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学校课改参观心得:踏实育人用心教育

学校课改参观心得:踏实育人用心教育

  • 2024-06-23
  • 7264

  课改学校参观心得:用心教育,踏实育人

  常德之行,匆匆两天,参观学校仅仅是一天,时间虽少,可是收获颇多。古城的历史魅力,古城的时代发展,还有常德五中师生留给我的课改印象更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何校长的“教育,用心就能办得到”这句话在我心中的分量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

  常德五中的老师们是幸福的,就如同我们生活在幸福田稻的一样的,因为向上的校园文化、因为共同的教育事业,因为共同的引路人。这次常德之行,有三点让我感动。

  1)课堂

  让我感动的不是老师如何讲得好,而是学生的自我表达以及对课堂的控制能力。整节课,老师讲解不超过五分钟,题目、解法、要注意的事项,都是由学生讲解,而且讲解透彻、表达清晰。这是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老师又实实在在的在控制课堂!但我也有疑惑:是不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常德五中430班的孩子都有用呢?在课堂上,我发现几个问题:

  1、前后黑板密密麻麻,学生的头左右摇摆,而不少字迹难以看清。

  2、学生的讲解是片面的,他们仅仅是讲题,没有和任何学生的交流,而且一直背对学生,很多人根本看不到。

  3、老师的监督有“鞭长莫及”的感觉,因为座位的编排,有的学生的本子老师根本就看不到。

  4、成绩稍微落后的学生是不是不上台来讲呢?以后会不会一直不讲呢?这样会不会打消这些孩子的上课积极性?

  5、这样的课堂有点散漫。不少学生几乎不听课。当然,我是去学习,而不是去挑刺的,但我觉得好的地方我看到了,不好的地方更值得我去深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学习的目的。

  2)大课间

  常德的大课间分四个部分:广播操、兔子舞、感恩操和太极,动作不做过多描述,我觉得,大课间首先要从“大”字说起。既然要大,我觉得40分钟的时间是合适的,即达到了锻炼的目的,也让学生们在一整上午的紧张学习中得到暂时的放松。我觉得,暂且不说常德五中大课间怎么样,但我觉得大课间不是给外面的人看的,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让学生能锻炼身体,享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我们学校的大课间时间较短,带给学生的不是学习之余的放松,更多的,是紧张中的紧张。

  3)校长讲话

  何校长,十年坚持每周亲自为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博览群书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他提倡的在学会感恩中做人,在小事易事中实践的德育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感悟的智育理念;人人参与、人人快乐的体育理念;会欣赏、会批判、会创造的美育理念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我想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学生一定是一个全方面发展,新型社会下必不可少的人才。于学生个人而言,将会是受用一辈子的教育。同时,我又不得不佩服何校长带领的这个教师团队,他们必是一支高素质、有激情、生命勃发的队伍。

  在我聆听的何校长讲话中,我很赞成何校长的三个观点:1、把职业当成事业。2、在追求事业成功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3、团队和个人共享成果。要是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心,我相信,学校发展是必然!

  当然,“教育,用心就能办得到”给我的触动最大!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是最美好、最单纯的一个职业,我深深的为我是一名教师而自豪!我喜欢看到学生的成长、喜欢和他们相处、更喜欢每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然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不知何时已悄悄进入校园,让这个纯洁之地不再那么纯洁。经济在发展,但我们的文明呢?我们的良心呢?我们教书育人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吗?我们是不是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些什么事情?在计较经济上的得失的时候,我们想过自己真正用心育人没有?

  坐在大礼堂,听着报告,我不禁深思:做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我觉得,用心为学生的发展贡献力量的老师是好老师,这也一直是我追求的!我相信,只要用心,一定可以做得到!

  教育的路很长,虽然这条路上会有很多的坎坷,但我会用心教育,让学生们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2: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课堂因你而精彩

  “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课堂因你而精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已到了全面实施和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南省通许县在课改推进过程中,把《中国教师报》作为全县教师推进课改的指导性报纸,真正学习、研究、应用,并围绕《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高了课堂质量。

  以学带培,钻研课改

  《中国教师报》拓宽了我县教师的视野,为我县的教育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宝贵的技术支持,赢得了一线教师的高度赞扬。

  《周刊》是课改思想的大舞台,是课改的指南针。《周刊》让校长、教师们足不出户即可走近课改名校,了解新课堂教学策略,每一次学习等于接受一次高效率、低成本的专业化培训。据我了解,很多老师都有详细的读报笔记。农村一线教师每天都有三四节课,剩余时间整理学案,辅导学生,很少有时间阅读长篇大论,《周刊》的文章短小精悍,实际实用,如《精彩导入10招》、《课堂结尾6例》等文章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

  玉皇庙镇二中 范月敏老师说,《周刊》是农村教师免费学习、培训的窗口。小组活动如何高效?如何编制使用导学案?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策略和途径是什么?所有这些,《周刊》上都有明确的答案,“拿来”即可以服务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同时,《周刊》对课改典型学校进行报道或邀请问道嘉宾阐述观点,让一线教师切实感受到了课改带来的变化。

  通许第一初中娄淑君说:《周刊》的《问道》栏目,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课堂现场》栏目则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期一个主题,理论结合实际,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剖析,非常实用。《周刊》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同行在干什么,在研究什么,有何收获......

  深入研读,解决“即时”难题

  我认为,推进区域课改既要以点带面又要整体推进--点面结合,整体联动。

  为此,通许县第一初中、历庄乡第一初中、玉皇庙镇二中等学校组织有学习内驱力的教师,间周或每月对《周刊》进行学习、研读和探讨。我在一次偶然探访中,看到历庄乡第一中学校长正组织班主任学习“学生合作力”的系列报道,当时他们正遇到合作学习和小组建设的困惑,经过深入研究讨论,从中获得了优化小组合作的办法。

  玉皇庙镇二中班主任娄青春说,《周刊》的“学生自主力”、“学生合作力”、“学生探究力”等系列选题,贴近一线,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特别是策划的形式,既能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又引领教师向纵深思考。

  学中用,让变化发生在学生身上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有一个模式。模式可以把理念转化为流程,避免漫无章法、顾此失彼。通过对《周刊》的学习,通许县各个学校的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杜郎口模式上好预习、展示和反馈课。经过不断的实践,通许第一初中探究出适合本校发展的“以学定教,双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校张红丽老师执教的展示课--《那树》中,学生们身心投入,或读,或析,或演,想象丰富,表达自信,展示自主,体现了通许第一初中课堂模式的效果,更是《周刊》的课改理念在通许教育的集中展现。

  如今,《周刊》已经成为我县建设高效课堂的“教材”,为我县课改之路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我们研讨,我们专注,我们成长,我们提高。

  通许人坚信:课堂兴,则教学兴,教育兴。我们期待:以课堂为突破口和主阵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奠基一生的幸福,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课堂觅得教育生活的诗意栖居。

  20**,让我们以课堂为起点,以《周刊》为依托,扬帆远航!

  (作者系河南省通许县教体局局长毛颖贞)

篇3: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以先进理念引领课堂改革

  “课改说明书”使用心得:以先进理念引领课堂改革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一语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在课改路上,《现代课堂周刊》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推动了我校的课改进程。我们把对《周刊》的“学思”、“研悟”、“应用”称为“课改三宝”。

  启迪我们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校刚涉足高效课堂改革时是“学而不思”,只追求课堂的“花样翻新”,效果如同邯郸学步。痛定思痛,通过《周刊》,我们认识到:我们学来的只不过是形式,并未得其精髓,孰不知别人的模式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的,我们盲目拿来与模仿,最终只能是水土不服,半路夭折。故而,必须拿来与创新相结合,打造适合自己特色的课堂流程模式。《周刊》让我们六中人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引领我们研悟同行

  20**年9月10日是六中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日子。*总理在我校听课后评价:“学习气氛很好,学生学得好,教师教得好。”可是我们深知离杜郎口还相差很远,于是通过《周刊》“透视杜郎口”,那里的“严、细、实、活、爱”让我们震惊之余对课改有了更深的感悟。

  管理出效益。在课堂教学基本功达标培训中,我校实行了“一谈、二警、三停”的措施。“一谈”即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谈话提醒;“二警”即第二次不达标者,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三停”即第三次不达标者,该教师停课学习一周,专门进修课堂教学技能。

  细节定成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对学生从行为习惯到常规管理,从吃饭穿衣到宿舍就寝,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每个人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责任制中形成责任感,进而产生荣誉感、成就感,形成相互依托的团队意识,造就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

  指导我们应用至上

  跟随着《周刊》的步伐,我们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技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供条件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系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张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