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读后有感

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读后有感

  • 2024-06-23
  • 8032

  读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有感

  --执教青春梦想

  “知识是追求梦想的产物,人类有追求,才有了知识......”品读《教育思想的革命》一书,我知道,光阴似苒,斗转星移,亘古不变的是人类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歇。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拥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是幸福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连接着国家与个人、中国与世界,是一幅独具东方文明神韵的画卷。

  在这幅画卷上,我愿为我个人的梦想添上一笔:选择教师职业并无怨无悔。

  危难时刻,见证了师魂的伟大;生死关头,彰显著人性的力量。这是谭千秋生命最后的姿势:像雄鹰一样张开双臂,死死护住自己的学生;这是王光香七次往返教室的奔跑:怀抱两个孩子,用身躯完成生命的接力;这是张丽莉无怨无悔的抉择:用自己的血肉双腿,为学生撑起生的希望;他们有的讲台上青春激扬,风华正茂;有的教坛中耕耘不辍,历尽沧桑。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老师,谱写了感人肺腑的英勇篇章。这就是教师,一种普通而特殊的职业,一个平凡而光荣的使命。我为能成为教师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同时也认识到:从走上讲坛的那一刻起,就担当了沉甸甸的责任。

  教师是清贫的职业,但却是伟大的事业:平凡的岗位上,塑造着民族振兴的梦想;升华的灵魂里,闪耀着爱的光芒。教师职业的生涯中,不能缺少爱,这爱是一份关怀,一份尊重,一份包容。在我刚刚走进教育教学工作中,曾有这样的一个男孩子让我感到头疼,他厌学,还有些顽皮、不守纪律,我曾经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他,我不能容忍他不完成作业,不能容忍他的顶撞......直到有一天,同学们推举他扮演《雷雨》中鲁大海这一角色时,我发现他把直爽、质朴的性格通过表演很好的展现出来,话剧表演结束后,他被同学们推举为“最佳表演奖”获得者,略显羞涩的接过我手中的小小奖状,向我行礼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回到座位上。那天带给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得到启迪:了解和引导比约束更有效。同时,张先华《教育思想的革命》也给我启迪:给学生人文关怀,是一个教师善良、成熟的体现,是师德的体现。学生渴望赞美,保持善良,维护自尊,珍惜友谊,这些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支撑点。

  韩愈说,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其实今天的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已远不止于此。要使学生学会勇敢,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从艰苦处向前进;要使学生学会谦逊,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从细小处找不足;要使学生学会博发,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下功夫长期积累;要使学生学会坚韧,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明了穿石之力来源于滴水之功......如果说,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的梦想,那我的梦想中一定离不开学生梦想的实现。

  美国弗吉尼亚州优秀教师谢里尔说:“如果你追求的是高薪,那就不要从事教学工作。一些人喜欢打高尔夫球,而我喜欢教书。”的确,金钱和休闲不属于这个职业,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些教师在奉献,有的老师愧对病床前的父母,没能好好表表孝心,只因教室里还有等待的学生;有的老师放下嗷嗷待哺的婴孩,没能尽到母亲的职责,只因教室里还有等待的学生;有的老师忍下伤病的疼痛,没能遵照医生的叮嘱,只因教室里还有等待的学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老师和诗人有着同样深沉的爱,只不过,他们把这种爱,全都无私地献给了学生。

  青春是笔,它需要梦想这张纸,让它惊涛拍岸,让它山舞银蛇。诚如***所说的:“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站在“中国梦”这幅画卷上,我无怨无悔,我要张开双手拥抱青春,肩负着教师职业的责任,用努力,用心血,用汗水放飞梦想!

篇2:《爱心与教育》读后有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有感

  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他把学生比作“容器”,要向这个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的万同的故事。万同是书中的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的形象,在李老师对他所写的近五十页的教育手记中,我深深地感到转化一名后进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与耐心。教育不是神话,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渐变的,甚至会经常周而复始地回到原点。在我看来,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然而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稀缺的就是耐心与恒心了。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不断反思自己:假如万同是我的学生,我能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羞愧无比!我想我做不到,我会伤心、愤恨、绝望、无奈,会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来宽慰自己,理直气壮地把万同清除出我的心灵之外,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爱心与教育》让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怎样跟学生怎样相处,怎样教育学生,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三心二意”。三心-------指爱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诚意。我读了这本书后,一定会好好反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不忘李老师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

篇3:《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有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后有感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序言中,作者几次强调:本书无害,不妨一读。其实,读完后你会发现这本书透露出作者真诚的思想,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与执着,读者一读不仅无害,相反还会有许多收获。

  “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幸福的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有保障。人活在世上,首先需要物质条件,这一点众人皆知也无需多说。幸福的第二层楼是艺术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唱歌、听音乐、看电影的方式使自己开心、满足,作者认为这就是艺术在发挥其作用,因为艺术能净化心灵,释放心中郁闷,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达到精神自由境地,使人获得幸福感。其实生活本身就是艺术,作为教师,如有艺术的眼光与心灵,那你会发现,面对学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所以,作者希望老师能造起幸福的二层楼,丰富生活,享受生活,永葆年轻之心。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一个人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应该是一种较高的境界。作者说“完全幸福的人在前两层楼里几乎没有,惟有思想,独立而自由的思想才能让人完全自由”。对教师来说,思想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可以思考关于自己的工作,怎样努力,怎样干得更好,怎样从工作中发现和获得乐趣。教师要迈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就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经常思考教育问题,为什么而教,怎样教。

  “学会倾听不容易” “倾听”与“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但不一定入心,别人说话你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呢,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艺术,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当然需要倾听,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倾听又会让你交到知心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因此,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通过它会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

  “欣赏缺憾”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美好,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 “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美好的。可以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