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家访手记:初三寒假时

家访手记:初三寒假时

  • 2024-06-23
  • 7328

  家访手记:写在初三寒假时

  仰头看天,寒冬已至,树叶将落未落,高高的阳光透过叶子细细密密的罅隙洒在地上,一片斑驳,一片流离,一片金色年华。

  假前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还是忍不住将话提了又提。

  再过几个月就中考了,中考是一把无形的利剑,闯不过,就有可能错失人生多道美丽的风景线。

  心想大多数学生还在埋头不停地忙碌着、奋斗着,轻轻叹了口气,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努力。

  关心,相处的艺术

  轻叩一扇陌生的门,而后眼前出现学生熟悉的面孔,我忍不住莞尔。这是一位住校生,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记得一次“慈善一日捐”硬撑撑地红着脸向我借10元钱。

  “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吗?”我好奇地看着安静的房间。

  “是啊,”孩子的眼底露出了与其年龄不符的忧伤:“他们总是忙。”侧过脸去,满眼落寞。

  看着学生消瘦的面孔和手指上因为写字而写出的厚厚的茧,禁不住叹了口气,开口道:“你要注意劳逸结合。父母为了你的生活在外打拼不容易,自己为了父母更要照顾好自己,学习是重要的,就像一株藤蔓要借着大树而生长,才能俯视你脚下的土地。但在此同时也要适当放松自己,皮筋绷得太紧是会断的。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用一个优秀的成绩和你的健康来回报你的父母,你的父母也会因为你而骄傲的。不要觉得孤单,只是父母对你的爱你一下子还看不见罢了......”

  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为学生送去叮咛与嘱托。看着整整齐齐的书本与充实的书架,忍不住赞叹学生的好学与努力。

  关心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的内心情感。在背后,一直会有老师的期许与鼓励。

  倾听,生活的艺术

  这是一扇干净的木质门,进入温暖的房间。学生父母热情地把一杯热水递到我手中。指尖渐渐升温,由外而内的温暖。这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成绩并不拔尖,但却认真努力。

  学生安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我们的谈话。我表扬了学生这半年来的进步。学生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与欣喜。学生父母更是高兴,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我也更深地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少不了为他骄傲的父母。因为孩子就是他们的奇迹。

  孩子的父母提出了许多孩子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想要进一步提高成绩却无从下手;平时作业量太大且作业难度较大;学生很努力但希望成绩有大幅度的提升。希望老师能针对这些问题有一些更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孩子能更努力学习,在面对中考时能考上好的高中。

  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地聆听,随后给予家长最详细且使用的建议,使得家长使劲地点头赞同。

  相信孩子会有更好的成绩。因为父母是他不竭的动力。

  倾听,听孩子的心声,听家长的忧虑,架起彼此心与心的桥梁。我们共同携手进步,迎接明日的朝阳。

  面对孩子父母的热情挽留,我还是决意选择快点离开去下一个学生家里。

  中考将至。这是决定人生转折的关键一点,希望我能为此尽到一份责任与能力。

  批评,前进的艺术

  接下来要看望的学生是个淘气的男生,身上仍带着些许稚气。这是一个无所谓的孩子,还在贪恋昨日的欢乐而不肯付出汗水。

  叩开一扇沉重的大门,这淘气鬼惊讶的表情让我忍不住微笑。宽敞的房间可见家境的富裕。

  学生将一杯泡好的茶水递到我手中,我小心翼翼地品尝着难得的香茗。

  说起学生的淘气行为,在学校里带手机,MP5,游戏机等数码产品;平时的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上课总是偷偷玩手机,不听讲,面对学习总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成绩并不理想。孩子父母眉头紧锁,在过去的日子里他们一再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视了问题的严重性。是啊,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手心里的宝,谁会不为孩子操心呢。我跟学生父母交谈,希望孩子放更多精力在学习上,希望家长不要再溺爱孩子,少为孩子买他想要的却对学习无利的东西,家长与老师联手督促孩子学习,相信孩子一定会取得进步。

  爱会带来光明,但光与影形影不离,光明的背后是望不到底的深渊。过度的爱只会把孩子推向黑暗。

  学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并答应更努力学习。家长也同意会监督孩子远离电脑与手机,不再宠溺孩子,在工作之余多监督孩子的学习,督促孩子学习的进步。为了中考,为了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更为了孩子的未来。

  鼓励,隐形的艺术

  叩开一扇破旧的门,这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家境贫困,自身不努力学习。常常一副无所事事的神情,认为读书对于他来讲是一件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为了鼓励他,我带上了学习优秀的孩子一同前往。

  毫不例外,学生是满眼的惊讶。沉默地坐在椅子上,学生绞着衣角显然十分不安,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并不在家里。

  我打破了沉默:“最近你的成绩不太理想,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

  “老师,我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学生低下头,小声道。

  “谁说的,每个人的智商都是很接近的,你和别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你认真努力,提高你对学习的兴趣,找对学习方法,你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是啊”,优秀生开口了:“我以前其实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我意识到我的责任与使命。于是我开始做我讨厌的习题,当我解出难题时,我感到快乐与鼓舞,于是我努力学习,写一本又一本的练习,做一道又一道的题,成绩便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并不笨,相反,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我看着孩子,孩子的眼底溢出了晶莹的泪水,滴在地板上,也滴在了我的心上,发出清脆的一响。

  我让成绩优秀的孩子与他多多交流学习方法,并且在学习之余多多帮助他。

  我相信,有了鼓励与信任,孩子一定会有一个理想的成绩。他一定会时常激励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蹄。

  反想,提升的艺术

  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天的行程让我的脚酸痛。深冬了,风吹痛了我的脸颊。但心里还是暖洋洋的。

  家访是教育的延伸,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不仅仅需要鼓励,作为老师,也需要从不同的方面督促学生的学习,与学生们共同进步。走进学生,走进家长,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多听听家长的意见,为了即将到来的中考,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应携起手来。通过家访,通过沟通,架起心灵的桥梁,迎接美好的明天。

  突然想起学生以前给不苟言笑的我取的外号叫“黑面煞神”。孩子就是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我们共度的时光。风吹定格,成为美好的回忆。

  我突然笑了。紧了紧裹在身上的大衣。明明周围是寒冬,却觉得春天要来了。

  是啊,都面对冬天了,春天还会远吗?

篇2:望湖小学家访手记

  阳朝小学家访手记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是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所以利用假期,我对个别学生进行了家访,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确保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发展。

  一、家访对象

  20**年1月25日,我来到芙蓉区阳朝小学一年级学生刘念家中进行家访。刘念这个女孩性格较内向,学习状态不稳定,做事情动作较拖拉,成绩不理想,一般处在班级中下等水平。平时在校能尊重老师,友爱同学,待人诚实;在家能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个懂事的孩子。其父母都在长沙自营一家小公司,家长平时工作都忙。

  刘念有礼貌、懂事、诚实,自理能力较好,说明她的父母在培养她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自理能力方面付出和很多心血。但是由于她的父母平时忙于经营生意,自她一年级入学以来,很少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不太严格。

  二、家访内容和过程

  记得那次家访是在中午,我特意选在刘念家吃完中饭之后。在约定的时间我来到了刘念的家中,家长很热情,相当重视这次的家访。一阵寒暄之后,我把孩子最近在学校留给老师的良好感觉和进步言行告诉其父母,并且对于孩子的需要改正和努力的地方告知了家长......这一个小时,我们探讨了孩子识字、写字以及阅读的方法,交流了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分析了家庭教育常见误区,询问了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明确了鼓励在孩子身上的妙用,消解了相互之间的疑虑......在互询互问中时间很快,在敞开心扉之间话很投机。从孩子家长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一种信任,一份放心,一份期待。这种信任,对我而言是一种欣慰;这份放心,对我而言是一种鞭策;这份期待,对我而言更是一种动力。在孩子的家中我看到她在认真地写作业,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问了我。在临走前,我更是说了一通表扬的话,我要让孩子听到,相信孩子听到了。走出学生的家门,我心想她在各方面的表现肯定会更好。

  三、家访后的收获与思考

  教师方面:

  1.教师要具备爱心和童心

  我们要有爱心和童心,特别是小学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关爱和激励的眼神,学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们。我们具有一颗童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从而使学生喜欢我们和我们的课堂。教师的爱真的具有神奇的力量。

  2.用放大镜寻找潜能生的优点

  人人都有想获得赞赏的需求,年纪越小,获得赞赏的需求越强烈。一个班级往往只有十多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学业上和课堂习惯上有良好的表现而时常获得老师的称赞,其他多数学生获得老师赞赏的机会很少,更有不少学生不但根本没有得到赞赏的机会,反而时常受到斥责和处罚。这些学生的特征不是学习习惯差,就是成绩不太理想。由于他(她)们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欢心和赞赏,最后他们往往自暴自弃,出现各种不良行为,成为破坏课堂秩序的主导因素。我们对那些缺点多的学生,不能“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骨头里挑鸡蛋”。我们必须想尽办法寻找其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予以扩大,树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访方面:

  2.家访能解决老师、家长电话交流无法解决的问题。

  电话沟通、交流面对的毕竟是冰冷冷的通讯工具,而家访是面对面地一种眼神和心灵的交流。老师到学生家后了解一些该生在家的表现,更真诚地和家长沟通,施行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是不是可以事半功倍啊!所以,家访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之一。

  2.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

  教师家访,有时言语间的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确实可行的建议,有时不仅诱导了孩子,也对其父母引发了一条教育之路。的确如此,孩子们诸多的问题,实际上是家长们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之因。因而,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教育能起到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3.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他们往往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作客,让他们体验到教师对于自己的重视,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决大多数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赞扬、鼓励和对教师的喜欢。一但喜欢教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我愿利用这种真诚的交流方法,在教育事业上倾心奉献。

篇3:家访手记:走近理解欣赏

  家访手记:走近他 理解他 欣赏他

  当“三联三为”登记表发下来,学校布置老师们进行假期家访时,我不假思索地想到了王**,便不由得一声叹息,唉,本次的期末考试他又是两科垫底,而且孩子的家长平时也不管他。真得跟家长好好地“理论”一番。你看,孩子的表现真令人头疼。

  走近他,以为他很顽劣

  去年下期,我调入大同小学,接任二甲班班主任。没多久,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孩子们齐读课文时,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可请他单独回答问题时,站起来却一言不发,号召同学们一起鼓励他也无济于事,他垂着眼皮,低着头,一副抱定沉默的架势。但一到课间,他却异常活跃:这个说王**把她的书本丢到了地上,那个也抹着眼泪来告状说王**打了她。排路队时,我又亲眼看见他去撩打一个站得好好的孩子......不管我对他“晓之以理”,还是声色俱厉,或是软硬兼施,他依然以不变应万变--保持沉默,沉默之后仍然我行我素,令我气得咬牙切齿,一筹莫展。几个星期后,他同桌的家长便恳求我换座位......

  真是个令人头疼的家伙!得与家长联手好好“教训教训”他了!拨通了王**妈妈的手机,还不待我陈述完孩子的“罪行”,当妈妈的便把“皮球”踢给了爸爸:“我在浏阳上班,一般都是他爸爸管他。”孩子的爸爸则说他病休在家,没有精力管,一直把王**寄在托管中心。王**患有牛皮癣,裸露皮肤有明显皮屑,这种毛病使孩子性格孤僻、胆小自卑......后来,我又从托管中心的老师那儿了解到一些情况:学习不自觉,不合群,好攻击同学,是托管中心不太受欢迎的孩子。他的父母一般两周才接一次,有时甚至只在托管中心匆匆见一面。

  理解他,原来我很草率

  学期末工作一结束,我与王**爸爸约定上门家访,哪知他们现在住在位于河西的省委党校。那天,寒风凛冽,淫雨霏霏。一路上,我有些忿忿不平:冒雨跑这么远的路,我一定要不虚此行,一定要搬出班上某某优秀家长如何如何之类旁敲侧击,一定要告诉他们,新时代的教育要靠学校、家长、社会紧密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甚至我可以直接对家长提个三五条要求......总之,要让家长明白“子不教,父之过”的道理。

  见到王**爸爸时,我却不由得愣了一下:苍白的脸上写着明显的病态,爬了两层楼后便气喘吁吁。我准备的满肚子牢骚却说不出口了,只有静静地聆听:王**的爸爸虽是省委印刷厂的职工,但现在身患重病,一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住院,自己还住在父母家,靠父母照顾,根本没有精力与能力照顾孩子的生活与学习。而王**妈妈为了生计,则在亲戚开的公司里上班,因为公司在浏阳,工作又忙,对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更是鞭长莫及。无奈之下,只好把王**放在托管中心,半个月才与父母团聚一次。而王**因为患有难以根治的皮肤病,要天天擦药,而怪怪的样子和难闻的气味使同学畏而远之,加上成绩欠佳,表现不好,更是不受欢迎......我的心情一点点变得沉重,也开始理解王**的一些行为了:他在与同学齐读课文时声音响亮,原来是在享受融入集体的快乐;他在单独答问时选择沉默与回避,原来是因为自卑,因为身边的同学很少表现出喜欢他,欢迎他,他怕自己的回答引起大家的嘲笑;他在课间喜欢无缘无故地欺负女同学,特别是胆子小的女同学,原来是因为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其实不想承认自己的胆怯......我也为自己多次对王**声色俱厉的批评感到惭愧与后悔:曾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的威严可以吓住他对别人的“冒犯”,却实实在在地是给他孤独自卑的幼小心灵的摧残;不了解孩子,不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草率的、意气用事的行为不但是无效的工作,而且可能是负效的工作。

  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维后,我意识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帮助他,教育他。从王**的家庭情况与生活学习现状看,他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关爱与信心。首当其冲的是家长的关爱,一个七岁的孩子,半个月才与父母短暂的团聚一次,怎够可怜的孩子享受亲情?于是我与王**的爸爸商议让孩子能多体验亲情的办法,最后达成共识:首先,要想方设法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其次,要在与孩子相处时让他能充分感受到亲人对他的爱,要经常牵着孩子的手,多拥抱、亲吻孩子,要抓住时机,及时地鼓励、肯定孩子,与孩子经常回忆一些难忘的、有趣的往事,开展一些亲子游戏等等;再次,把孩子放在托管中心时,要与托管中心的老师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还要经常与孩子打打电话。当然,作为班主任的我对王**的关爱计划也开始在心中萌芽了......

  因为在这次家访中,没见到王**的妈妈,我觉得这次家访还不够完整,考虑到母亲在对孩子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临走时约定好:下期报到时请王**母亲陪同,我还要和孩子的母亲促膝谈心,共同商议教育王**的办法。

  欣赏他,带给我们惊喜

  报到那天,等我们送走了报到的学生和家长时,王**的妈妈已耐心地等候多时了,这时我读一年级的女儿也到教室来找我,我在与孩子妈妈交流的同时,趁机安排他们去帮我交一些资料,送一些作业本,整理桌椅,有意识地对他们说:“哥哥带妹妹去......”我发现王**非常开心地跑上跑下,忙前忙后,一副受到“重用”的样子。其实,只要有心,一个细节就能增强孩子的信心。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头,后来我的一些良苦用心都有不错的收效:我经常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手,用行动告诉同学们,王**的皮肤病不传染,他擦的药的主要成分是醋,有时有点点气味,但醋可以消毒,吃醋身体好。热情能干的夏鹏骏第一个主动和王**交朋友,他搂着王**悄悄地告诉他:“你别再欺负我的同桌张诗怡了!”说得王**脸都红了。于是,课间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开始和他亲密无间地游戏了。他那张可爱的小脸渐渐地有了更多的笑容,课间与同学的交谈更多了,声音也更响亮了。我尝试着请他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起初,他的声音不大,在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真诚的掌声中,他的声音逐渐响亮,更令人惊喜的是,短短的时间内,他彻底地改掉了欺负胆小女同学的毛病。我拉着他的手,惊喜地告诉他:“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你居然能把缺点甩得这么快,我真为你骄傲!”

  “三八”妇女节,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妈妈或奶奶洗一次脚,并写一篇体验日记,在托管中心的孩子可以改成给妈妈写一封信。我在读着孩子们饱含真情的文字时,惊喜地发现住在托管中心的王**的这篇日记写得很棒,而且写的是帮妈妈洗脚。原来,王**跟妈妈打电话告诉妈妈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位了不起的妈妈特地从浏阳赶回来配合儿子完成了这项作业,然后又在浓浓夜色中赶回浏阳。这一瞬间,我被深深感动,也倍感欣慰,因为我感受到了自己站在老师与母亲的角度与王**妈妈推心置腹的一番心与心的交流是颇有成效的!

  一次家访,改变了王**,改变了我的一些教育方法,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孩子,一定要家校紧密携手,不仅要走近孩子,还要更多地理解他,欣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