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鸡西实中数学新课改体会

鸡西实中数学新课改体会

  • 2024-06-23
  • 2532

  西鸡实中数学新课改体会

  经历了新课改教学培训,在对新课程标准和数学新课改教学的研究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这次课改后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从书本的编排上来看,更注重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从过程中总结出规律、方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实现了较大的转换与提升,从传统上的整齐划一的知识性课程目标,到注意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从传统上的确定性或规定性的课程内容,到动态性的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性;从传统上单一的课堂适应接受性教学,到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主动反思、探索和创造,吸收了当今现代教育思想中有益的理念。正是由于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教材的灵活呈现,也使得我对于新课改下如何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和体会。

  我认为新课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就数学这门学科来看,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21世纪的今天,数学已成为了构筑当代文明的基石,也是社会变化的有力工具。我认为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就应该可以通过老师提供一些历史资料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图文影音让学生感知数学文化,让学生知道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高中数学三年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也试想着尽量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比方说在上《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堂课时,我用E*cel进行现场的数据演算,让学生对二分法的思想理解得更加的清晰,我还给了两个例子让学生思考。

  一个是电视上的购物街中的猜价钱游戏,另一个是小时候都玩过得去扒沙子的游戏,学生感到非常的有趣,从而自发的动脑去思考问题,更深刻的理解了二分法的思想,从而也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也能用于生活再看现在的数学课本中,探究和思考是随处可见的板块,连每一章的小结也突破了以前由课本直接归纳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去回顾思考本章的内容,这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发--不要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方向一个暗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能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有一些我们预料不到的收获。这点我在进行《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的时候也有体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两个班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个班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由我讲授的,在另一个班教学时,由于考虑到前面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单位圆,三角函数线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尝试着让学生先自己看书,启发他们利用单位圆的对称性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并鼓励一位学生上台把他的想法和发现讲给其他同学听,这位同学的思路比较清晰,但可能是由于有些紧张讲解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出了点错误。其他同学及时的进行了纠正,这说明学生们都在进行思考。我在学生讲解的过程当中也体验了一下学生的角色,提了几个问题,供同学们一起思考。学生这堂课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从作业中也可以看出教学效果比先前的那个班要好,因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时候给个机会让学生上台讲题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

  因为相比教授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态和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让他们能在学习中不断地去体验着成功,享受着辛勤之后的喜悦,拥有成就感,这会成为学生日后不断前进的动力,使学生那些潜在的力求学好的内在动力,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从而学好数学。这是我新课改以后教学的一点体会,当然在新课改教学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有一些一时无法想明白的问题。比如:现在很多的参考资料基本上都是贴着新课改的标签,但实际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浪费精力;新课改后课本的内容改变了很多,虽然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首要的,但是高考分数学生也是看得比较重的,究竟会怎么有时会感觉某个内容的深度不好把握,讲深了课时不够,讲浅了又怕学生无法应对高考......

  总之,新课改也给我们教师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学习和探索空间,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把握课改的精神和实质,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剖析自身与教改存在着哪些差距,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与备课组的同事一起合作、交流,集众人的智慧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争取培养出一批批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篇2:雨花台中学新课改心得体会发言稿

  花雨台中学新课改心得体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前言:......

  新课程实施中,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而新课程的实施最终将落实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的管理者不能被动的“等待”教师专业成长,而是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改进教师行为,适应新课程。所以我今天汇报的话题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做法,重点关注教师行为的改进。

  一、个人反思 自我诊断

  我们提倡老师反思,因为反思是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行为的最关键基础,反思也是老师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的理性思考,重点是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推动改进:

  1、为教师反思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没有依据的分析不科学,没有标准的诊断不严谨。因此,我校专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一些课堂教学改进的参照指标。例如:这是我校在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提出的课堂教学诊断标准:

  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

  “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方向转变

  “教”与“学”关系的改善

  教学手段从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师”与“生”关系的改善

  我们要求教师依据这些标准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尺度参照,使改进的目标和措施更有依据。

  2、为教师提供反思的流程

  这是我们针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行为而提供的反思和改进五步流程:

  我们是怎样做的?

  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优势和不足是什么?

  我们还可以怎样做?

  我们的做法可以怎样改进?

  这个流程直接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行为的改进。

  3、要求做好日常教学改进案例的记载

  我校实行“三写一考”,“三写”:做的好的写出来;做的不足的写出来;怎么改进的写出来。“一考”:着重对教师三写过程的考查,如组织老师进行“三写”的交流等。

  “做的好的写出来”,是记录成功的经验,挖掘成功经验背后的形成过程。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知其所以然以后,迁移成为能力。

  “做的不足的写出来”,是及时发现提炼问题。

  更重要的是“怎么改进的写出来”,这是一种行为的跟进。没有行为的跟进,反思在改进教师的行为上就没有任何意义。

  总之,个人反思自我诊断,关注的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把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作为主要目标,是教师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有效方式。

  二、同伴互助 智慧共享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要用教师的智慧解决教师的问题,即深化教师的合作。在合作研究中,我们的改进策略有这样四个方面:1、关注教师关注的问题;2、开发教师本身的资源;3、专业引领以平等的姿态介入;4、重视研究教师经验改进的过程。首先,是关注教师关注的问题。

  1、关注教师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来源于课堂,特别是注意将教师的问题和课例结合起来,能够用一些典型的课例来支撑,以此来实现我们对教师行为改进的价值追求。例如,针对有效教学的问题,我们推行课例研究合作观察。

  这是我校一位历史老师上的一节历史课。

  备课组的几位老师参加听课,课前他们针对相应的研究角度设计了一系列量表,然后明确分工,从课堂的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课后集中进行数据的分析与讨论。这就使得合作的针对性更强;程度更深,同时,用数据和课堂细节说话,使合作的成果更理性。

  2、开发教师本身的资源:

  在问题的解决中,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内蕴深厚、形态丰富的资源。我们在这一层面上的两个做法是:

  (1)倡导随机合作:指的是教师课后在办公室、走廊等场所的即时对话,它具有随机性、自由性,是最原生态的合作。我们特别鼓励教师进行及时认真地记录,称为“教学拾零”,并定期进行交流研讨。现在我们的老师不仅有听课本、备课本,还有一本《教学拾零》,事实证明,很多教师的成长都得益于这本《教学拾零》。(补《教学拾零》封面、记录PPT)另外,我们还将教师的教学论文、案例、反思、随笔汇编成集,系统地开发教师的经验和智慧。

  (2)OA平台“共话教学”:学校在校园网OA平台专门建立“共话教学”栏目。教师可以在平台内系统地交流心得感悟,分享教学成果;也可以用跟贴评论的方式,进行只言片语的点评。OA平台的交流突破了合作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第三个做法,是更高层面的同伴互助,

  3、专业引领以平等的姿态介入:

  虽然层面更高,但却彰显了新课改所蕴含的平等精神。学校领导和学科权威根据教师最近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来给予引导,以平等的姿态上课、评课、参与研究。

  4、重视教师经验改进的过程:

  教师在同伴互助合作中,会不断增生自己的教学经验,这一方面反映了教师自身教学行为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对其他教师的启发帮助更大。所以我们在研究、介绍一些好的案例中,有意识的介绍其教学行为改进的过程,挖掘其案例和经验背后的价值。

  三、评价引导 激发动力

  评价实际上是老师感受成功与挫折、喜悦和烦恼的重要参照物。学校对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力的改变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行为方向,使教师的实际发展状况比预期的更好。我们努力发掘评价的导向性,使教师行为与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契合。

  1、注重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有两个特征:一是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未来发展,也就是注重教师个体发展的纵向比较,二是主张在宽松的环境中,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持续的评价。为了实施好发展性评价,我校申请立项了十一五省级课题:《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校本研究》。我们结合课题研究,制定了《南京市花雨台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当然,实践中我们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教师是否以学生的发展来组织教学;教师的活动是否围绕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2、着力合作性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不能校长说了算,而是由教师所在的年级部、课题组、班主任团队等群体来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最有说服力。合作性评价,首先是学校评价团队:不再强调教师个人的绩效,而是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部等合作群体的整体绩效;第二是团队评价个体:我们同时关注来自身边同事、学生、家长等对教师的评价。让合作性评价中隐含的群体动力为教师行为的改进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

  3、关注自主性评价

  我们引导教师在进行自主评价时有四个“注重”。注重自己课堂改进的过程;注重改进过程的记载;注重教学过程阶段性的前后对照;注重改进目标的逐级提升。我们认为,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只用一把尺子,而是多用几把尺子。因为,多了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教师!

  每年年终表彰时,我们让老师们根据自己一年来的突出表现或明显进步,自我申报一个个性化的奖项。旨在从自我评价的层面更好地学会欣赏自己。于是产生了“虚心求教”奖、“组内核心”奖、“小题大做”奖、 “笔耕不辍奖”......每次宣读时,老师们都会发出阵阵会心的微笑。这种“另类”的、人性化的评价方法满足了教师的心理需要,彰显了教师的个性。这其实表明:我们相信我们的老师今天比昨天要好,期待我们的老师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四、丰厚人文底蕴 为教师的精神储蓄增值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精湛的学科知识,更要求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丰富、广阔、深远的文化浸润,能够培养教师对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更自觉的改进自己在新课程中的行为。

  雨中历经50多年的风雨,半个世纪的沧桑,不仅形成了学校的文化和精神,而且近年来不断依照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来丰富和拓展新的文化和精神,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生成凝练的雨中文化符号:

  一、校训: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

  二、雨中核心价值观:为了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

  三、愿景:每个人都向往的学校每个人都怀念的学校

  四、雨中校园特质:家园

  五、雨中管理准则:尊重

  六、雨中精神:笃行

  七、雨中人的文化气质:尚雅

  这是一代又一代的雨中人共同愿景和智慧的凝聚,是我们雨中文化的灵魂,激励并引导着每个雨中人在新课改中践行。

  2、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使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

  每学期发放购书券,鼓励倡导教师读书;

  每年举办读书报告会,迄今已举办10届,形成了浓郁的读书和治学的风气;

  举办雨中讲坛、名家讲座,进一步拓宽教师的眼界,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

  举办教师沙龙,汇集并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

  这些措施,不仅是让教师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教师改变学习方式;也不仅仅是改变教师的个体,更是要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3、打造独特的生命家园

  上面所提到的雨中的校园特质,就是:“家园”。我们采取一系列的举措、举办一系列的活动,让全体教师增强凝聚力,增厚亲情意识。例如:携手登山、趣味体育比赛、周末佳片有约、集体心理拓展、元旦教师及家属联欢晚会等等。

  这些都从更为人文化的层面营造了家园般的工作氛围,雨中的教师很大程度上形成了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观念,大家牵着手,向着未来走。

  文化浸润激活了教师的人文、自由和创造的精神,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更加充满活力。

  以上就是我校在新课程实施中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几点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篇3: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心得体会

  今年我省高中统一进行新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经过这学期的具体实践。我粗浅的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改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上应尊重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加以引导,有时鼓励学生提问。为此,我们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放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每一点进步的思想火花。

  二、新课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的课,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离现实社会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让广大的学生感到象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的政治课现在分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于哲学”等模块。使的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的气息。

  如在讲到《政治生活》的民族问题时,结合时政热点问题“zz事件”,布置学生搜集与西藏史实有关的资料,还有农奴主压迫农奴的各种证据--图片、视频、文献等,在课堂上进行展览和交流。有能力的学生还自己制作和讲解ppt课件。这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真实性,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形象记忆,对有关历史知识、人文知识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三、新课改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新课改精神强调合作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模拟法,创设课堂“小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课堂模拟教学,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根据角色要求,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学生参与意识、创造热情空前高涨。

  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一课中,讲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合法渠道”时,可以设计“模拟听证会”形式进行情境教学:设计一个主题如“禁止电摩行经五一、五四路段”召开听证会,给学生分组,有进行主题陈述的“组织方”--“__市公安局教学警支队”,有各界人士组成的“赞同方”“反对方”(包括专家、学者、各利益阶层),还有普通市民代表组成的“旁听席”,另选择一名学生主持,整个环节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也体现了课改所提倡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精神。

  同时在这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教学也有许多困惑和不足之处。

  一、考试模式与课改有脱节的地方

  新课改下,“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这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课堂教学不能再遏制学生的思维拓展空间。因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许多提问,其答案都不是唯一的,[234范文http://www.234fw.COM/为您编辑]即使教材上有一些相关的阐述,学生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提出更多的见解。但一般现行考试的答案具有唯一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往往遇到考试时无所适从,理不出头绪。

  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难相统一

  新课程教学提倡能够快乐学习。于是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我们往往很容易离主题却越来越偏,比如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那么这时候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就很难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