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参加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有感

参加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有感

  参加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有感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发表主题为《积极心理学与人类幸福》的演讲

  20**年11月9日到11日, 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众多来自国内外的心理学界领袖级专家、顶级学者齐聚一堂,会议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塞里格曼教授在内的国内外专家轮番登场,围绕“积极心态成就幸福中国”这一主题,关注国人“幸福”。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ertin Seligman)和劳拉·金(Laura King)。与传统心理学只关注人的弱点、致力于修复损伤不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关注人的优势,给人以力量,让人对生活中最好的东西感兴趣,在关注病人的同时,努力让正常人的生活更美好。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终身教授彭凯平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能够更好地推动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应用,促使国民对幸福有全新的认识,从而最终实现由幸福的国民个体组成的幸福中国的建设。

  此次大会感受颇多,尽量录得以下精华与大家分享:

  针对“应试教育让学生不幸福”的问题,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认为追求分数与追求幸福可以不矛盾,因为幸福因人而异。对于喜欢考试的学生来说,好的分数就是他的幸福。所以我们要找到每个人幸福的来源。一刀切是偷懒的做法。

  针对“如何改变学生的缺点”的问题,彭凯平教授认为,科学研究证明,教育对人能改变的只有30%-40%。所以,丢掉“我的教育会改变孩子”和“唯教中心”论的想法,了解孩子并顺势而为,发扬他的优势而不是改变他的劣势,帮助他而不是控制他。

  针对中国有不少家长喜欢管学校,逼着学校按照他认为对的教育理念去工作。彭凯平教授认为:这是太自信的表现。教育是一门专业,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尊重教育的科学性、技术性。作为家长,你可能在你的工作领域非常卓越,但你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士。另外,家长也应该超越“自我中心”意识,尊重其他人的孩子,不要强迫别人的孩子去接受你觉得好的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用大气和硬气回应家长的霸气。最后,教师、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培养学生中心的理念,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民主、平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用“Flow”形容一种特别专注于自己熟悉和喜爱的工作时达到的幸福酣畅的状态,这是人类所追求的真正幸福的体验,翻译为“福流”。根据积极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在福流状态时的身心快乐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高尚的。福流的状态体会得越多,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越高。

  【丹麦人的幸福-东西方幸福对话】--Mads Bab(筹建中的丹麦幸福中心主管),丹麦是调查中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国家,Mads Bab提到丹麦的教育:中小学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的培养,轻分数重激励,鼓励儿童自我智力的提升。在课堂上,既定事实(例如概念)无需过多讨论,更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每天早上老师会将一天的课程大体安排告诉学生,之后学生有三十分钟时间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密切关注,及时介入,“积极的放松”。

  推荐书目:

  《真实的快乐》马丁·塞里格曼着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学习乐观--成功人生的第三个要素》 新华出版社出版

  《积极心理学》 任俊着 上海教育出版社

234范文网 www.234f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