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学校教师课改参观学习心得

学校教师课改参观学习心得

  • 2024-06-23
  • 9231

  教师课改学校参观学习心得

  11月13日,带着激动与兴奋以及批判学习的态度前往常德学习,感受跟我们有着无尽相似的课改学校--常德五中学习。两天的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很有一种危机感,一种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被其他学校所超越的危机感。让我觉得不能在沉浸在之前的光环中。此次学习让我有三点感触:

  一、升旗仪式

  清早观摩他们的升旗仪式,首先出场的就是他们的仪仗队,刚一出来就让我们震撼,说实话,虽然平常我们学校的国旗班升旗也不比他们差,但就是由于这套服装让我们的气势降低的许多,让我回来之后马上跟两位主任说,我们的学校的国旗班能否也借鉴;其次就是他们的护旗手,站在升旗台前接受校长的全校表扬,是多么的不容易和荣幸,通过与何校长的沟通才知道,他们的护旗手是每周各班推荐的优生,其理念就是鼓励更多的同学进步,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与人理念;最后就是何校长,十年坚持每周亲自为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博览群书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他提倡的在学会感恩中做人,在小事易事中实践的德育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感悟的智育理念;人人参与、人人快乐的体育理念;会欣赏、会批判、会创造的美育理念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我想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学生一定是一个全方面发展,新型社会下必不可少的人才。于学生个人而言,将会是受用一辈子的教育。同时,我又不得不佩服何校长带领的这个教师团队,他们必是一支高素质、有激情、生命勃发的队伍。

  二、大课间

  虽然我们学校的大课间虽然小有名气,在多方位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表扬,带着学习的眼观,认真观摩了他们的大课间,说真的第一感觉,我们还是有些自信,这得感谢我们这群可爱的学生们,是他们给我们的自信,但是他们“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享有”的体育理念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信念,把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构想,在校园里开展起来,校运会不流于形式,人人参与的这个做法,我认为是我们每个为人师者都应该学习和可以效仿的。

  想起我们每次为迎接上级的检查,不断的为“阳光锻炼一小时”做假资料,让我觉得了我们的教育是全方位的,那种以单一的知识性目标为宗旨的教学模式要摒弃了。体质的增强与体魄的强壮早已提上日程,所以,每天的锻炼很有必要,可是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又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能正确看待体育锻炼的现象,因此,由学校作为一个硬性的实施方案来达到保证锻炼效果是再好不过。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校的阳光一小时的时间要真正的得到保障,还得下功夫。

  三、课堂

  同样是课改样板校,同样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我听了两节课,一节语文,一节生物,第一节语文课,作为外行,我是体会到了那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语言的美感。也看到他们学生的课前预习是那么的到位,想起我们平时要学生预习,很难到位,不得让我想起他们学生评价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生物课上的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苏教版的教材,他们采用的也是学案教学,学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可见是凝集他们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从教学过程上来说,老师从复习提问,开始就是充分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然后小组评价,接着是大家齐读教学目标,有新意,让学生能带着目标自学教材,相比我们平时知识放给学生看,学生看了没有,看进去没有并不知道,这值得学习。在就是老师是给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绝对不会为了进度而赶,想起我这次的调研课,备课组为了赶进度,就是将两节的内容做一节课上,以至于显得时间紧,学生拓展不够,他们是先充分自学,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体现现在课改的理念。只是遗憾的是本节课的内容没有上完,没有学习到最后老师对学生进行的点评。

  常德之行虽短,可是收获却是永远的。希望多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感谢学习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篇2: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课堂因你而精彩

  “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课堂因你而精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已到了全面实施和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南省通许县在课改推进过程中,把《中国教师报》作为全县教师推进课改的指导性报纸,真正学习、研究、应用,并围绕《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高了课堂质量。

  以学带培,钻研课改

  《中国教师报》拓宽了我县教师的视野,为我县的教育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宝贵的技术支持,赢得了一线教师的高度赞扬。

  《周刊》是课改思想的大舞台,是课改的指南针。《周刊》让校长、教师们足不出户即可走近课改名校,了解新课堂教学策略,每一次学习等于接受一次高效率、低成本的专业化培训。据我了解,很多老师都有详细的读报笔记。农村一线教师每天都有三四节课,剩余时间整理学案,辅导学生,很少有时间阅读长篇大论,《周刊》的文章短小精悍,实际实用,如《精彩导入10招》、《课堂结尾6例》等文章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

  玉皇庙镇二中 范月敏老师说,《周刊》是农村教师免费学习、培训的窗口。小组活动如何高效?如何编制使用导学案?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策略和途径是什么?所有这些,《周刊》上都有明确的答案,“拿来”即可以服务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同时,《周刊》对课改典型学校进行报道或邀请问道嘉宾阐述观点,让一线教师切实感受到了课改带来的变化。

  通许第一初中娄淑君说:《周刊》的《问道》栏目,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课堂现场》栏目则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期一个主题,理论结合实际,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剖析,非常实用。《周刊》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同行在干什么,在研究什么,有何收获......

  深入研读,解决“即时”难题

  我认为,推进区域课改既要以点带面又要整体推进--点面结合,整体联动。

  为此,通许县第一初中、历庄乡第一初中、玉皇庙镇二中等学校组织有学习内驱力的教师,间周或每月对《周刊》进行学习、研读和探讨。我在一次偶然探访中,看到历庄乡第一中学校长正组织班主任学习“学生合作力”的系列报道,当时他们正遇到合作学习和小组建设的困惑,经过深入研究讨论,从中获得了优化小组合作的办法。

  玉皇庙镇二中班主任娄青春说,《周刊》的“学生自主力”、“学生合作力”、“学生探究力”等系列选题,贴近一线,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特别是策划的形式,既能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又引领教师向纵深思考。

  学中用,让变化发生在学生身上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有一个模式。模式可以把理念转化为流程,避免漫无章法、顾此失彼。通过对《周刊》的学习,通许县各个学校的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杜郎口模式上好预习、展示和反馈课。经过不断的实践,通许第一初中探究出适合本校发展的“以学定教,双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校张红丽老师执教的展示课--《那树》中,学生们身心投入,或读,或析,或演,想象丰富,表达自信,展示自主,体现了通许第一初中课堂模式的效果,更是《周刊》的课改理念在通许教育的集中展现。

  如今,《周刊》已经成为我县建设高效课堂的“教材”,为我县课改之路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我们研讨,我们专注,我们成长,我们提高。

  通许人坚信:课堂兴,则教学兴,教育兴。我们期待:以课堂为突破口和主阵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奠基一生的幸福,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课堂觅得教育生活的诗意栖居。

  20**,让我们以课堂为起点,以《周刊》为依托,扬帆远航!

  (作者系河南省通许县教体局局长毛颖贞)

篇3: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以先进理念引领课堂改革

  “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以先进理念引领课堂改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一语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在课改路上,《现代课堂周刊》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推动了我校的课改进程。我们把对《周刊》的“学思”、“研悟”、“应用”称为“课改三宝”。

  启迪我们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校刚涉足高效课堂改革时是“学而不思”,只追求课堂的“花样翻新”,效果如同邯郸学步。痛定思痛,通过《周刊》,我们认识到:我们学来的只不过是形式,并未得其精髓,孰不知别人的模式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的,我们盲目拿来与模仿,最终只能是水土不服,半路夭折。故而,必须拿来与创新相结合,打造适合自己特色的课堂流程模式。《周刊》让我们六中人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引领我们研悟同行

  20**年9月10日是六中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日子。*总理在我校听课后评价:“学习气氛很好,学生学得好,教师教得好。”可是我们深知离杜郎口还相差很远,于是通过《周刊》“透视杜郎口”,那里的“严、细、实、活、爱”让我们震惊之余对课改有了更深的感悟。

  管理出效益。在课堂教学基本功达标培训中,我校实行了“一谈、二警、三停”的措施。“一谈”即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谈话提醒;“二警”即第二次不达标者,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三停”即第三次不达标者,该教师停课学习一周,专门进修课堂教学技能。

  细节定成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对学生从行为习惯到常规管理,从吃饭穿衣到宿舍就寝,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每个人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责任制中形成责任感,进而产生荣誉感、成就感,形成相互依托的团队意识,造就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

  指导我们应用至上

  跟随着《周刊》的步伐,我们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技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供条件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系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张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