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读《苦才是人生》有感:心菩提

读《苦才是人生》有感:心菩提

  读《苦才是人生》有感:心的菩提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白岩松

  喜欢白岩松的这段话,而读了《苦才是人生》一书后,感觉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整本书都在讲心的修炼,学习佛法,修炼心的菩提,让自己能更智慧地面对人生。

  苦乐皆由心造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索达吉堪布上师一语道出了苦与乐的真谛。一个人的人生是苦是乐,并不是由外境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论身处什么环境、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其一味地抱怨外境,倒不如静下来调伏自心。不执见、不痴迷,内心才能宁静。明白自己的心就是世界,外在皆是由心造!

  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

  世间人常说:“不求以心换心,只求将心比心。”又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自己,也爱别人,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最大价值。对他人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是一种善意的情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生活的很轻松,快乐、美好和幸福才会永远相伴。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教育学生、要与家长沟通、要与同事交流、要与亲朋好友相处,其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就是真诚,学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用心去爱,也是就常说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修心是一门技术

  任何一个人的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

  修心,是快乐人生的第一门功课。只要心光明,哪怕周遭长夜漫漫,人生也能充满光明。只要心温暖,哪怕天地寒风凛冽,人生也能始终温暖。只要心淡定,哪怕生活颠沛流离,人生也能安如泰山。只要心端正,哪怕路上山重水复,人生也能坚守正道。只要心透彻,哪怕世界混混噩噩,人生也能保持透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唯淡泊可以明志,唯宁静可以致远!

  最后一句偈语与书友共勉: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34范文网 www.234fW.com

篇2:醴陵听课有感

  醴陵听课有感

  昨天(10月11日),到醴陵一中听课,目之所见,耳之所闻,不由感慨系之。

  感慨一: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是6::40出发,赶到醴陵一中已是9:30了,稍 事休息,正好赶上课间操时间,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学生秩序井然地走向操场。 这时,罗幼卉等班主任老师,说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做操的。于是。大家欣然前 往。我们此行的“功课”是听课,然而老师们也能想到“功课”之外的“功课”,从一 看似简单的课间操中,采他山之石,焉能不令人感叹一中教师做班主任的一种境界?什 么叫外出学习,这应该是一种极好的诠释。

  感慨二:教育,即习惯之养成。下午第二节课,刚上课时,忽然,一阵雄壮的呐喊 声撞击着我的耳膜,伴随着节奏分明的哨子声,“一、二、三、四”铿锵有力,班级口 号声青春阳刚,那阵势像沙场秋点兵,那气势似战鼓齐鸣,那力量如排山倒海。这声音 是从外面运动场上穿透过来的,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这应该是体育课上,老师在组织学 生跑步,为上课做准备活动。不用看,更不用多想,这是一支训练有素、所向披靡的队 伍。由此,再想到每一堂,学生进教室时的有序,课堂讨论的热烈,校园环境的洁净... ...这一切应该都不是作秀作出来的,而是一种长期的培养、熏陶,习惯使之然也。

  感慨三:教育,即创造。观摩课结束后,南方中学的特级教师肖守志作了精彩点评 。点评前,他向上课和观摩的老师,提了三个问题,要求大家思考:一是语文课教什么 ,怎么教,二是语文课学什么,怎么学,三是《红楼梦》为什么会常读常新。第三个问 题,看似有点不切主题,其实正是大师的高明玄妙所在,因为在大师看来语文教学就是 一部《红楼梦》,一个能够把语文教学当作《红楼梦》来解读,并力求常读常新的语文 教师,不被评为“特级教师”又该评谁呢?特级是如何成就的,名师是如何炼成的,我 想肖老师的第三个问题,应该也是一种很好的诠释。之后,肖老师对课堂作了如下的评 价:一是上得很大胆,敢于吃螃蟹,二是上得都很好,三是都有精彩之处。我想,离开 了创造,离开将《红楼梦》常读常新的追求,要做到以上三点,不是缘木而求鱼了,又 会是什么呢?虽然,这是针对语文课的一次点评,其他课又何尝不如此呢,整个教育工 程又何尝不这样呢?

  感慨四:责任,即行动。回到县城已经过了8:30,第三节晚自习刚上不久。长途 奔波,马不停蹄,倦意早已写在每一个老师的脸上。如果想休息一下的话,也不算为过 ,因为一者是出公差,二者学校在开教职工大会,后两节晚自习下班有泡汤之可能。但 是,每一个老师心里都明白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做班主任的6位老师毅然走进了年级组 办公室,四个有下班辅导任务的老师,走进了各自的教室。责任是什么?它其实很朴素 、很简单、很实在,就是把该做的做好,把想在心里的讲在嘴里的落实在行动上。

  是为感焉。

篇3:春游有感:快乐大家庭,我们在一起

  春游有感:快乐大家庭,我们在一起

  20**年4月28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期盼已久的“快乐二五班”的春游亲子活动,以“快乐大家庭,我们在一起”为主题的形式开展了,通过这次活动,作为家长的我们感受蛮多的,首先,在老师和家委们的精心安排下,将活动内容安排的非常精彩和温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对团队精神的实质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孩子们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在互动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与伙伴们的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让孩子们劳逸结合,给他们一个快乐健康的美好童年,给孩子们的身心带来了一个阳光的成长环境,作为家长这是我们所共同期望的。

  然而,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我们也看在眼里,因为,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困难,这就是所谓的“代沟”问题吧,而细心负责的老师们显然也很重视这个问题,所以,才在这次的活动中,安排了家长与孩子互动的环节,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增强了孩子与家长的之间的沟通,拉近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淡化了“代沟”所带来的困扰,让繁忙的我们也停下工作,及时来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我们父母的用心,当然,这些都是和辛勤的老师们是密不可分的,感谢老师们的付出!

  作为家长的我们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能多多组织,因为对于工作繁忙的我们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和孩子进行互动游戏和沟通,同时,在孩子们的欢快的歌声中,让繁忙的我们仿佛也回到了童年的纯真、童年的美好时光,也让我们疲惫的心灵有一个休憩的乐园。这样的亲子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在健康中快乐的成长~再次感谢我们辛勤的老师们!

篇4:读摩顿森《三杯茶》有感:攀登人生的高峰

  读摩顿森《三杯茶》有感:攀登人生的高峰

  读书有激动的时候,但很少有落泪的时候。读《三杯茶》,我泪流满面。为了一个承诺,登山爱好者葛瑞格·摩顿森,放弃了他酷爱的登山运动,选择了比攀登自然界的山峰更为艰难的目标,游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偏远地区,为他们建设一个又一个的学校,让贫瘠的山区走向精神和生活的富足。

  《三杯茶》是一本有关承诺、责任、坚持、慈善和友谊的传记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登山爱好者葛瑞格·摩顿森为纪念因病早逝的妹妹而去攀登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在即将实现登顶愿望的时候,为救同伴放弃了登顶,和精疲力竭的队友一道历经长达七十八小时的营救旅程,下撤时在巴托罗冰川迷路受伤并得到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科尔飞村人的救助。

  科尔飞,是永恒冻土之前的最后一个村落,与世隔绝,贫穷落后。每一年,他们都得在燃烧着牦牛粪的房间里等待六个月,等天气暖和起来才能回到户外。这里,因为贫穷修不起桥,妇女们出嫁后就可能再也回不了娘家;没有学校,只有一位和邻村共请的老师,孩子们即使在冬天也要趴在露天的、海拔3000米高的冻土上学习;离村最近的医院要步行一个星期才能到达,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到他们一周岁的生日,连最普通的红糖在他们看来也极其奢侈珍贵......

  但是,善良淳朴的科尔飞村人把这位“天外来客”当做贵宾,为他煮珍贵的、放糖的甜茶恢复力气,甚至为了给他补身子而宰割了他们命根子一般的大山羊。摩顿森被深深的震撼了,身体恢复后,他承诺:“我要为你们修一座学校。”于是,这个自身经济拮据的美国人,因为一个承诺,苦心奔走十几年,走上一段艰辛漫长的生命旅程。

  读这本书,感受至深的有以下几点:

  1.一诺千金

  这个身无分文的美国穷小子,为了实现对巴尔蒂人的承诺,为了让科尔飞的孩子们能够上学,他四处求援,不断碰壁。从写580封求助信到中亚协会的成立,从三年建成一所学校到一年建起多所学校,摩顿森陆续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区建立了60余所学校,让相当数量的女孩走进教室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美国医院的解聘、恋人的遗弃、社会的误解、巴基斯坦本地人的欺骗、遭逢了美国“9·11”事件和美国轰炸阿富汗、入侵伊拉克,甚至被军阀囚禁,几次死里逃生。但是,在悲伤、沮丧、孤独和濒临死亡之时,摩顿森从来没有遗忘他的承诺。

  一诺千金的背后,体现着契约精神。一份口同承诺,就如同定下了一份契约,虽然巴尔蒂人开始并没有寄希望于摩顿森来履约,但摩顿森时刻牢记着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并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承诺。一份契约通常包含着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当事人身份平等,不是通过强制或者要挟的方式来约定。科尔飞人救助摩顿森的时候,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援助,并没有对他提任何的要求;二是当事人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摩顿森承诺给他们盖一所学校,就是自由地处分自己权利的一种体现;三是信守约定,说话算话。这三点,在摩顿森的这里都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契约”精神在西方文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就是西方文明的核心要素。

  一诺千金的背后,还体现着一种责任。摩顿森所做的事情,用现在大家熟悉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慈善事业。在很多人的眼里,慈善是富人的事情,摩顿森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善事,去帮助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而且,真正的慈善是一种责任感,否则,他怎么会长期深入全世界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并乐此不彼呢?

  2.教育作用

  在摩顿森努力为巴基斯坦的贫困山区建设学校的同时,他看到了西方一些宗教组织装着大把大把的美钞,来到巴基斯坦,建立起来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宗教学校,培养出了一个个具有激进思想的宗教极端分子;他看到了为了打击本·拉登而在阿富汗展开的战争,集束炸弹、地毯式的轰炸,受害最多的是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他看到大量的难民无处藏身,用双手在沙丘上挖出一个坑来,做自己的避难所......

  摩顿森意识到:造就一位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跟造就一名恐怖分子,两者的差别在那里?关键在于教育。那些激进的宗教学校是传播塔利班原教旨主义的温床,要确保我们未来世界的安全,最好的办法不是战争,而是让孩子受教育。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募集基金,想方设法建立更多的学校,让当地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

  在阿富汗战争最为危机的时刻,摩顿森不是选择离开巴基斯坦,而是设法走到更接近战场的地方,亲身感受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寻求更好的途径来帮助难民。他意识到,布什总统只做到了一件事情:让十亿穆斯林团结起来,在未来两百年内一致对抗美国。以美国来说,真正的敌人既不是本·拉登,也不是萨达姆或其他的人,真正的敌人是“无知”。要击败它的唯一方法是和当地人民建立联系,用教育和商业带他们进入现代社会,要不然战争将永无止尽。

  推倒一个极端政权非常容易,但更重要的是让那些曾经饱受压迫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不是再次走入仇恨和极端。教育就像水一样,对生命的所有层面都很重要。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展示“世界警察”的威风时,要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同样,一个教师在教育一个“调皮”孩子的时候,也要想明白你的措施是否得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很多道理也都是相同的。

  3.慢的艺术

  科尔飞学校的赞助者是霍尔尼,他一手创立了现代芯片产业,同时也是中亚协会的始作俑者。摩顿森对他也有一个承诺,就是尽快将科尔飞学校建好,并将学校的照片拿给他看。但科尔飞学校的在建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导致建校的进度一拖再拖,这让摩顿森非常着急,于是亲自督工,搞得大家疲惫不堪。村长哈吉·阿里将他手里的各种测量工具都给没收了,并和他有了一次深刻的谈话,让摩顿森一下子冷静了下来。

  摩顿森说:美国人认为必须尽快把事情做完。我们是个三十分钟解决午餐、两分钟完成橄榄球训练的国家,我们的领导人认为靠“震撼教育”式的宣传活动,就能在攻进伊拉克之前赢得战争。哈吉·阿里教我要花时间喝上三杯茶,把速度放慢,像重视盖学校一样,重视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他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让我知道从跟我一起工作的人身上,我还有太多东西要学,而不应该自以为是,总想着教给他们些什么。

  花点时间喝上三杯茶,关注身边一起前行的人,这是多么好的建议啊!我们现在的社会,一天天地加速着行进的步伐,原来的农田变成了厂房,原来的绿地成了高楼,拆掉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建筑,盖钢筋玻璃帷幕的银行或者风格迥异的餐厅......步调越来越快,生活却变得越来越艰难。当我们盲目地给自己的行为贴上“进步标准”的时候,是否也逐渐丧失了社群、丧失了人与土地的密切联系?

  教育也是慢的艺术。在短时间内建设成一所学校容易,但建好的学校如果能够保持百年而不需要维修,那就需要遵循慢的艺术;讲一句话容易,但要让别人听懂这句话并加以运用,必须要经历一段过程,这是一个慢的艺术......

  快速奔跑的时候,往往看不到身边迷人的风景。错过的东西是很难再找回来的。

  4.人生高峰

  乔戈里峰是一座杀人蜂--金字塔形的锐利岩峰,陡峭到连冰雪都无法附着在它刀刃般的岩壁上。住在附近的居民从来没有想过功顶创纪录的事儿,住在世界屋脊上,光是努力维持温饱就把他们的精力消耗殆尽了。登山者必须用对抗敌人般的战术,无情地对这座山峰展开攻势,但在战争结束之后你还是无法征服这座山,因为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只有幸存者。

  当很多登山运动员寻找新的攀登路线,努力想获得登顶成功的喜悦的时候,摩顿森一个人悄悄地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更高的山峰--为政府顾不上的边远地区盖学校。凭着毅力和决心,他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而且成了真正的胜利者。他所攀登的高峰,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尝试的。

  这是人生的高峰,它的海拔高度不可测量,但每一个有毅力的人,都可以攀登得上。

篇5:读《做幸福的老师》有感

  读《做幸福的老师》有感

  在挑书时,我看到一本绿封面的书,绿色是我喜欢的,题目是<<做幸福的老师>>,这也是我向往的。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抒发了人们对微笑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微笑的渴求,唱出了微笑的无穷魅力。在阅读王三阳老师所著的《做幸福的老师》“微笑教学” 亮出最佳的‘名片’这一章节时,我突然想起了这首歌。

  王老师把微笑称为老师最好的“名片” ,主张“微笑教学” 。他说:“教育应该是在微笑中进行的一项事业,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把自己最美丽的微笑奉献给学生”。王老师结合生动的案例,为读者从四个方面解读了微笑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微笑是对他人的信任,微笑是对学生的赏识,微笑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微笑是鼓舞学生积极向上的勇气” 。王老师也是这样赞美微笑的: 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娇艳美丽的花朵;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意境悠远的诗歌;微笑,是世界上最最沁人心脾的芳香;微笑,是世界上最最动人心魄的旋律......微笑,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技巧,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享受”。

  现实中,我们老师可能已经不会微笑了。我们成天板着面孔,随时在学生面前做威严状,令学生望而生畏,却自以为自己很有威信。其实,这样的威信只是假像,学生并没有在心底里信服。有调查表明:经常微笑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这个老师不欢迎,特别是从心里不接纳,只有反感,甚而对老师产生严重恐惧心理,其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我们有些老师非常敬业,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自己教学也十分认真,但学生就是不喜欢,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吝啬自己的微笑了。看来,微笑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然而微笑是不可做作的,它必须发自内心,必须真诚。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来自于对学生内心的爱,来自于对学生真诚的信任与欣赏。这样的微笑,收获的将是来自学生内心的热爱与尊敬,收获的将是教育之路的鲜花和硕果。

  微笑不仅是教师的,不仅是教育的,它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与力量。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离不开微笑。微笑使生活更美好,使世界更灿烂,使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