,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江西经济要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口号的同时,也提出了把z建设成为赣闽粤边际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作为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和开拓创新精神的z二中,同样需要深化改革,求新思变,加快发展,奋发有为,为实现省市提出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智力保障,为实现学校提出的“力争三五年内创建省级名校”、“初中做优,高中做强,形成特色,创建品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2、学校概况:

  z二中始建于1942年,是目前z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全日制普通完中。从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共有86个教学班,学生5550人,其中高中44个班2625人,初中42个班2925人。全校有教职员工337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2人,中学一级教师131名;高中教职工163人中,有专任教师151人,达本科学历者130人,占86.10%,专科学历21人,占13.9%;初中教职工174人中,有专任教师163人,达本科学历者76人,占46.63%,专科学历87人,占53.37%。高中教师持教师合格证149人,占98.7%,初中教师持教师合格证160人,占98.2%。有设区市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2人。学校占地面积4.24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248万平方米,教学设施有综合楼一栋,教学楼三栋;有学生公寓楼一栋,能容纳1152人,普通寝室一栋,能容纳320人;学生食堂一栋,能容纳1000多师生用餐;有实验楼一栋。

  3、办学优势:

  学校本着“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育人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狠抓学校管理,着力倡导“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好学争先”的学风,充分发挥教师潜力,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特有的办学风格。初中教学全市一流,久负盛名;高中教育稳步提高,居全市普高前列;文体艺活动活跃,学科竞赛捷报频传。近年来,学校获省建设厅授予“园林绿化达标单位”称号、省总工会授予“江西省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省爱卫会授予“卫生庭院”称号、z市教育局授予“德育工作暨文明校园示范学校”称号和“师德教育先进集体”;并被评为地级文明单位和z市内保先进单位;多次被教育局评为全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高考质量先进单位。这些荣誉和业绩的取得为学校今后三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面临问题:

  随着z市城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学校网点布局的调整,以及重点中学初中剥离后初中学生大量涌入我校等情况的出现,我校作为普通中学生存与发展空间正经受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初中学生数的增长,造成教室严重不足,成班率高;初中规模的不断扩张,也挤占了学校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严重制约了高中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学校办学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学校占地面积小,校园狭窄;校舍建筑面积不大。因校舍紧张,成班学额偏大。以上不足,客观上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学校师资状况也亟待提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尚无一人,地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相对偏少,专业教师结构比例失衡,综合科学科教师紧缺。所有这些,都成了z二中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严重障碍。

  今后五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认真总结自身办学经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实现学校跨越式可持性发展,成为赣南示范性特色名校。

  二、学校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以理论、“20**”重要思想、20**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关爱生命”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管理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学校发展方向

  做优初中、做强高中、形成特色、创建品牌,力争5年内达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重点中学”,实现z二中跨越式发展。

  3、办学规模和基建目标

  学校今后五年的办学规模围绕“做优初中、做强高中、形成特色,创建品牌”的目标,初中控制在30个班,高中控制在40个班,共计70个班。学生人数控制在3500人以内,班额控制在50人以下。

  为了实现办学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兴建图书馆、科技楼,更新实验室设备,新增计算机80台,添置图书资料10万册,装备学术报告厅。

  三、学校发展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品德高尚,习惯良好,博学多才,体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使之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2、学校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初中做优,高中做强,形成特色,创建品牌,把学校建成为名符其实的z市素质教育实验名校。

  四、五年具体目标及措施

  1、行政管理

  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行政分级管理模式。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给合的方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校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加强制度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逐级评聘、任用、考核和奖励相给合的用人体制,建设"团结、守纪、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

  2、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干部的培养、使用和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干部竞聘上岗制度,重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建设一支思想进步、理念先进、勤政廉洁、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学校干部队伍。

  3、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并实施《z二中师德规范》,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业务能力。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培养一批具有新的教育观念,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有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校、市、区、省四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4、德育工作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以团队、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德育体系;加强师德教育,形成“全员、全程、全面”的德育工作格局;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增强德育实效;强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完善法制教育网络体系,争创普通中学德育示范学校。

  5、教学工作

  集中精力抓好教研组长、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人员、中青年骨干教师三支队伍的建设,成立专门小组,负责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建立完整的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实施课改工程,构建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提高性课程四块课程体系;形成“低起点、小步子、高标准、严要求、勤反馈”的课堂教学特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课堂有效教学和过程严细管理,管理方法做到“四化一结合”即管理目标科学化、管理方法系统化、管理考核制度化、管理资料档案化;质量目标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相结合,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重视学科组建设,保障质量内涵发展。

  6、教育科研

  走“先知突破,骨干先行,目标导向,全面推进”的教育科研之路,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教育科研制度化,人人参与群众化”的教育科研格局,建立教科研工作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把教科研的成绩和水平与奖励、职评、提干、评优紧密地结合起来。

  7、文体卫生

  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抓好文体卫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成立铜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美术小组等,办好每年一次的运动会、艺术节。抓好文艺队、运动队的日常训练,保持在市级比赛中成绩领先。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学生青春期教育制度,卫生工作达到全市中学领先水平。

  8、总务后勤

  抓好后勤管理队伍建设,确立“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强化后勤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教学设施。适当调整校园规划布局,扩大校园绿化面积,增加校园美化景点,争创花园式文明学校。、逐步改善办公条件,全面更换破旧课桌椅,改善学校教室照明条件。

  五、五年分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9-20**.8)

  (1)建设一支思想进步、理念先进、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结构合理的行政干部队伍。

  (2)理顺关系,突出重点,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和以情治教的方针,努力抓好干部、教工、学生的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进一步优化校风、学风、教风。

  (3)实行校务公开,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形成民主、务实、高效、和谐的学校工作局面。

  (4)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2、第二阶段(20**.9-20**.8)

  (1)以教师发展为本,大力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品味,初步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业务能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

  (2)大力加强校风建设,争创z市德育示范校和省级文明单位,逐步形成“团结、守纪、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

  (3)在原有基础上,学校高中教育有一个大提升,质量有大提高,确保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全市一流。

  (4)音体美教学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5)兴建科技楼和图书馆。

  3、第三阶段(20**.9-20**.8)

  全面实现学校本规划中的各项具体目标,使我校成为z市示范性特色名校,实现“初中做优,高中做强,形成特色,创建品牌”的奋斗目标。

篇3:龙头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琥头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经届次教代会年月日审议通过)

  一、学校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琥头十三中创办于1965年,占地面积108亩,坐落于钟灵毓秀的八公山下。20**年被琥头市教育局命名为“琥头市示范高中”,是琥头市首批“市级示范高中”。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支持下,学校面貌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现有一幢行政楼,两幢综合教学大楼,装备了电教中心,接通了宽带网,“班班通”教学系统配备到每个教室,实现了班级资源共享,建有两幢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建成了400米标准化塑胶运动场。

  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支治教严谨、敬业爱生、乐教善导、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171教职员工,其中高级教师47人,中级教师66人。近年来,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八公山名师”2人。学校注重建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蔚然成风,物理、数学、英语、生化等学科承接多项市级科研课题。

  近两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琥头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琥头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琥头市“工人先锋号”、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市级“学籍管理先进学校”、全市教育创新“先进班组”、全市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领导班子秉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团结务实、锐意进取,正在努力打造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办学新亮点、新特色。

  (二)第一个三年规划完成情况

  我校的第一个三年规划制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创建标准化学校,提升中高考成绩,努力成为八区地区教育领头羊;教研活动形成特色,并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狠抓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名师工程,力争优势学科迈入全市最前列;逐步形成具有“十三中”气质的校园文化特色。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将完成情况简述如下:

  1、20**年我校积极创建市级标准化学校并通过验收;三年来中考“三率”均处八区前列,20**年、20**年获琥头市教育局“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完成奖、提高奖”,20**年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高考指标,但今年高考成绩略有下滑。

  2、教育、教研活动形成特色,并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创新教育工作模式,提出并实施“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把过去由班主任一人管理全班,变为全体授课教师共同参与教育学生的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立足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积极研究探索教育新思路。

  3、狠抓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名师工程,力争优势学科迈入全市最前列。

  落实“名师工程”,有2人获得“八公山名师”称号。推荐多名老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九、十届“红烛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先后派出语文、数学等学科骨干教师赴江苏盱眙等地学习培训,开阔眼界、取长补短。

  4、校园文化系统性有待加强,未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近几年,我校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校文化内涵发展。虽然在充分认识“十三中”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在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及制度建设、校园文体活动、教师人文关怀等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我校校园文化系统性不强,还未形成具有“十三中”气质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学校发展的客观优势

  1、区位优势逐渐凸显:我校坐落在八公山下,是国家4A级地质公园---“八公山森林公园”的“门面”,随着第二通道的开辟和琥头对外交流、旅游发展,学校必将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进一步重视,社会关注度提升空间加大。

  2、随着地区教育布局调整,生源数量得到保证、质量有望提升。

  3、学校内部管理规范有序;教学教研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德育教育,尤其是“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效果显著,影响甚远。

  4、“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初步完善。

  (三)学校发展的弱势

  1、学校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在管理实践中尚未显现成效,各项管理措施有待细化。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中“本科达线率”,初中“三率”未达全市平均水平。

  2、学校的宣传推介工作力度不够。未能很好的将自身成功的做法和成熟的经验形成体系,总结推介出去。

  (四)学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机遇:

  1、当前正处于教育大变革时期,普及高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些因素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谋划对八公山地区学校布局调整,因我校独特地区位优势和良好地办学条件,为我校初中部的发展赢得机遇。

  挑战:

  1、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老百姓对我校的认可度不高。虽然是首批市级示范高中,但处境尴尬。“学校声誉第一”的办学目标任重道远。

  2、传统的教育方式、课堂模式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模式,优化教学环节等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二、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以生为本,面向全体;以师为本,和谐发展。”

  “办学理念”的核心内涵: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实现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追求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发展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实现办学水平的自觉提升。

  三、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发展目标

  以“创十三中品牌”为动力,从严治教,依法办学,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质量、有特色;地区老百姓认可的一流市级示范高中为目标。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师为本,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师德形象。

  (二)培养目标

  1、学生发展:“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师发展:“在奉献中成就自我”,塑造一支“团结向上、创新教学、勤于反思、合作互助”的十三中教师队伍。

  (三)重点发展项目

  1、以“中学生成长导师制”这种先进的德育教育方式为平台,依托“师生结对子”的模式载体,充分发挥我校德育教育的底蕴,积极创建琥头市特色学校。

  2、以改革课堂模式为抓手,以教研创新为契机,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四、发展举措、成功标志以及完成时间(详见附表)

  五、保障机制及措施

  (一)琥头十三中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落实重于一切”的思想,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政治水平和管理水平。选拔和任用干部,坚持专业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责任意识足的原则,严格执行《琥头市教育局所属学校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暂行规定》。

  (二)加强制度建设,修订《琥头十三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逐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财物管理、办事常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宗旨,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定期召开教代会。广泛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沟通,凝聚人心。

  (四)坚持“开门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家长委员会,开设家长学校,接受各方监督。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学校联系,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扩大琥头十三中在八公山地区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为琥头教育发展作贡献。

  发展领域目标举措成功标志完成时间责任人

  学校发展目标8%

  以“改革课堂模式”为抓手,深化以“中学生成长导师制”为核心的特色创建,将十三中办成一所制度完善、规模适中;质量高、特色明、影响广的一流市级示范高中。

  1、修订《琥头十三中管理制度汇编》。

  2、制定琥头市特色学校创建方案并予以实施。

  3、制定以“高效课堂”为核心的琥头十三中课堂模式改革方案并予以实施。

  1、《琥头十三中管理制度汇编》修订完善,通过教代会审议,并予以实施。

  2、通过特色学校检查验收并挂牌,“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模式深入学校德育教育。

  3、“高效课堂”模式成效显著,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1、20**.122、20**.5校长室

  队伍建设10%

  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责任意识足的干部队伍。

  积极建立教师业务培训、专业技能、奖惩激励机制,培养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

  1、干部队伍建设①干部队伍专业化:将一部分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提拔到合适的岗位。②干部队伍年轻化:执行市教育局干部管理暂行条例,提拔一批年轻干部。③干部队伍流动化:中层干部部分岗位实行交流,逐步实行竞聘上岗。

  2、教师队伍建设①组建“中学生成长导师制”德育工作、“琥头子”研究、兴趣协会;②成立“学科带头人”工作室;③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实行年级组内、年级组间合理流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比赛;每年举办一次校内优质课大赛,每学期评选一次“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评机制。

  1、干部队伍建设教代会对中层干部测评优秀率达到50%,称职率达到90%。

  2、教师队伍①组建班主任、德育工作人员“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教师“琥头子”研究、兴趣协会,每学期开设固定讲座1-2次,发表论文,作品3-5篇。②成立“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带动青年教师每学期打造3节精品课(教案、课件、教学实况、开设市级公开课等)。③网站、校报、宣传展牌等形式及时将学期获奖、表现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宣传。④师德考核合格率100%,学生满意度测评90%以上。⑤青年教师3-5年时间成为学校教学骨干,积极申报市级骨干教师。

  1、20**.6

  2、①②20**.5③④20**.12⑤20**.7

  1、党总支校长室

  2、教研处政教处

  德育工作10%

  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德育教育体系,努力把学生塑造成身心两键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领学生个性发展。

  1、“导师制”制定师生结对子;新老班主任结对子;新老教师结对子方案。

  2、班主任队伍建设①每年举行班主任论坛。组织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对班主任举行心理辅导培训。②建立、宣传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规定班主任学期规定任务。

  3、建立年级组、班级量化评比制度。

  4、申报创建市级“家教名校”,形成完善的家校教育体系。

  5、图书、报刊进班,每班建成一个图书角;开展学生阅读、写作比赛等。

  6、建成设施齐备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

  7、教育信息网新闻投稿、学校网站、广播站、校报“取燧报”等宣传媒介。

  1、“导师制”师生结对;新老班主任结对子;新老教师结对子成果、案例及相关材料。

  2、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推出1-2市级优秀班主任或创新型班主任;每学年编辑《德育论文集》;所有班主任基本掌握心理辅导知识及技巧。

  3、年级组、班级量化评比操作规范。

  4、20**年成功创建市级“家教名校”。

  5、校园书香氛围浓郁,学生每月读一本课外书籍,每学期举办一次阅读、写作比赛。

  6、校园心理咨询室设备齐全,心理咨询师专业资质合格。

  7、定期向教育信息网投稿,学校网站、广播站、校报建设良好。

  1、20**.122-7、20**.91-6、政教处

  7、办公室信息中心团委

  教学工作20%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手段,求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利用,达到用网络来服务教学的目的。

  2、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3、继续细化实施目标管理,构建教师评价体系,创设科学激励机制。

  4、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三率”处于八区领先水平并逐年提升,打造八区教育名校。

  5、制定琥头十三中课堂模式改革方案,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课堂模式,并普遍实施。

  1、教师100%会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

  2、完成细化目标管理,教师评价体系科学,激励机制合理,极大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3、教学质量:初中:学区内适龄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99%。毕业生学生学业水平普通高中达线率100%,一类高中达线率,综合素质测评合格率100%。学校教育社会满意率95%以上,满意程度逐年提高。高中:完成教育局的高考指标,继续加强高考特长生培养。

  1、20**.122、20**.73、20**.124、20**.121-2、教务处

  3、教务处政教处

  4、办公室教务处

  教育科研12%

  积极申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尝试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英语教研组);提升教科研水平,服务教育教学。

  1、邀请市教研室每学期对学科进行例行督导,参与文理科教研活动。

  2、各学科申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让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创新型班主任以科研人的姿态研究、分析、解决教育问题、教研问题和学生问题。

  3、组织编撰校本培训教材。

  4、开发英语校本课程。

  5、抽调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立“教学导师团”。

  1、各学科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创新型班主任引领下申报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每年有申报,有结题。

  2、编撰校本培训教材。

  3、完成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4、抽调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立“教学导师团”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20**.72、20**.53-5、20**.9教研处

  学生发展10%培养具有良好生活态度、兴趣爱好;初步具备自我规划能力、文明素养和法制观念;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的学习能力。

  1、组织建立“体艺”青年学生活动社团,学习兴趣小组。开发校本课程与特色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为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2、成立琥头十三中“体艺中心”,负责组织安排专业授课,体艺活动;继续探索教育评价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建立健全青年文明志愿者组织。

  1、每学年新组建学生社团1-2个。

  2、“体艺”青年学生活动社团,学习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有计划、有内容、有成效。

  3、获得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称号,涌现一批师生青年志愿者并予以表彰。

  1、20**.122、20**.93、20**.51-2、政教处3-4、团委

  改善办学条件12%

  校园环境一流、功能区分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学校。

  1、积极争取资金新建学生食堂。

  2、对家属区水电管道线路进行改造,加强管理。

  3、制定教工之家建设申请及方案,报市教育工会批复。

  4、制定琥头十三中校园绿化整体方案,积极筹措资金分步实施。

  1、建设完成设备齐全的琥头十三中新食堂。

  2、琥头十三中家属区水电管道改造完成,管理科学。

  3、建设完成“琥头十三中教工之家”。

  4、按照总体规划设计完成校园绿化、美化。

  1、20**.122、20**.123-4、20**.121-2、总务处3、工会4、总务处

  校园文化建设8%

  加强校园文化物质基础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十三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制定校园文化设计方案

  1、物质文化建设修订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园内悬挂名人名言、学生守则,开辟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

  2、精神文化环境

  3、完善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制度文化建设,修改完善学校章程,对各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建立学校交流平台(飞信)。

  4、以校园文体科技节为主体形式;积极创建校园社团文化。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文体艺术节、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且质量有提升。积极根据学校特点成立若干个校园社团。

  5、按照体艺“2+1”项目方案实施,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6、启动学校校园文化形象工程建设,设计具有文化品位、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校徽、信笺等。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完成,学校校容、校貌进一步改善。

  2、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大课间活动开展有序。

  3、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建设完整,内容丰富。

  4、以校园文体科技节为主体形式;积极创建校园社团文化。每年开展一次校园文体艺术节、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且质量有提升。建立若干个校园社团。

  5、按照体艺“2+1”项目方案实施,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6、校徽、信笺等设计具有文化品位、符合学校发展特色。

  1、20**.52-7、20**.12

  1-2、政教处3、团委办公室信息中心4-5、政教处6-7、办公室

  办学特色12%创建以“中学生成长导师制”为核心内容的琥头市特色学校。按照琥头十三中特色学校创建方案,有序推进特色创建,形成“中学生成长导师制”为核心内容的德育教育模式。特色学校检查验收并挂牌,“中学生成长导师制”模式深入学校德育教育。20**.5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