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列表 > 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

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

  • 2024-08-16
  • 1468

  XX科学学院教学管理质量保障规章制度汇编

  为提高XX科学学院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学院高质量发展步伐,XX科学学院特制定了一系列质量保障规章制度,具体如下:

  XX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 号)《XX学院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办法(试行)》《XX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关于推进“面向产出与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规范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程序与方法,将评价结果用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为提升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分工

  (一)评价小组

  专业成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实施。

  组 长: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

  副组长:专业负责人

  成 员:教学委员会成员、教研室主任、各课程负责人

  (二)评价小组职责

  确定和审查本专业课程大纲中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支撑关系与权重的合理性;制定和审查评价方法;收集数据,实施评估,撰写报告,提出持续改进要求等。

  (三)评价主体与评价责任人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主体为所评价课程对应的授课学生。课程负责人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责任人。

  二、评价依据

  基于各考核环节成绩的课程目标达成结果。

  三、评价方法

  采取基于各考核环节成绩的定量评价法,参考教师对教学执行情况的自评和学生座谈会与访谈情况。

  各课程目标的达成值计算方法为:

  四、数据来源

  课程考核材料,包括考试、测验、作业、课堂拓展、实习报告、答辩记录等。

  五、评价标准

  以本专业学位授予的平均绩点值所换算的平均成绩为标准,将0.75作为合格标准。

  六、评价周期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一般一个课程周期进行一次,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报告”记录文档。

  七、评价结果及运用

  评价记录和评价报告由学院存档,保存六年以上。评价结果作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调整的重要依据,重在反馈,旨在找出差距、矫正失误,发现问题、促成改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评价完成后可召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反馈会,共同分析课程目标达成的短板,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八、本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由XX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小组负责解释。

篇2:龙湾中学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

  为了更好地引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根据自身特长开发开设校本课程,加强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培育学校精品课程,逐步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选修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结合教师特长,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

  2、科学性、时代性原则。选修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学科最新发展趋势。

  3、特色化原则。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二、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方式

  1.校本选修课程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等多种评价、课程评审委员会考核相结合进行,重点考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满意程度。

  2.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评价形式有:以课程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不定期地了解学生对所选课程质量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课程开发、开设老师,督促教师及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终结评价形式: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整体评价,课程教案、上课点到、课程学分评定、课程实施后反思与改进等材料是否齐全。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努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执教能力,自觉优化校本课程内容。

  3.建立校本选修课程分级评定制度。以学期为单位,对本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通过自行申报,结合考核对校本课程分为精品课程、A级课程、B级课程、C级课程等4级评定。

  三、校本选修课程评价内容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体系由四个部分的评价组成: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评价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刚要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如何纠偏等。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四、选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课程的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学校课程才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

  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

篇3:天台中学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发展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

  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标准

  选修课程开发本身的复杂性,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选修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除了要对课程开发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外,还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为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定期对选修课程进行评价。包括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三方面。评价的重点主要放在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性上,前者主要通过健全课程评审委员会组织,严格工作规范来实现。后者则主要依靠学校对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达成。

  具体做到以下三点:

  △定期评价学期《选修课程开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

  △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课程开发质量的体系。在参照教学规范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评价。

  △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倡导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倡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借鉴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制定《选修课程评价标准细则》对选修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为后续课程开设与调整以及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关注以下“四性”对课程进行评价:

  --人文性。具有浓郁的家乡色彩、自我学校特色,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综合性。有机地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生成性。促使孩子在一系列亲身经历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生成我们的校本课程。

  --开放性。以开放的体系、开放的内容、开放的学习形式,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

  --实践性。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组织内容,以探究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