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工作总结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工作总结

  • 2024-06-24
  • 5707

  2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公平,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已步入常态化

  今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我县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达到235人,其中初中45人,小学190人。公办学校接受教育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达235人,占全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100%。

  我县已全面开放义务段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他们与本地学龄人口一样享受着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我县公办学校入学已步入常态化、制度化。

  二、认真做好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入学工作

  1.合理制订入学政策。所有学生在评优评先、竞赛考试、转学休学、升学优录(国家有特殊政策的除外)等方式上完全相同。常年坚持开展城乡学生互学互助、手拉手活动,坚持开展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计划,从物质上、心理上、学业上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城乡学生平等意识、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农民工子女逐步融入城市。

  2.坚持纳入事业计划。我们将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履行政府义务教育职责,坚持将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纳入全县义务教育工作体系,认真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科学预测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下达年度教育事业计划,确保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所需的学位数。

  3.科学划片简化手续。教育局每年春季到县民政局和各社区开展调研工作,了解街道行政区划、社区调整、小区开发建设情况以及全县人口分布和学龄人口状况;调查基层学校,把握对口服务范围内学龄人口情况,征求学校意见,为科学划片、编制事业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每年6月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向全县义务段中小学明确招生政策,要求各公办学校对办理了相关手续(持居民证、务工证或经营许可证)的务工人员子女视同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对手续不全的务工人员子女,在确保服务范围内户籍学生入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其入学,对确实无法容纳的,报教育局统一调剂,切实做到了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对务工人员子女做到应招全招。

  三、扩大学位,落实政策,做好服务

  1.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为更好地解决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我县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和加快学校建设步伐,通过布局调整、政府投资等多种途径不断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先后扩大了xx小学、xx小学等学校办学规模,有效解决了学生入学难问题。

  2.注重宣传,强化监督。我们每年6月中旬、春季开学前将学校对口服务范围、招生程序、所需资料、报名时间,在校门口和社区进行公示。每年开学前,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学校招生范围、招生政策等情况,告知社会,让每个务工人员把握政策。全年开通局办公室、基教股、监察室电话,热情地接待家长来电来访,细心讲解招生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规范学籍管理。针对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处于教育弱势、容易失学的特点,我们进一步加大学籍监管力度,在其入学上采取灵活的学籍政策,在转接上严格规范程序,严格加强监控追究,把握学生流向。各学校接收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按程序统一办理通许县学籍。同时建立“防流控辍”制度,通过爱心控辍、资助控辍、制度控辍、责任控辍等措施,确保务工人员子女“一个都不少”。

  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我们安排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但我们相信只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外来学子的求学要求,去除来通许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工作。

  20**年9月11日

篇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工作总结

  2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情况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公平,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已步入常态化

  今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我县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达到235人,其中初中45人,小学190人。公办学校接受教育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达235人,占全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100%。

  我县已全面开放义务段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他们与本地学龄人口一样享受着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我县公办学校入学已步入常态化、制度化。

  二、认真做好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入学工作

  1.合理制订入学政策。所有学生在评优评先、竞赛考试、转学休学、升学优录(国家有特殊政策的除外)等方式上完全相同。常年坚持开展城乡学生互学互助、手拉手活动,坚持开展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计划,从物质上、心理上、学业上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城乡学生平等意识、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农民工子女逐步融入城市。

  2.坚持纳入事业计划。我们将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履行政府义务教育职责,坚持将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纳入全县义务教育工作体系,认真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科学预测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下达年度教育事业计划,确保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所需的学位数。

  3.科学划片简化手续。教育局每年春季到县民政局和各社区开展调研工作,了解街道行政区划、社区调整、小区开发建设情况以及全县人口分布和学龄人口状况;调查基层学校,把握对口服务范围内学龄人口情况,征求学校意见,为科学划片、编制事业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每年6月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向全县义务段中小学明确招生政策,要求各公办学校对办理了相关手续(持居民证、务工证或经营许可证)的务工人员子女视同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对手续不全的务工人员子女,在确保服务范围内户籍学生入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其入学,对确实无法容纳的,报教育局统一调剂,切实做到了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对务工人员子女做到应招全招。

  三、扩大学位,落实政策,做好服务

  1.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为更好地解决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我县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和加快学校建设步伐,通过布局调整、政府投资等多种途径不断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先后扩大了xx小学、xx小学等学校办学规模,有效解决了学生入学难问题。

  2.注重宣传,强化监督。我们每年6月中旬、春季开学前将学校对口服务范围、招生程序、所需资料、报名时间,在校门口和社区进行公示。每年开学前,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学校招生范围、招生政策等情况,告知社会,让每个务工人员把握政策。全年开通局办公室、基教股、监察室电话,热情地接待家长来电来访,细心讲解招生政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规范学籍管理。针对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大”,处于教育弱势、容易失学的特点,我们进一步加大学籍监管力度,在其入学上采取灵活的学籍政策,在转接上严格规范程序,严格加强监控追究,把握学生流向。各学校接收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按程序统一办理通许县学籍。同时建立“防流控辍”制度,通过爱心控辍、资助控辍、制度控辍、责任控辍等措施,确保务工人员子女“一个都不少”。

  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多,我们安排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但我们相信只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外来学子的求学要求,去除来通许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工作。

  20**年9月11日

篇3:中学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范本

  中学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范本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为提升农村现代教育水平,奠定未来教育基石而构建的系列工程之一。它对于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意义为此,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安装了“三种模式”的远程硬件设备;同时,中央电教馆将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与教材同步的优秀教学案例,通过卫星向全国免费播放。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同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这为有效解决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水平较低等问题,开辟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崭新途径。师生们足不出校,便可领略到全国各类名师的风采,迅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实际距离。但通过走访、调研和试点校反馈的信息表明,绝大多数学校在远程教育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真正能用或用好这些资源的学校并不是很多,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效果明显。工作中,我们按照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的远教设备转人转管,使用的方法和成效具体可以总结以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安置了灭火器,在教室安装了规章制度的揭示板等,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协作宣传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规范行动。

  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为了有效地把工作组织好各项目校相互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取长补短,为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网络技术普及迅速、日益发达的今天,鼓励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的老师直接上网学习。我配合老师下载的详细目录,便于教师查找和借用。

  三、抓好培训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关键。

  (1)抓好教师的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对农村远程接收及应用的学习,教师都做了详细的记录。20**年暑期,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对全体老师进行了铜陵县(市)老洲中心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使我们学校教师更加熟悉了业务。

  (2)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积极应用课件,此举,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示范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仅**年—20**学年度,就有二十多位教师上了示范课。

  (三)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工作

  为保证我校的卫星接收、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并要求教师对设备定期进行经常维护,有问题及时上报,排除一切困难使远程教育设备时常运行在最佳状态。县里定期检查资源接收情况,及时和教师沟通,以便能使远程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此项工作有两大收获。

  一、教师情况。**年8月对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电脑的基本使用培训,使本校老师掌握了电脑的基本使用技巧。老师们平时编写教案、制作表格、打印论文、收集资料等,都可以到电教室来,不像以前,唯一获取知识的办法是订报刊,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适当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二、学生情况。学校专门排了电教的课程表,每个班级每星期至少有三个课时,而且每次使用都有记录。电教课改变了以前枯燥乏味的上课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活力,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让学生能更轻松地获取知识。从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和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就可以想象出他们对电教课的喜爱,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了兴趣和信心。由于电教课活动安排到位,电教课准备工作到位,学校领导重视,班主任关心,因而,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总之,远教设备正在改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虽然远教卫星提供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但我们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也要上,力争把我校农远工程工作做好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