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列表 > LY第一中学课堂教学规范要求

LY第一中学课堂教学规范要求

  • 2024-09-09
  • 7337

  【教学管理】LY第一中学课堂教学规范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要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现代教学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为此,特制定以下课堂教学规范要求。

  一、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现代教学思想,遵循现代教学原则。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实现的过程,要既重教,又重学,不能顾此失彼。当前应特别重视的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即“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由让学生的学适应教师的教,转变为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根本变革。

  2.教学目标定向原则。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教学目的相比,具有表意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等特点。教师要增强教学目标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教学目标的期望、定向、激励和调控功能,从全面、准确的教学目标出发,对每单元、每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有清楚、具体的认识,密切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方案。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明确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注意力、思维和已有的认识,去实现学习目标。

  3.反馈矫正原则。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取得学生学习的全面(包括认知、情意、技能三个领域)信息,及时分析,准确判断,依据教学目标,不断的进行反馈矫正,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及时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不能只管教,不管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不仅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反馈矫正意识,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也树立和强化反馈矫正意识。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及时调整,完善和弥补自己的方法和知识,清除知识缺陷的积累,实现当堂达标和单元达标。

  4.情意教育原则。情意目标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习惯、动机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品质等一切非智力品质因素。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和相信学生,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坚强的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优化教学目标。(1)制定课时目标要科学、明确、具体;特别是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同时课时目标要全面,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2)课堂上应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并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2.优化教学内容。(3)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分析、研究、理解教材,把握适当的深度、广度、难度,将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情感融入教材和讲授中。(4)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抓好关键点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5)教学内容安排有序化,要纵有序列,横有联系,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顺序性,又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6)教学容量适度,对知识量、能力训练量把握准确,落实双基,培养能力,保证课堂低耗高效。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7)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等要素的相互关系,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之从整体上形成最佳教学组合。(8)每个环节的教学要求应明确,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安排与时间分配合理。(9)教学环节间的过渡自然,衔接紧凑,有节奏感。(10)抛弃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一堂课教师讲授一般不超过25分钟,对教材中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就大胆不教,从而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精力放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4.优化教学方法、手段。(11)采取启发式,体现“双主动”和实效性。要做到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相结合,教师点拨诱导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想结合,教知识与教方法相结合,发展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相结合。(12)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13)精讲精练,即抓住新知识,精讲新环节,将题组训练插入教师的讲解中,组成不同的讲练结构。(14)要重视直观教学,合理选择、“恰当”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挂图、模型等,打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使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传输给学生。(15)教学方法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方法优势的互补效应。

  我们倡导的教学方法总原则是: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为总则,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准则,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倡导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形成特色,努力学习,创新提高,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我们对课堂教学总的要求是:目的明、知识新、信息多、密度大、节奏快、设计精、结构巧、气氛和、方法活、效果佳。

篇2:LY第一中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管理】LY第一中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理科教学大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科教学都必须努力完成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实验。

  二、教师应认真做好演示试验教学:

  1.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做好试验准备。

  2.实验前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现象的要求,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演示试验的特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共同研讨,揭示现象的本质。

  3.试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操作规范熟练、形象鲜明、安全。

  三、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

  1.实验教学要提前做好仪器、药品和材料的准确工作,教师上课前应试做,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在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后,方可动手进行操作。

  3.学生第一次接受的实验,教师应先做示范;装置复杂、难度大的实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完成。

  4.实验教师要求学生按课本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5.在实验课上,教师、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普遍性的问题,在实验课结束后,要作全班讲解,对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原因,有条件时应允许学生重作。

  6.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报告项目,做好实验记录,要求课后写出实验报告。

  四、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边讲边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直接指导下,通过实验技能的训练,获取新知识,要采用常规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帮助学生观察、理解问题。

  五、要坚持实验考察制度,教师应认真批改实验报告。中学理科的考试应包括实验内容,着重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

篇3: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

  XX科学学院教学管理质量保障规章制度汇编

  为提高XX科学学院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学院高质量发展步伐,XX科学学院特制定了一系列质量保障规章制度,具体如下:

  XX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 号)《XX学院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成评价办法(试行)》《XX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关于推进“面向产出与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程序与方法,将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为提升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分工

  (一)评价小组

  专业成立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具体实施。

  组 长: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

  副组长:专业负责人

  成 员: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督导、各课程负责人、辅导员

  (二)评价小组职责

  确定和审查本专业课程对毕业要求各指标点支撑关系的合理性;制定和审查评价方法;确定课程的支撑权重值;收集数据,实施评估,撰写报告,提出持续改进要求等。

  (三)评价主体与评价责任人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主体包括本专业毕业生、全体专业教师、兼职教师、辅导员、学院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专业负责人为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责任人。

  二、评价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客观定量评价法、基于问卷调查法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主观评价法。

  (一)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客观定量评价法

  1. 评价依据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结果。

  2. 数据来源

  各门课程考核材料,包括考试、测验、作业、课堂拓展、实习报告、答辩记录等。

  3. 计算方式

  (1)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权重分配

  将毕业要求指标点量化和落实到所支撑课程上并进行合理性评估,对各条毕业要求所落实的课程进行权重分配。课程的支撑权重值的确定依据为:

  1)支撑某毕业要求二级指标的所有课程权重之和为1;

  2)按对该毕业要求能力达成的贡献程度进行赋值。较多锻炼该能力的课程赋较高的值;

  3)参考该课程的学时数和学分数进行赋值。学时多和学分高的课程考虑赋较高的值。

  (2)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值计算

  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按公式计算评价值:

  某项毕业要求的二级指标m达成度评价值

  =

  其中n指支撑该二级指标的所有课程数。

  4. 评价标准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为该毕业要求分解的所有二级指标评价值的最小值,以本专业学位授予的平均绩点值所换算的平均成绩为参考,达成标准分值为0.75。

  (二)基于问卷调查法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主观评价法

  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师考查学生、学生自我认可和用人单位认可三个视角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实际是被访问者的主观自评,但相对教育教学单位来说是一个客观认定。即:毕业生自我评价法、教师评价法、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法。

  1. 评价依据

  专业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问卷反馈结果。

  2. 数据来源

  专业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数据。

  3. 计算方式

  (1)毕业要求二级指标达成情况评价值

  毕业要求的每个二级指标形成一个问题,每个问题有五个选项,分别为“非常符合、大部分符合、基本符合、大部分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量化为分值5、4、3、2、1。根据每个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答题结果,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得到这二级指标的自评分,公式如下所示。

  毕业要求二级指标m达成情况评价值

  “本指标点被调数”指有效填写问卷的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人数。

  (2)毕业要求一级指标达成情况评价值

  某项毕业要求一级指标x的达成自评值计算方法如下所示,其中p是毕业要求x分解的二级指标的总条数。

  毕业要求一级指标x达成情况自评值

  各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点综合得分由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毕业生能力达成评价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达成评价组成(R(i))为第i个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综合得分):

  R(i)

  4. 评价标准

  毕业要求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具有同等重要性,因此采用取其二级指标的最小值作为毕业要求一级指标的达成情况评价值。以本专业学位授予的平均绩点值所换算的平均成绩为标准,将3.75作为合格标准。

  三、评价标准

  针对每一项毕业要求指标点,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客观定量评价值和基于问卷调查法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主观评价值均达到合格标准,则该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为达成。

  四、评价周期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毕业达成度评价”记录文档。

  五、评价结果及运用

  评价记录和评价报告由学院存档,保存六年以上。评价结果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修订及课程设置体系调整的重要依据,重在反馈,旨在找出差距、矫正失误,发现问题、促成改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评价完成后,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应召开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反馈会,将达成度评价结果及问卷调查信息及时反馈给课程负责人和相应教师,分析毕业要求达成的短板,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六、本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由XX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小组负责解释。